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模糊性存在的必然

1965年美国控制论专家扎德创立模糊数学,首次提出“模糊性”观念,并对“精确方法的局限性和模糊方法也具有科学性”,提出“模糊集合隶属函数概念 ”后,模糊性观念被许多学科和领域广泛应用。

所谓模糊性,是指对象或事物类属边界和性态的不确定性。

下载论文网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试图采取准确的会计方法和程序确认、记录经济活动,例如复式记账、会计恒等式、存货盘点等,但实际上,即使客观的遵守了各种规范,得到的会计信息仍是近似的、不准确的,这并非是一种会计信息失真,而是由会计本身模糊性所导致的。

会计模糊性是指会计具有不清晰性、不确定性和不准确性,这是其自身的本质属性,无法消除,笔者主要有以下三点理由:   一、经济活动本身模糊性   传统经典科学方法的核心是精确化,它要求对每个命题做出非此即彼的判断,进行精确刻量,但是经济活动并非传统数学描述的那样绝对、准确、确定无疑,存在着众多不易确知、难以准确计量的因素,带有近似和相对准确的特征,而且不同经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事物之间的关系为相互渗透、相互贯通、相互联系的,彼此之间不存在着截然分明的界限,这种情况下,用精确方法研究和处理,只会歪曲事物的本来面目   从动态的角度看,经济活动本身也不断发展变化中,并且经济活动发展的越复杂,模糊性就越严重,而人们以静态的理论、方法来归纳动态的活动,得到的映象也必然模糊。

二、主观本身模糊性   在思维科学中,模糊性是指认识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类别因素的不确定性,它是人类认识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之一。

很多时候,人们为了主观上认知事物的本质,会从整体上去把握事物,对事物进行定性的分析,这种定性分析实际上是我们认识事物、判定事物性质的一种方式,它侧重于事物之间的对比,注重对事物性质的描述,其结果往往具有较强的模糊性

同时人们的主观判断存在差异性,不同的人受到认知结构、知识经验、个性特征、心理能力等因素影响,对同一事项会获得不同的判断,甚至同一人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因素影响下,也会采取不同处理方法,上述因素都对导致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存在模糊性

三、会计本身的局限性   (一)会计假设前提及核算原则的存在   为了使人们直接清晰的了解经济活动,将经济活动确认、记录为相应的会计数据,人们规定了会计核算的若干假设和原则。

但值得注意的是,经济活动本身不可能按会计假设存在,当按一定的会计假设处理经济活动时,则暴露出其难以应付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例如会计分期假设,会计为了及时的向使用者提供相关的会计信息,需要反映和监督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按会计分期对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进行核算,但是这种分期是将企业持续的经营活动人为的分割,尤其在分期时点上的经济活动的划分存在很大的模糊性

而且对于一个企业,经济活动频繁发生,一些不重要或金额较小的经济活动,可以不按照公认会计处理原则进行处理

但是对于那些经济活动是重要的,那些经济活动是不重要的,无论质的方面,还是量的方面,都不可能做出明确的规定。

这就必然导致模糊性的产生。

(二)会计处理方法的可选择性   会计日益强调原则导向,给予了会计人员主观的职业判断空间,因此准则中使用了大量的模糊措辞,典型的是“可能”“估计”“重要”等,因此从准则本身看,其就认可了不同的人作出的不同会计选择和会计处理

在实际工作中,同一会计事项虽然规定了多种会计处理方法,但也只是针对常规经济活动提出的基本原则和规范,各个企业属于不同的行业,有着自己的规模和管理要求,存在着自己的个性,同一会计事项在不同的企业下,或企业的不同时期都有着不同处理

而且对一些不常发生的业务,由于会计上往往缺少规定,不同的企业有自己的理解,在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上存在模糊性

随着企业经营方式的多样化,经营范围的扩大和社会、法律、金融环境的日益调整,同类会计事项个性日益丰富,表面上相同的经济事项,由于所处的背景不同,本质上大相径庭,也导致会计模糊的反映。

例如存货的计价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划成本法等,对同类或相似的经济活动采用不同处理方法,势必造成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三)会计计量模糊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但是会计以货币作为计量属性,对企业内很多诸如人力资本、营销渠道、商誉、企业文化等因难以“货币化”而不能被确认。

同时由于会计以历史成本为主,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导致会计信息信息的不可比性,产生了会计信息的模糊性

(四)会计理论的滞后性   经济瞬息万变,从理论上讲,会计应时刻跟随变化了的经济环境,但实际上,在一定时期,会计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是稳定的,常常落后于经济活动的发展和经济活动的变化,当出现新的情况时,却发现很难找到相应的会计处理方法及其依据,导致会计处理“无法可依”,其客观上也为会计模糊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可见,会计模糊性在于两方面:1.经济活动内在的模糊性,造成会计核算对象的模糊;2.确认、记录本身模糊性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和人们的主观判断都不存在统一性,有其特殊性。

由于主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模糊性是一种必然的结果,那种一味强调准确性,无视模糊性存在,是不切实际和徒劳无益的,只会导致会计信息的扭曲和残缺。

但同时,也不能将模糊性作为会计信息失真的理由,模糊性应限定在一定的范围,过分的脱离了限度,则就是我们所不允许的。

(作者单位: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重庆分所)。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