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爱在八百里洞庭荡漾]爱在洞庭

“找一个美丽的地方谈情说爱”系列之五   洞庭渔女,荷一样的身子,娉婷地出没风浪里,她的菱花小袄,莲叶裙裾,婀娜地划过波光粼粼的水面。

荡桨的双手,扯动多少水样的情思――      人们说,五月是彩色的,因为五月的花儿开得最好,满天满地都是花的海洋。

对于恋爱的人来说,去去洞庭湖,你不仅会领略洞庭湖中央莲花组成的花海的美丽,还会增进你们的感情呢!   还等什么,我们一起出发吧!      一、我们泛舟采莲去      采莲前,先吊一下你们的胃口,给你们品尝一下洞庭湖中奇珍――君山茶。

怎么样,味道好不?它自唐代即被列为贡茶。

君山银针茶在茶树刚冒出一个芽头时采摘,经十几道工序制成。

它内呈橙黄色,外裹一层白毫,故得一雅号――金镶玉。

你看,它冲泡后,开始茶叶全部冲向上面,继而徐徐下沉,现在全部竖立杯底了吧,堆绿叠翠,宛如刀枪林立,酷似嫩笋出土,确为“茶中奇观”。

入口清香沁人,齿颊留芳。

我再说说洞庭湖,它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湖中心有座常绿的小山,名叫洞庭山,洞庭湖便因此而得名。

湖区总面积约18000平方千米。

湖的南边是湖南省,北边是湖北省。

洪水期间的湖泊,汪洋似海。

洞庭湖碧水连天,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对它的记载和描绘不尽其数。

战国时代,伟大的诗人屈原在他的诗歌中,反复吟咏过美丽的洞庭湖,在《湘君》、《湘夫人》等诗篇中,屈原根据民间传说,把洞庭湖描绘成神仙出没之所:一对美貌的恋爱之神,乘着轻快如飞的桂舟,吹着娓娓动听的排箫,游弋在秋风袅袅的洞庭碧波上。

洞庭湖不仅风光绝佳,而且是鱼米之乡,湖滨盛产稻谷,湖中盛产鱼虾,自古为我国淡水鱼著名产地。

洞庭湖鱼中最大的是鲟鱼,重达二三百公斤;最小而又最名贵的是银鱼

洞庭银鱼,历史上颇负盛名。

据清代《巴陵县志》载:“银鱼……君山湖中,小才盈寸,眼见黑点者佳,以火焙之,胜日干者。

他处出面条鱼,长二三寸至四五寸则贱物矣。

一年冬夏产之,夏水热不如冬美。

”据传清雍正、乾隆二帝先后游江南时,均曾品尝过银鱼,评价甚高。

银鱼游于清水草滩的缓流之处,它银白透明,呈圆条状,无鳞无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丰富,味极鲜美,向为席上珍品。

洞庭湖的“湖中湖”莲湖,盛产驰名中外的湘莲,颗粒饱满,肉质鲜嫩,历代被视为莲中之珍。

每当荷花盛开季节,满湖荷叶衬托着婷婷玉立的花朵,素雅高洁,“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泛舟采莲,不亦乐乎。

二、亲爱的,君山上的爱情过往你品味了吗      你和你的恋人来到洞庭湖,一定不要忘记去君山啊!那里的有关传说会让你感动得落泪的。

君山是一座长形的小岛,由72座大小山峰组成。

君山虽小,名胜古迹、神话故事却美不胜收。

相传在远古时代,洞庭湖中并没有岛。

每当狂风大作、白浪滔天时,来往船只无处停靠,常被恶浪吞没,当地人民苦不堪言。

这事引起了水下72位螺姑娘的同情。

她们忍痛脱下身上的螺壳,结成一个个小岛,后来连在一起,就成了今天的君山

君山上的72峰,就是72位螺姑娘变成的。

又相传四千多年前,禹帝南巡,他的两个爱妃娥皇、女英随后赶来,船被风浪阻于洞庭山。

忽闻禹帝已死于苍梧(今广西梧州市),二妃悲痛欲绝,扶竹南望,涕泪纵横,点点泪珠洒于竹上,呈现斑斑点点,因此便成了现在君山北边生长的“湘妃竹”,也叫“斑竹”。

二妃也因悲恸过度身亡,葬于此地,故在君山东麓有二妃墓。

民间有诗曰:“禹帝南巡去不还,二妃幽怨云水间。

当时垂泪知多少,直到如今竹尚斑。

”而在二妃墓前,立有“禹帝二妃之墓”石碑,旁立石柱,上刻麒、麟、狮、象浮雕

墓前一对石柱,上刻楹联:“君妃二魄芳千古,山竹诸斑泪一人。

二妃称为君妃、湘妃,为了纪念她们,就把洞庭山改为君山,也叫湘山。

据说这就是君山和湘山名称的由来。

君山在历史上还有过负罪的传说。

据传,秦始皇当年巡狩天下,船过君山时,忽然风浪大作,始皇大怒,说:“我真命天子行舟,本应风平浪静,是谁如此大胆,竟敢兴风作浪?”接着,他便问左右:“此乃何地?”侍臣回答说是君山

始皇一听愈加恼怒,说:“普天之下,唯我为‘君’,怎么山也称起‘君’来了?”他遂命刑徒三千砍光了全山的树木,并下令于石壁上刻封山令。

今临湖石壁上仍可见一石印,长1米,宽0.8米,字迹依稀可辨,似是“永封”二字,俗称为“封山印”。

君山上的“柳毅井”,是后人演绎唐人李朝威所写《柳毅传》的故事开凿的。

柳毅是个落第书生,路遇一个满面泪痕的牧羊女。

她自称是龙王的女儿,因受丈夫虐待而流落此地,遂祈请柳毅由枯井入海捎信给龙王,盼能早日被救回龙宫。

柳毅来到君山,找到枯井,直下龙宫,完成传书之托。

龙女得救后,和柳毅结为夫妻。

现存“柳毅井”,在君山龙舌山之尾,建筑别致。

井口直径1米,深10余米,井壁有一手持宝剑的巡海神浮雕,传为柳毅的引路者。

离井5米处有一斜道伸向井中,道两侧有虾兵蟹将浮雕,传为迎柳毅的兵将。

君山上还有一个群山怀抱的大坪,那便是当年钟相、杨么率农民起义时安营扎寨之处。

当年不堪官府压迫的贫苦渔民,在此揭竿而起,设水寨,造战船,出没于八百里洞庭

现在君山上还留有军师洞、点将台、万人锅等古迹。

三、在岳阳楼上,升华你们的爱情吧      爱情说起来是两个人的事情,但是也关系到一个社会,它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人的爱情美满了,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美好。

站在岳阳楼上,你会由爱情联想到人生,联想到国家,抒发一种爱国情怀。

岳阳楼雄踞于岳阳古城西隅,东倚巴陵山,西临洞庭湖,北枕万里长江,南望三湘四水,气势不凡。

它与武昌的黄鹤楼、南昌的藤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襟带三千里,尽在岳阳楼”的盛誉。

相传这里在三国时曾是吴国鲁肃训练水军的阅兵台。

因为岳阳楼前的洞庭湖水面辽阔,风平浪静,湖岸上恰巧有个山丘,确为练兵、阅兵的好地方。

据《三国志》载,鲁肃受孙权之命率万人屯驻巴丘(今岳阳),在进出洞庭湖的咽喉之地巴丘山下,临湖的西门城墙上建起了训练和检阅水军的阅军楼,此阅军楼即为岳阳楼的前身。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中书令张说谪守丘州,便将西门城楼扩建为楼阁,初名“南楼”,后来改名“岳阳楼”。

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的完善结合,其浩荡的气势与悠久的历史内涵,使之成为唐以后诗人墨客的登临胜地,并逐渐形成一种以抒发忧国济世为主要传统的特殊的意蕴。

孟浩然、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唐代著名诗人,都曾先后登楼吟诗作赋。

其中,杜甫的名篇《登岳阳楼》便是这一传统的始唱者。

诗云:“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诉,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如果说先此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表现了贫士失职之悲愤,那么杜诗则以涵天盖地之力,在八百里洪波之中融入了一代诗圣与国家共命运的拳拳之心。

好了,我们在洞庭湖阅览了美景,也升华了爱情,还是扬鞭策马,奔赴下一站――鸡公山。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