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96例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摘要】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的近期临床疗效,将128例AMI患者中96例进行溶栓治疗,32例未溶栓治疗。分为再通组未通组、未溶栓组,比较组间临床预后差异。结果,再通组临床预后明显好于未通组,而未通组与溶栓组比较,临床预后差异统计学意义。溶栓治疗是AMI的重要治疗方法。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溶栓预后

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病死率及改善心功能,1999年1月—2006年1月间我院收治128例AMI患者,对其中96例首发AMI患者进行溶栓治疗,分析溶栓后冠脉再通与否对AMI患者预后临床状况的影响,分析未通组与溶栓临床预后差异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符合1979年WHO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128例AMI患者中,有溶栓适应征96例为溶栓组。男69例,女27例,年龄39~72岁,平均(60±10.1)岁,合并高血压41例,合并2型糖尿病25例。心肌梗死部位:下壁33例,前壁(包括前间壁、广泛前壁)45例,下壁+前壁15例,下壁+右室3例。根据溶栓后分析,再通组未通组在性别、年龄、并发症、心梗部位、发病至溶栓的时间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溶栓时间均在6h以内。

发病时间超过6h及有溶栓禁忌证为未溶栓组,共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42~71岁,平均(60±8.9)岁,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并发症比例及心梗部位等临床情况与溶栓组相似。

1.2 方法。

确诊AMI的患者均进入CCU病房,给予心电监护、吸氧、镇静、卧床休息,参照1996年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溶栓治疗方案[1],溶栓组立即口服300mg肠溶阿斯匹林,尿激酶(南京大学制药厂生产)静脉溶栓治疗总量为100~150万U,用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30min内滴完;同时给予心肌梗死的常规治疗,包括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降脂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部分患者用β—受体阻滞剂等,溶栓12h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持续3~5d。溶栓后每30min记录1次心电图至2h,以后常规记录,每3~6h抽静脉血测定肌酸磷酸激酶(CK)至24h。阿司匹林0.1g,每日1次,出院后长期服用。未溶栓患者应用上述心肌梗死常规治疗方案。

1.3 监测指标。

(1)持续心电图监护有无心律失常,酌情18导联心电图检查;(2)观察患者胸痛情况;(3)监测出凝血时间,观察有无出血并发症;(4)监测心肌酶及心电图动态变化。

1.4 溶栓成功指标[1]。

(1)ECG示:抬高的S—T段应用溶栓剂2h内迅速回落≥50%。(2)胸痛自输入溶栓剂2h内基本消失。(3)出现再灌注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加速性室性心动过速。(4)溶栓后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峰值提前在发病14h内。具备上述2条或2条以上判断为成功溶栓即冠脉再通。

根据上述标准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实施溶栓的96例AMI患者溶栓成功者为再通组(65例),溶栓不成功者未通组(31例),溶栓再通率为67.71%。观察比较再通组未通组,未通组与溶栓组病死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统计学意义。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