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教学中的文史结合方法研究

摘要 古代文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传统、历史文化、文学艺术等成果的积淀结晶。是祖国优秀文化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其教学与研究仍然存在着不足与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即就其中文史结合方法略抒浅见。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文史结合方法

中图分类号 1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7408(2008)04-0127-02。

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在高校中一向为师生所重视。因此作为一门学科。其历史长、成果多,前人已积累了学习研究它的丰富而行之有效的经验。解放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教学内容与方法随着时代及思想观念的更新相应地发生着变化,在古代文学教学上也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与经验。这既有吸取并继承前人的可贵经验方法,也有创新与发展。但不可讳言,还仍然存在着不足与值得重视、探讨的问题。

一、文史结合教学法很有必要。

笔者认为文史结合地进行教学与研究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方法,但目前仍存在着不够重视的状况,应端正认识。

由于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人类社会分工乃至科学文化学习研究的分科分类更趋细密繁多,是必然趋势。这种趋势对科学研究来说有它的积极意义,值得肯定。但教学则有所不同,它侧重于打基础,重在了解掌握基本知识理论,而知识理论的掌握宜于广泛些,尽量做到普通,而不必将自己局限于某一狭小的领域范围内,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在教学中所强调的注重素质教育,既有专修。又进行跨学科的学习。事实证明,这种普通的跨学科的学习,不仅对学生今后的实际工作很有好处,即使是在科学研究上,也为今后的专、精打下更广阔而扎实的基础。为了这一教学目的,古代文学教学中采用文史结合方法也是很有必要很有意义的。

我国古近代学者,在文、史学习研究中,形成了一种很好的方法,即是文史结合。学文学的也注重兼通历史,学历史的也兼学文学,形成了人们常说的“文史不分家”。即以现代的这一领域的著名学者、教育家而言,他们也大都是走文史结合的路子而获得卓越成就的。如王国维、闻一多、陈寅恪、郭沫若、缪钺以及南京大学教授、著名古代文学专家程千帆先生诸人,都是兼通文史,在文学、史学上做出巨大成就的学者。他们在总结治学经验、教导学生时也多强调文史结合,说明其相得益彰的道理,指出二者不可偏废。但不知从何时起,这一有效的优良传统却渐渐为人所忽视淡忘,极端的甚而加以轻视。在部分青年教师与学生中曾存在着这么一种看法,学习研究文学,只需从文学作品本身着眼,而忽视甚至不管作品所产生的时间、背景及与之相关的历史状况。也即是进行所谓的纯文学研究学习。因此岸文学的仅学文学。而不注重历史学习文史严重分家。这种纯文学学习研究在古代文学教学研究中曾颇有市场,一些人局限在文学的小天地中,借助于文学的某些抽象的理论观点,或新近传人的文学体系理论而展开想象的翅膀与思辨能力,在理论架构的天空中翱翔。而忽视或根本不顾及该作品产生的历史时代和出现的具体背景事件。以及作家的生平经历等。可想而知"这种脱离历史时代,离开作品所产生的社会人生土壤的教学与研究"是很难做到实事求是和切中要义的,因此也往往缺乏科学性。基于这一状况,笔者认为现在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强调文史结合很有必要应切实认识并承认它在教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重视文史结合教学效果明显。

古代文学教学中,文史结合方法有种种优长,是提高教学效果与质量的好方法。除上所述外溉而言之:

其一,它符合今天所强调的扩大学习范围,打通学科界限,进行跨学科学习的主张,会更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扩大知识面,文史兼通,打下更扎实的人文科学基础,也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一致,也是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方法之一。

其二,这种方法古代文学教学与研究中,是符合实事求是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实事求是是一切工作,包括学习与研究所必须遵循的。学习与研究古代文学也同样必须实事求是,因为这是科学的最基本要求。而且古代文学是人类社会在历史进程中的产物"是受一定的历史时代社会环境的制约影响,经由作家的体验感受而创作出来的。因此,它本身就与历史、社会背景、人生遭际等紧密相关,不能断然分割。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本身也是一种历史。因此古代文学就具有历史的属性,是一种历史的存在物。由于这一属性,那种在教学中忽视或脱离对社会背景、历史时代的了解、研究、说明的古代文学教学是不可取的。因为这实际上容易离开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也易于背离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这种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要求我们将学习研究对象置于特定的、它所产生的历史时代中去进行考察分析,追溯它的本质,科学地加以阐释说明。采用文史结合方法,将文学作品置于它所产生的历史时代及社会人生具体的背景中,加以分析说明,将文学历史,以及历史中的社会、人生境遇相联系,给予实事求是的合理阐发。这样我们才能对文学作品有准确而科学的了解。这种实事求是的教学才能还古代文学作品以符合历史真实的原本面目,索解其真意真韵。也才具有真实性、科学性’而不是一种虽然五光十色,耀人眼目,但却是虚浮不实的凭空虚织的花环。

其三,与上所述相关,文史结合地解读古代文学作品。既使我们对作品的讲解更贴近历史真实,得其要旨真解,也使讲解更加具体扎实,更富有历史的、文学的深厚度。古代文学作品的创作除了受历史大氛围的影响之外。不少作品是作家有感于具体的历史事件、社会现实或自己的人生遭遇,即真实的感遇所触动而创作的。因此。不少作品可以找到它所产生的背景事件,而这些背景事件有不少仍保存在历史典籍中。解读它们,如果不了解其背景事件,那么讲解就往往有失真切全面,或甚至难得真解,这样的讲解也就显得空泛而苍白无力。如果在这样的作品中采用文史结合教学法,就能克服上述不足。笔者在教学及辅导中。即有这样的体会。比如在指导学生解读唐诗《六月十七日召对,自辰及申方归本院》一诗“清暑帘开散异香,恩深咫尺对龙章。花应洞里寻常发,日向壶中特地长。坐久忽惊槎犯斗,归来兼恐海生桑。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时。如果仅仅解释词语典故、归纳其大意等还是很不够的。而必须把它与晚唐史。特别是唐末的宦官把权与皇帝及诸大臣的矛盾,宫廷中上层官吏如唐昭宗、宰相崔胤与强藩朱全忠、韩全诲、李茂贞、李克用等军阀势力之间的交错复杂的矛盾斗争,以及作者在其中的处境、作用相联系才能有较深的理解。而且还需知道所谓“本院”即指翰林学士院,更需懂得翰林学士在朝中的作用与地位。而其时作者正任翰林学士,为唐昭宗所倚重。上述诸方面还只是有助于理解本诗的基本历史背景,而此诗还有它的本事。对这一本事的了解更是解读此诗的关键,这本事即存于历史典籍中。将诗与这一本事结合讲解,则每一诗。

句都可得到确解。尤其是对“如今冷笑东方朔,唯用诙谐侍汉皇”二句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从而更准确地把握此诗主旨。从这一文史结合解诗的例子可以看出。如此解诗,不仅使学生文学的角度理解,还可以使他们对唐末的朝中矛盾,及其与藩镇军阀的斗争,作者的身世遭际,乃至翰林学士制度、天干地支纪年月法等有所了解,既学诗,也学史,开阔了视野岸到更多的知识,使古代文学学习更有历史的深厚度,自然也使这一教学内容更为开阔丰富,既扎实,又有深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四,有利于使教学生动、风趣。教学最忌枯燥刻板,如果是字词的一般解释,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的笼统概括,这种程式化的讲解也容易使学生昏昏然且单调乏味。因此教学中尤应注重生动、风趣,以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人们往往有好奇的心理,也喜听有趣的故事。不少古代文学作品,本就与一些事故、传统以及历史事件等紧密相关,在讲课中如果能恰到好处地利用这些历史资料,就可以使学生满足上述的心理需求。比如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此诗为人所喜爱,不仅在于诗歌本身,更在于崔护游城南庄,遇见独倚小桃斜柯的女子,喜而离去。后重游不见此女而桃花依旧,感慨赋诗的故事。如果不讲述这一背景故事,则人们对这首诗的喜爱兴趣是会大为减少的。再如刘禹锡《再游玄都观绝句》诗之所以引起人们的喜爱以及对它的深刻理解。也多有仗于新旧《唐书·刘禹锡传》、《资治通鉴》以及《本事诗》等历史典籍对刘禹锡以及其诗的有关历史背景、创作动机、主旨的记述。此类例子,在古代文学中是不胜枚举的。因此只要我们注意结合这些历史资料,不仅可以使教学内容更扎实丰富,而且可以更生动风趣,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三、运用文史结合教学的感受。

如上所述,文史结合古代文学教学中具有不可低估的优长之处与作用,在教学中注意运用它无可置疑。这里笔者还就自己在教学中如何运用好文史结合的问题谈点感受。

首先,要运用好文史结合法,最根本的是要对这一方法的必要与好处有充分的认识。目前在一部分青年教师及学生中,对文史结合是不够重视,甚至轻视的,因此除了从道理上说服外。有效的办法是注意以文史结合的具体教学实践所取得的良好效果为例来显示其优长。给人们以启发教育,让人们在事实面前提高认识。

其次,教学的主角是教师,教师具有引导影响学生的作用。因此,要使学生能更好地运用文史结合方法学习古代文学,教师是关键。这不仅需要教师重视这一方法的运用,还必须具有运用此方法的必要条件与能力。也即是说,教师首先要文史兼通,要认真学习历史。掌握与所要讲授的文学作品有关的历史背景与事件等历史资料,以及典籍中与作品直接相关的本事一类记载,并尽可能详尽些。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也非短时间所能达到,这就需要长期注重历史知识与文化史的学习,注意广泛地阅读有关史籍与笔记诗话,甚至方志与轶事小说等典籍,并有意识有目的地摘录相关资料,以备教学之需。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所说的文史结合的史是广义的,不仅指正史,也包括稗史杂记以及笔记诗话之类典籍中的某些记载,它们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典籍,但也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其中多有与文学作品直接相关的宝贵记载,对我们解读作品往往极有助益,不可轻视。

再次,教学中是否采用文史结合方法,主要决定于该作品是否需要采用以及能否采用此种方法。就是采用这一方法,也要对历史资料的介绍结合有所选择。在备课时,当然以说尽占有资料为好,但第一,讲课时间有限,不可罗列资料;第二,我们上的是古代文学课而非历史课,不能喧宾夺主。对史的应用结合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说明文学作品,因此这也就决定了在讲课时必须从有关史料中挑选最主要的、最能说明问题的资料,做到能说明问题即止。这样既文史结合,又保证教学重点,既使学生作品有更深刻的理解,又引导学生注重并掌握文史结合学习方法。当然,这一方法的采用,不仅在课堂讲授中,在课外辅导中也同样要注意采用,使之成为一种自觉习用的教与学的方法

最后,要注意甄别历史资料的真伪,并防止胶柱鼓瑟般看待作品历史事实的关系。一般讲,历史记载是可信的,但也不尽然,其中也有非实或道听途说,甚至凭空附会虚构者,这不仅正史中有,尤以稗官野史杂记等为多。因此在文史结合中就得注重史料的甄别,要弃伪存真。当然也存在某一资料真假兼有的情况。这就要剔伪留真,采用它的合理部分。此外从总体上说,文学作品毕竟不等同于历史,两者既常有联系,又有所区别。不能机械地比附等同。因为作品有时虽有事实根据,但它却容许综合夸张,甚至渲染虚构,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事实。因此对这类有所事实依据的作品,即得视具体情况合理地结合理解,不能仅据作品断定历史事实为非,或根据历史记载而指责文学作品不符合历史事实。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