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图分类号】R2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12-0261-01 毕业论文网   【摘要】 通过运用牵引推拿、针灸、药物治疗56例神经颈椎病患者,取得了96.43%的有效率,疗效明确。

证明保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适合临床应用。

【关键词】神经根型颈椎病保守治疗牵引推拿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病情反复缠绵,给患者工作和生活带来许多困饶。

2009年~2011年来我院采用牵引推拿、针灸等保守方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6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56例均为经X片、CT或MRI检查确诊的病例,男23例,女33例。

年龄:36~73年,平均52岁。

病程最短3天,最长半年,平均15天。

1.2 职业:教师9人,金融财会人员13人,普通工人17人,农民15人,其它2人。

1.3 诊断依据   1.3.1 临床表现:颈项及颈肩部疼痛不适,上肢及部分手指麻木或针刺样疼痛,患侧上肢无力,病情反复发作。

1.3.2 查体: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棘突及两侧压痛,颈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1.3.3 影像学检查:本组病例X线显示,均有不同程度颈椎骨质增生现象,同时患者X线常有不同程度的生理曲度变直。

其中CT检查26例和MRI检查16例显示颈椎部分椎体存在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现象以外,颈椎部分椎间盘存在不同和度的膨出或突出。

2 治疗方法   2.1 牵引疗法 以坐位枕颌布托牵引,重量5~6KG,前屈15度,每天牵引一至二次,每次30分钟。

每周为一疗程,一般需二~四个疗程。

2.2 手法推拿:先以滚法、按柔、掌擦等手法放松颈肩部肌肉3~5分钟;再以点按手法作用于风池、风府、肩井、天宗等穴位2~3分钟;最后以以拿、捏、搓、抖等手法作用于颈部及患肢3~5分钟;个别患者偶作颈部旋搬手法

手法治疗隔日一次。

2.3 针灸治疗 取椎旁华佗夹脊穴或循膀胱经取穴垂直进针,以有效强的得气感为度,留针10~15分钟为宜,每日一次或隔日一次。

2.4 药物治疗 在急性发作初期采用脱水疗法,予20%甘露醇250ml加地塞米5~10mg静脉滴注3天。

3 治疗效果   3.1 疗效标准:治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显效: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但过度劳累时有轻微不适症状,基本能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

有效:症状和体征有明显好转,但对正常工作和生活仍有影响。

无效:症状和体征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3.2 治疗结果:本组56个病历中,治愈23例,占41.07%;显效24例,占42.86%;有效7例,占12.5%;无效2例,占3.57%。

总有效率为96.43%。

4 讨论    目前,人们普遍认为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机械因素和化学因素刺激神经根,导致其异常放电而引起疼痛的产生。

其中机械因素是指颈椎骨样赘生物对神经根的直接压迫,而化学因素是指椎间盘中所含有并释放的许多能诱导神经根炎性反应的化学因子,如蛋白酶、磷脂酶A2、前列腺素、NO、各种细胞因子。

这些物质可使神经根及其周围软组织产生无菌性症,从而出现颈神经根刺激症状。

因此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以机械压迫为诱因,局部炎症引起异常电活动产生疼痛为最终结果。

综合治疗的作用:通过牵引止动可使受累的软组织得到充分的休息,减少运动引起的刺激。

通过牵引治疗有利于充血水肿等炎性病变的吸收消退;有利于放松肌肉,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组织的血液供应;有利于颈椎恢复正常生理孤度,调节髓核与颈神经根的位置关系,减轻压迫程度和化学物质的刺激。

手法推拿治疗可充分放松肌肉组织,缓解肌肉痉挛程度,改善病变组织的血液供应,同时可明显提高病变周围组织的痛阈,减轻疼痛程度

另外旋搬手法的运用还可重建脊椎的力学平衡,一定程度上改变突出物与神经根的位置关系,缓解疼痛程度

针灸治疗可以疏通经络、宣通气血。

药物治疗可对抗炎性刺激因子,减轻炎性水肿程度

治疗方法的选择应用: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发现,运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见效明显。

但在不同的病变阶段对治疗方法的选择要因人因时而宜。

注意事项:在治疗初期,患者必须绝对低枕休息。

在恢复期也要求除治疗及必要的饮食起居活动外,尽可能多休息,避免不必要的活动影响治疗效果。

同时,在牵引治疗过程中,对牵引重量需予一个由轻至重的适应过程。

对年老体弱及有心肺疾患或骨质疏松患者更要注意牵引重量需低于常人,以利于肌体适应牵引治疗,避免加重病情或出现意外情况。

另外,在进行手法推拿时,需避免使用暴力手法

对于疼痛日轻夜重或病情变化复杂者,必须及时明确诊断,以免延误病情。

对于病情严重保守治疗无效者,宜及早进行手术治疗

总之,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就可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彭宝滏,贾连顺,候树勋。

颈椎病发病机制的研究[J]。

颈腰痛杂志,2001,22(1):14。

[2] 曾伶。

电针配合中药熏蒸夹脊穴治疗颈椎病临床观察[J]。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9,22(20):1593。

[3] 王静。

三联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J]。

中医研究,2009,22(4):57。

[4] 田彤,江凡,牛子瞻。

旋转整复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8例临床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2008,30(2)      作者单位:202150 上海新华医院崇明分院。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