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图策略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概念图策略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综述。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康奈尔大学Joseph D.Novak教授等人在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的改变情况时,提出了概念图概念。它由众多概念以及概念间的关系构成,概念间的关系通过连线和连接词表示,形成了一种直观形象的网络结构图。[1]概念图直观形象不仅能够有效表达知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改变,还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建构以及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一、概念图及其理论基础  奥苏泊尔的意义同化学习理论为概念图的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奥苏贝尔认为有意义学习指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的过程[2],强调先前知识的重要性,而概念图能够以图表形式将先前知识清晰明了地表达出来,帮助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奥苏泊尔还提出学习的同化的方式主要有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学习概念图中的概念也是有层级结构的,上位概念位于结构上端,是最具概括性的概念,体现对事物的整体认识;下位概念位于结构的下方,是对事物细节特征的描述。概念图能更加直观地展示概念之间的关系,能对习得的概念知识进行重新排列、组织并转换,更好地完成对新知识的同化。[3]  二、概念图的特点  概念图将所学知识的相关概念以一种可视性的图表形式展现出来,这种图表不但包含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之间的关系,还具有清晰明了的层次结构、直观形象的交叉连接和众多的具体事例。作为一种表征知识工具概念图还能表达出不同人对特定事物的不同理解,反映不同学习者的个人认知结构的异同。[1]  三、概念图策略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  概念图作为一种组织和表征知识工具,在教学中应用广泛,一般来说,主要作为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和评价工具教学中使用。  概念图可以作为教师备课的工具,帮助教师备课。生物学知识多且繁杂,每一个知识点都包含众多的概念和命题,为了能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用概念图策略来构建知识结构。因为概念图的层级结构和交叉连接能够将知识概念以可视化的图表形式表现出来,使教学材料得到有效组织,帮助教师做好课前备课和课堂教学设计。  我国新一轮的高中生物学课程改革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而概念图策略为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在新课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来构建梳理和归纳新习得的知识概念,将新知识结构化、系统化,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在复习课中,通过绘制概念图建构知识体系,能清楚直观地呈现学习内容,体现知识点的层级结构,凸显学习内容的完整性和关联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复习效率。[4]学生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绘制概念图的过程是有意义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通过绘制概念图学会了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促进了学生思维发展,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和自我构建知识的能力。  概念图最初是用来研究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结构的改变情况的,是一种评价工具。作为评价工具,一方面可以检测学生学习效果,一方面还可以为教师或者学生提供反馈信息。作为检测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工具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课后分别画出自己对所学知识理解后的概念图,通过比较前后差异,了解学生概念理解的程度和范围的变化。作为教师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的工具时,学生利用概念图检查自己是否掌握概念之间的关系和特点、新旧知识的联系,分析评测自己知识结构的不足;教师利用概念图教学过程进行自我评价,获知学生概念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落实三维教学目标。[1]  四、结语  概念图策略是一种通过构建直观形象的网络结构图表征知识结构,使学生有效整合知识,使知识概念化、系统化,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建构的教学方法。[5]概念图策略教学效果显著,但它也只是众多教学策略其中一种,在运用概念图策略进行教学时应该注意它的局限性。首先,概念图绘制过程规范而严谨,学生要熟练地绘制概念图,要经过专门的训练,先培养学生绘制概念图的能力[6];其次,概念图侧重于对陈述性知识的组织和表征,过多使用概念策略,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有一定影响;最后,概念图策略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有意义的构建学习能力,低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在高年级学习阶段使用概念图策略更加有效。本文由收集整理  教学过程中要合理使用概念图策略,合理安排概念图策略与其他教学策略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