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土壤肥力条件下施肥量和施肥配比对冬小麦的相似性分析

施肥料、培肥地力,充分满足小麦对养分的需要,是创小麦高产、稳产、优质的根本途径[1]。化肥施用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施用单一元素肥料到多元素肥料配合施用,由经验配方施肥到测土配方施肥的技术进步过程,目前由于盲目施肥,氮、磷比例失调,且品种单一化,高产田施氮过多,造成作物贪青生长,病虫害加重,抗逆性减弱,肥料增产效益降低,影响了小麦持续增产及经济效益的提高[2—3]。因此,在小麦栽培中,根据土壤自身的供肥特性,结合小麦的生长发育要求适时适量施肥,调节、平衡养分供求关系,是确保小麦持续高产的关键[4—5]。为了经济有效地发挥肥料的最大增产潜力,合理施用化肥和平衡土壤养分,该试验对小麦氮肥磷肥施用量及配比进行初步研究,探讨不同氮、磷肥处理对喀什地区小麦产量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以为提高小麦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1年在喀什地区疏勒县洋大曼乡3村3、4组进行。试验地前作玉米,高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2.95 g/kg,全氮0.89 g/kg,水解氮82 mg/kg,速效磷15.9 mg/kg,速效钾101 mg/kg;中产田土壤有机质含量11.68 g/kg,全氮0.73 g/kg,水解氮78 mg/kg,速效磷14.7 mg/kg,速效钾112 mg/kg,微量元素含量均为丰富。

总结大全 /html/zongjie/   1.2 试验材料   供试冬小麦品种为新冬20号,供试肥料为尿素(含纯N 46%)、过磷酸钙(含P2O5 19.5%)。   1.3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设施纯N量(A)、施P2O5量(B)2个因素,其中纯N施用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120 kg/hm2(A1)、180 kg/hm2(A2)、270 kg/hm2(A3);P2O5施用量设3个水平,分别为60 kg/hm2(B1)、90 kg/hm2(B2)、135 kg/hm2(B3)。2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36 m2,播种量300 kg/hm2。另外,以不施氮、磷肥作为对照(A0B0)。小区间埂宽40 cm、高30 cm,重复间挖水渠,每小区单独灌水。磷肥和44%氮肥作基肥,30%氮肥在第1次灌水前开沟追肥,26%氮肥在第2次灌水前追肥。试验在高、中肥力土壤中进行。收获前每小区选2个具有代表性的样点,每样点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同时每小区分收测产[6]。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产量分析   由表1可知,产量随施入氮、磷量的增加增加,施氮量对产量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施磷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在高产田的高肥处理A3B3实收产量最高(8 800.5 kg/hm2),由于氮肥磷肥用量和比例都比较合理,使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都比较大,3项之积最大,因而实际产量最高。小麦产量最低为4 884.9 kg/hm2,出现在不施肥中产处理中。

论文代写   进一步对实收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明,仅氮肥处理的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高产田处理A3分别比处理A0、A1、A2高62.22%、23.32%、9.60%;中产处理A3分别比处理A0、A1、A2高60.97%、23.53%、13.25%。磷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施肥量相同时高产田处理产量都高于中产田。   2.2 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2.2.1 有效穗数。有效穗数由播种基本苗及单株成穗数所决定。由表2可知,高肥处理的有效穗数最多,随施肥量的提高,有效穗数逐渐增加高产田处理的A3、A2、A1分别比CK高50.10%、38.39%、30.03%,B3、B2、B1分别比CK高42.60%、39.97%、35.95%;中产处理的A3、A2、A1分别比CK高19.39%、11.36%、6.55%,B3、B2、B1分别比CK高14.53%、13.84%、8.94%。高、中产田最高有效穗都出现在高肥处理中,可能是氮肥磷肥施用总量高,促进了小麦分蘖,使有效分蘖增多,而使单位面积穗数增加。除A1B2和A0B0处理外,其他施肥处理高产田有效穗都高于中产田。   2.2.2 结实性状。穗粒数反映穗型大小与单穗生产潜力,最高穗粒数出现在中产田的A3B2处理中,最低出现在高产田施肥处理中。随施氮量的增加,穗粒数增加高产田处理A3、A2、A1分别比处理A0高29.92%、24.81%、20.29%;中产处理A3、A2、A1分别比处理A0高了20.04%、17.05%、11.08%。磷肥处理的穗粒数差异较小,其中以处理B2的穗粒数最高。与有效穗数相反,穗粒数中产田高于高产田

2.2.3 粒重。最高千粒重出现在高产田的A3B2处理中,最低千粒重出现在中产田的A0B0处理中,两者相差4.1 g。随施磷量的增加千粒重也逐渐增加,以B2处理最高。除低氮A1处理高产田高于中产千粒重外,其余高产田千粒重都低于中产田。   2.2.4 其他性状分析。各处理的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中产磷肥处理B2最大,处理B3次之,低磷最小。各处理株高都大于CK。高产田中产田株高差异较小。各处理穗长的变化趋势与株高相似。随施用量的增加不孕穗逐渐减少,其中中产田的不孕穗高于高产田。随施肥量的增加可孕穗也增加,各处理的有效穗高于CK,而且高产田的可孕穗数高于中产田。2.3 不同处理氮素利用情况   由表4可知,氮素农艺效率在高产田中以处理A1B3最高,达到1 kg氮肥小麦14.908 kg,其次,处理A1B2,1 kg氮肥小麦14.695 kg,高氮低磷处理A3B1最低,1 kg氮肥小麦9.053 kg,仅为最高处理A1B3的60.7%。在磷素水平较高的条件下,随施氮量的增加氮素农艺效率逐渐降低。中产田变化规律与高产田基本一致,但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高产田小麦产量高于中产田。这说明在低氮高磷的施肥条件下有利于氮素农艺效率提高。   由表5可知,磷素农艺效率变化趋势与氮素一致,在相同氮条件下,磷素农艺效率随施磷量的增加而提高。高、中产田的处理A1B3最高,分别达到了1 kg磷肥小麦29.815、26.410 kg,其次为处理A1B2,高产田中最低值出现在处理A3B1,是最高处理(A1B3)生产量的60.7%,中产田最低出现在处理A2B1中,是最高生产量的74.5%。施肥量相同的条件下,中产田的生产量低于高产田。这说明在施氮量相同的情况下,增施磷肥有利于磷素农艺效率提高。 代写论文   3 讨论   该试验范围内,其肥力影响大小为:氮磷,并且高氮水平(施氮量120 kg/hm2)下的小麦产量最高,增产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明显增加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低,因此施用的磷肥小麦产量影响较小。高产田具有较高的肥力,对小麦氮肥磷肥施用总量高,促进了小麦的分蘖,使有效分蘖增多,公顷穗数增加。从该试验可以看出,较高的土壤背景氮有利于小麦产量的 论文网。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