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铃 粤?悠悠伴此生

人物简介 毕业论文网   王子女士,广东客家人。

东声曲艺苑主席、导师。

80年代拜郭?a荣为师,学习唱腔粤曲一切乐理,亦得师傅真传,承传师傅衣钵,设馆教授学生,薪火相传。

“袅晴丝吹来?f庭院,摇漾春如线。

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

我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幼时的王子女士每天放学回家,未及家门,粤曲由家中传出,耳濡目染,在时间的陶冶中,粤曲便深刻地烙印在她的记忆中,成为了她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

80年代偶然认了一位当时粤曲唱家班郭?a荣师傅,唱得一腔非常之悦耳的骨子腔口,而且精通各种?S器乐理,所以拜他为师,在他门下学习唱腔粤曲一切乐理,学曲、唱曲、表演曲子,长袖落处,情深情浅尽在不言中。

她与曲中的人物同悲欢离合,如痴如醉,在悠悠粤曲中漫步人生。

粤?情浓,耳濡目染   在中国,先後有两个剧种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是昆曲,一个是粤剧

其中,昆曲被周恩来总理比喻为“江南的兰花”,而粤剧则被比喻为“南国的红豆”。

这一颗美丽的“红豆”,鲜红夺目,长久地屹立於人们的生活当中,特别是在粤港澳地区深受喜爱。

19世纪中期,香港开始有粤剧戏班登台。

特别是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香港?ハ至诵矶嘈孪芳懊?伶,如马师曾、任剑辉、何非凡、红线女、芳艳芬、白雪仙等,而香港也成为了港澳台三地的粤剧活动的中心。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粤剧在香港盛行,加之人们的物质生活不丰富,娱乐方式少,因而通过收音机听粤剧成为大家茶?N饭後最常见的消遣方式。

曲艺也成了王子女士家中的娱乐之一。

“儿时,我放学归家,还未到家就能听到从家?Y飘出来的粤曲

什麽《帝女花》《紫钗记》《西楼错梦》《牡丹亭惊梦》《三笑姻缘》《李後主 》《九天玄女》《醉打金枝 》等,那时我听不懂但也不反感。

”由各名伶演唱的曲艺,从收音机?Y缓缓地流淌出来,成了那时王子女士生活中的一部分,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她对粤曲的好感。

听多了,王子女士偶然唱上一段,有时也花点心思去揣摩。

“当时我特别喜欢芳艳芬(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的唱法,她是五十年代的‘花旦王’,自创了‘芳腔’,用鼻颚发声,腔调圆润雅淡,感情丰满,广受欢迎。

”有意无意中的模仿和学习,为她往後走向粤剧表演道路打下了基础。

工作了以後,她自己买了一个收音机,常常收听粤剧,对《李後主》喜爱至极,常常曲不离口,十分着迷。

同龄人听了都十分不理解:“怎麽你年纪轻轻,倒是喜欢如此传统的曲艺?”王子女士听了同伴的话语也十分错愕:“我自小接触粤曲,?K不觉得它是传统古板之流,倒是十分经典好听。

”她後来拜郭?a荣为师,虚心学习,努力练习,在曲艺方面不断提升,在圈内获得一定认可。

结婚生子之後,日子忙碌起来,令王子女士一时无暇顾及自己的爱好,直至孩子们长大上学以後,她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爱好,重拾粤曲,正式开启了一段长达数十年的粤曲情缘。

粤?婉转,学无止境   “落花满天蔽月光,借一杯附荐凤台上,帝女花带?I上香,愿丧生回谢爹娘,我偷偷看,偷偷望,他带?I带?I暗悲伤……”这一曲《帝女花》,正是王子女士重拾粤曲时的首度开腔。

当时,她站在几位资深粤曲人士的中间,将这一曲唱毕,赢得了对方的肯定,原因在於她字正圆腔,特别是音准、节奏、节拍等,优胜於其他粤曲爱好人士。

这一幕,就发生在一个简陋的活动室,不过这?K不重要,重要的是王子女士重新与粤曲结缘,?K且还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提及“音准”这一块,她自己也十分意外,因为她从未接受过任何的培训,以往也只是跟着收音机简单地哼唱,可能当年她痴迷粤剧名家芳艳芬?K有意学习唱腔时掌握了一些重要的唱腔技能,真是受益匪浅。

因为有兴趣,王子女士学习起来也非常认真,她不但跟随几位资深粤曲学习和实践,还常常跑图书馆,专程去找一些粤剧名伶林家声、罗家英、蒋文端、林锦屏等的?穹梦恼拢?从中去钻研和领会他们的经验。

在这种刻苦的学习之下,一年之後,就有人请她登台演唱。

台上的王子女士很有台风,从不怯场。

只见在阵阵乐曲鼓点的伴奏之下,她穿上戏服闪亮登场,无论是念白还是唱词均胸有成竹,广受曲迷的欢迎。

“在学戏时,我的师傅教导我的一句话,令我受益终生。

他说,无论台下是一名观众还是一万名观众,你都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一丝懈怠。

”慢慢地,邀请她的人越来越多,舞台亦是各式各样,有时是只有几名观众的老人中心,有时是万人大舞台,她皆严谨以待,展现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她的曲迷随之也越来越多。

值得肯定的是,王子女士粤曲方面颇有天赋,一人演绎两个角色是她的长项。

“我非常迷粤曲表演家蒋艳红,她是一位知名的‘三喉唱家’,又称为‘万能歌後’,能同时演唱大喉、平喉、子喉三种唱腔

以前,我一人唱两喉,但有人说会伤嗓子,所以有一次碰上她以後我便悉心?教。

她说,大喉是霸腔,平喉是真嗓,子喉是假嗓,是不会伤嗓子的。

不过,一个人演绎二到三个角色,不仅需要记台词、位置和动作,还要能快速地转换角色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非常牢固的基本功和不断地练习。

”之後,她更是刻苦练习,技艺精进。

粤?风华,相伴一生   2000年,王子女士开设了属於自己的曲艺社――东声曲艺苑。

最初的时期,经营辛苦,她便租用一个一千多?盏某〉兀?大部分租给他人排练,隔出一个小间用於自己排练,请乐师、租乐器,一律俱全。

2003年,她招收了第一位徒弟,学生更是众多。

进入2005年,她在粤曲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期,据悉,自这一年至2009年,他们的东声曲艺社在粤曲爱好者心中?拙葑胖匾?位置。

那时,在香港各大戏院,几乎每家每个月都有他们社的演出,而且每一次演出,几乎都是座无虚席,更有甚者,一些观众专程等在戏院门口,?Y面的人一出来,便马上坐进去。

这样的盛况,其中一部分也得益於她的敬业精神。

曾经,在一次演出中,王子女士突然头痛不已,但由於那支歌曲的表演时间长达二十八分钟,为了不令观众失望,她硬是强忍着、撑着完成演出,额头上的汗也不断地往外冒,之後大家回看当时录?u的视频时,细心的人一眼就看出了她的??样。

演出结束後,她赶紧吃下平常随身携带的“保剂丸”,休息了一会後竟完全无任何症状,之後也没有再复发。

不过,她当时那种“硬撑”的敬业精神在圈内也一直被大家所颂扬。

如今,她的粤曲路已走了几十年,听众也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期待能欣赏到她的个演。

为此,她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当中。

届时,相信人们能欣赏到一场精彩的粤剧演出

粤剧的喜爱与执著,离不开先生的支持,在王子女士的感染下,先生亦成为了喜爱粤剧之人,他笑称自己是太太的学生,俩人常在周末携手到深圳罗湖的粤剧社表演一番,尽兴之後再夫妻双双把家还。

从儿时的耳濡目染到往後的艰苦学习王子女士带着对粤剧的执著,将这份悠扬的粤?薪火相传,为振兴粤剧不遗?N力,可敬可佩。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