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广新局纪检监察系统三转问题工作汇报

新一届中央纪委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了“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要求,作为最基层的区直机关纪检监察组织,我们坚持将纪检监察立足于服务本局本系统中心工作之上,强化监督,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并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抓严抓实了机关作风建设,增强了干部职工的为民意识。

但局机关纪检组长处于相对尴尬的位置,力量相对薄弱,在“三转”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纪检监察工作实现“三转”的瓶颈问题(一)角色定位较模糊。

大部分纪检组长主业意识不强,还未真正适应“三转”的要求,没有把纪检业务工作摆在更突出的位置,种别人的田,荒自己的地,错位现象比较突出。

(二)工作方式较陈旧。

虽然有较强的服务意识,能主动深入基层,主动跟踪重点项目建设,但方法相对滞后,纪检工作局限于通过抓检查、抓作风等手段来切入,信息获取渠道很狭窄,缺乏更科学有效的方式来强化监管效果。

(三)业务素质较缺乏。

全区配备的纪检监察干部存在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知识不精通、思想意识不坚定等问题,纪检业务教育培训力度不够,致使纪检干部在自身素质和履职监管上都有一定的疲软现象。

二、纪检监察队伍实现“三转”的几点想法一是强化监督,力促职能转变。

要努力克服监督步调难把握、监督位置难摆正的困难,牢记纪检监察职责,逐步理清局党组的党风廉政主体责任、班子成员的领导责任和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责任。

将主要精力向履职监督上倾斜,立足纪检监察本职工作,对全局的重点项目、经费使用等实施全程监督,加强对干部职工在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和生活纪律等方面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按照纪委的要求,管好该管的,归还不该管的,种好责任田,医好越位症,逐步退出业务工作

二是创新思维,引导方式转变。

要摒弃从前那种为办案而办案的思维,逐步实现工作前移,风险防控。

通过结合工作实际,细致排查廉政风险,加强重点环节、重点岗位、重点项目中的廉政风险预警,强化党风廉政职责。

同时要善于从身边鲜活的违法违纪案件中,查找案件发生的原因,剖析案例,加强廉政警示教育,起到强烈的震慑作用。

要不断开阔监督思维,打破纪检干部队伍自身不受监督的误区,重新定位。

上级纪检监察组织要大胆推行“被监督”模式,以“对监督者实施再监督,对检查者实施再检查”的思维方式落实转职能,抓小抓早,照镜子,正衣冠,实现工作方式的转变。

三是提升能力,实现作风转变。

打铁还需自身硬,良好的业务素质和纪律意识才能保证纪检干部有扎实的工作作风。

要注重纪检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尤其是省、市级纪检监察系统每年要开展一次针对基层纪检干部队伍的业务轮训,帮助基层纪检人员更快更好的熟悉业务,精通业务。

要注重深入一线调查研究,主动走访谈心,掌握相关线索,全面摸清本部门本系统的有关问题,及时扼杀违法违纪苗头,提升案件审理能力,引导所在单位干部扎实工作,真心服务群众。

抽调单位有威望的同志担任监督员,定期沟通,扩大信息获取渠道,听取意见建议,更有效地监管我们的党员领导干部,着力打造廉洁部门、高效部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