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寒冬:律师的“棉衣”在哪里

非诉业务大幅下降、营业收入持续下滑。在这个全球经济的冬天,律师业是否会“感冒”?

“在一架可能失事的飞机上,颠簸不已,所有乘客都不安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时,有一个人站起来给大家发名片,这个人可能就是律师。”。

全国律协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上海中怡律所主任王小咪在2008年11月15日全国律协民商法实务论坛上讲了这样一个笑话,来形容金融海啸来临时律师业可能受到的影响。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律师圈流行的话,说的是法律服务会首先感受到各行业的变化。这一次,是感受金融危机

有些律所费用收不上来,业务量急剧下降,当然也有闷声发财的;有人说,经济的冬天来了,律师业当然也会感冒;不过,也有人说,这是律师业发展的春天。

【上篇】现状。

1.利弊之争。

2007年流行一句话“世界是平的”,假若这个说法为真,那么金融海啸来临,也就没有人可以躲得过。对于危机,律师业面临的无非是三种结果:利大于弊,利弊相当,弊大于利。记者在律师业内采访数十位律师后得知,每一个说法都有证据支持。

从危机的发源地来看,美国的法律服务市场在这次海啸来临之际焉能不首当其冲?2008年9月25日,成立于1890年的美国海陆律师事务所宣告破产。10月28日,已有84年历史的美国思瑞律师事务所也决定破产,关门日期是12月1日。这个行业在美国的逻辑就是,金融领域业务减少就直接导致以此为主业的律所业务量大幅下降,接踪而至的就是裁员、破产或者重组。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的法律服务市场也难独善其身。全国律协副会长吕红兵就向记者承认,“随着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影响,企业削减成本大势所趋,而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削减法律服务成本就首先被考虑,这本身就是企业‘过冬’的方式。”。

日前,在上海举行的全国律协民委会业务调研会上,上海律协业务主任庄燕在向上海律协18个研究会主任征集意见后也认为,“中国虽然没有出现国外那样大量律所倒闭的状况,也承受着一定的冲击,整个律师行业发展势头放缓。”只是在中国,不是服务金融业的律所,而是服务房地产业的律所才感受最明显。

浙江金道律所就是这样,它在2008年6月签约了渣打银行,为其杭州的客户做按揭贷款相关的法律服务,最初约定的单笔律师费并不高,但是预计每个月会有上百单业务,只要数量保障,那么合作就比较划算。不过,该所律师、浙江律协建筑房地产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钱雪慧告诉记者,“现实并没有那么乐观,至今二手房业务也只做了几单,可以想见这个领域的艰难处境了。”祸兮福所倚,随之而来的房地产诉讼业务倒是增加不少。

“杭州一家开发商,原来用每亩90万元的价格从政府手中购买了数千亩土地,但是现在消化不了,就希望我们找出购地协议的瑕疵,希望能撤销这个合同。”钱雪慧坦陈,危机发生后,开发商想着退地,毕竟在房地产业膨胀的时候,所签的合同瑕疵总是不少。

除了开发商想反悔,消费者也想着退房。杭州一座楼盘原价每平方米1.9万元卖出去,没几天就降到了1.3万元,于是就有60多个业主来找到钱律师,希望能找出原来房屋买卖过程中的漏洞,借此退房。“这都是律师业的机会”,钱雪慧这样认为。

受到危机影响的当然不止房地产业,“大家资产缩水,也不愿意打离婚官司了”。上海律协民事法律研究会主任贾明军,在上述民商法实务论坛上这样说,尽管他事后对记者承认,这也是开玩笑的说法,想离婚的,整天吵得日子过不下去,还是会离婚。不过,这个靠打离婚官司扬名的大律师也承认,未来一段时间,业务不太可能再像之前那么突飞猛进。而在股市、楼市火爆的季节,他的业务则是应接不暇,不得不给接案设了颇高的门槛。

总地说来,涉及企业融资、企业并购和房地产等领域的非讼业务在减少;但是涉及企业债权回收、企业规范管理和风险预防等方面的诉讼和非讼业务在增加。比如,全国上半年就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清算是企业倒闭的必要途径,破产清算一般都需要律师介入,这也自然成了当前律师服务的一个重点。

另外,随着金融危机越来越严重,一些大型公司也开始或者准备裁员,劳动纠纷案件不断涌现;以出口为主的长三角制造业不仅仅面临丧失订单、无生意可做的困境,还出现了被外商拖债的新危机。在庄燕看来,事情都有两面性,即便是“不断发生的外国进口商恶意拖欠债务事件,也催生了追讨海外欠款的律师业务新品种”。

2.因祸得福。

当然,这也揭示了一条律师业的黄金定律:“经济好时做非诉,经济不好时做诉讼。”不过,这多少也让律师业遭受一些误解,认为律师输赢都是“通吃”,有道德瑕疵。

确实,在金融危机之下,有一些领域法律服务业可能见涨,甚至2008年汶川地震也给四川当地一些律所业务带来新的增长点。地处灾区的四川德阳仁泰律所主任刘德嘉就告诉记者,“地震和金融危机后,对于缩小东西部律师业差距可能有好处,灾后重建有上万亿元的资金投入,这给西部律师带来一些机会。”当然,他也承认,地震后的2008年6月,整个德阳的律所业务量几乎为零,因为那时大家都还住帐篷,法院也没有正常工作。

由于灾区不少央企降薪和裁员,劳动争议有所增加,德阳律协就成立了劳动委员会,给辖区律所分了工,有案件来了,一群人为劳动者打官司,一群人为企业打官司。相对于全国多数地区律师业因房地产受影响,“我们那里房价波动不大,尤其是地震影响后,对房子的需求还比较大。”刘德嘉如是说。不过,他的脸上并没有太多笑意。

同样受汶川地震和金融海啸影响的四川成都琴台律所执行主任伍波律师表示,40000亿元拉动内需的投资中有7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成都是城乡统筹实验区,可能会衍生很多业务。农村需要去“挖坑”,会有很多商业机会,只要我们的客户有新领域,我们律师就会有新业务

也正因为在地震或者危机到来时,一些律师律所还能因祸得福,导致社会上一些人会对律师业的公信力有所质疑。不过,在全国律协民事业务委员会主任、上海建纬律所主任朱树英看来这是一种误解。“收人钱财,就为人服务,忠于当事人,这就是最大的公信力。”这些事情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律师可以为所有主体服务,保障他们的合法利益,何乐而不为?

比如,房价下跌30%后就可能有买房人要退房,律师就归纳了有10种情况可以退房,其中一种是没有办理预售许可证的就可以撤销合同。如果买房人来咨询,那么律师就应该告诉当事人赶紧起诉撤销合同,赶在预售许可证办下之前起诉就有效;如果开发商来咨询,那么律师就应该告诉当事人赶紧催办预售许可证,在买房人起诉前办下来。“律师就是依照法律以及对法律的独到理解来为当事人提供服务”,朱树英认为律师业的公信力就在于此,对于金融危机下的律师业发展,他说,“不要多问影响有多少,这里面商机无限。别人说这是寒冬到来,我却看到春天要到了,是天大的好事。”。

【下篇】展望。

3.静待时机。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或许对于律师业而言,这时就是冬春交叉的季节。有些律所可能看见了阳光,还有些律所则仍感受着春寒料峭。那么,他们这时该干些什么?

“这时,非诉业务大幅下降、诉讼增加比较明显,业务和营业收入会下降。但这也是一个难得的休息调整的机会,可以沉淀思考,把要做的案子做实做细。”北京市律师协会土地委员会副主任袁华之律师这样告诉记者。他说,尤其是工程索赔案件,他们做一个相同标的的案件可以拿到比别的律所多3倍的收入,原因就是把项目做得很细、很扎实。

“要学会让自己不可替代,我们签了不少风险代理的案件,就常有赚上百万上千万的机会,你要是能给企业带来惊人的利益,那么你也会收获惊人的效益。”袁华之建议律师们趁着这个时候,把手头的资料都认真研究,做出精品的案子。

除了做实手头的案子,开发现有业务也是一条路子。浙江省律师协会建筑与房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月棋律师就在做这样的事情,他所在的腾飞金鹰律所此前主要与房地产企业打交道,现在楼市不景气,他们在2008年7月就想出一个办法,向其服务的杭州市房地产协会的300多家会员寄送企业应对金融危机到来的法律风险提示书。据知情人士透露,这直接给律所带来几单业务

陈月棋告诉记者,“我们一直都以推项目为主,现在发提示书也是全面为客户服务,当然也确实在不停地开发这种资源。”。

另外,这段时间也被认为是国内律师业大所“储备粮草”的好时机。“因为国际大所的冬季比我们长、其冷度比我们冰,我们可以恰如其分且不失时机地吸引我们发展最为缺乏的国际化人才。”吕红兵认为,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中美国华尔街律师事务所此消彼长的案例说明,中国律师事务所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大所”发展之路。

同样作为国浩律师集团事务所首席合伙人的他希望借助这一启示,在中国1.4万家律师事务所中,打造100家律规模化同时规范化的律师事务所。正如国际四大会计师行引领会计产业的发展与壮大一样,这100家律所将是中国民族法律服务业的“领头羊”与“马前卒”。

4.开拓“蓝海”。

除了趁机在休养生息、厉兵秣马的律所外,还有很多律所已经开始攻城拔寨,尤其是对那40000亿元的刺激经济方案。在律师们看来,这确实是一块大蛋糕。

不过,朱树英认为关键在于律师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每年,全国律协都会为律师尤其是年轻律师制定不少专项领域的律师执业《指引》(类似入门手册),他说2009年要做“城中村”的指引,帮助更多新律师做好这些业务,因为未来三年中国将筹集9000亿元人民币资金主要用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建设以及棚户区改造,其中的棚户区就是“城中村”。

朱树英告诉记者,“城中村”牵扯的法律问题非常多,最近中国房地产协会主办第一届城中村改造会议,来了几十位地方政府首长,说明这个问题切中肯綮,值得关注。“为了刺激经济,赶时间申报和启动一些项目,很可能前期论证不够,这就隐藏着今后发生法律风险的可能”,朱树英认为律师现在就应该全力介入其中,积极参与这场拉动内需的战役中去。

这也说明,在金融危机来临之时,律师业要开拓“蓝海”。王小咪就建议律师们要去找市场的空白点,要细化这个市场。几年前,她带领一些律师做商业地产租赁欠费纠纷,这类案件最大的标的额也不过几百万元,看起来不是很大的业务,但是积少成多,从量上取胜,同时还积累了大量非诉的经验,再为类似企业做出的法律文书就很有价值。

王小咪告诉记者,“市场越是波动,就会有很多缝隙,市场在细分,缝隙就越多,我们就在缝隙中生存,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小律所闯出一条路子。”她说,从2007年开始,中小律所的生存就遇到了一些困难,不单单是金融海啸的影响,而且最大的影响是2009年,因为不少律师的年费都是2008年年初都付掉了,所以,2009年企业付不起年费,那么中小律所真的就危险了。

所以,要抓住机会开拓新的市场。上海海华永泰律所主任、上海律协建筑与房地产法律研究会主任周吉高就建议说,律所可以向政府部门提供法律服务,借此开拓市场,“我2008年就争取到了两个大项目,其中一项是50万平方米的安居工程的法律服务,40000亿元刺激经济的计划里,还有不少这样的机会,和政府合作也是律师业需要开拓的领域。”。

实际上,浙江省司法厅、杭州市司法局2008年10月都发文《关于律师参与企业重整重组为化解企业债务危机提供法律服务的意见》,专门发文鼓励律师积极参与企业并购重组,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化解危机。

还有人建议说,金融危机背后隐藏的是经济泡沫和能源危机。鉴于此,中国政府将更加坚定不移地采取可持续发展战略,投入大量的资金促进节能减排、再生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发展。在2008年中央政府先期拿出的1000亿元人民币“救市”资金中,仅用于加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工程就安排了120亿元。目前,能源法律服务业务律师业务中所占的比例非常小,不少还是公益诉讼,不久后该业务可能出现井喷的情况。吕红兵对此就很看好,他认为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在依赖科学技术创新的同时必须依靠法律制度创新,例如排污权交易正是国际已盛行、国内刚开始的制度性安排。哪里有交易,哪里就有律师;不仅如此,哪里有律师,哪里就会成就交易。“显然,中国律师在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大战场上将大有可为。”。

此外,相对于律师业而言,还有一个庞大的市场就等着他们。中国最广阔的市场在农村,推进农村经济建设也正是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宝之一。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农村新政将加速农村城镇化建设和“三农”经济发展。农民承包土地的规范流转、农民身份置换、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小型贷款公司的产生等问题不仅给中国律师带来了亟须研究的新课题,也为中国律师带来了极为广阔的法律服务增量市场。

当然,即便如此,对于这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也没有律师敢掉以轻心,正如国浩律师事务所主任所言,目前还看不清金融危机律师业的影响究竟多大,它毕竟有一定的滞后性,2008年的业务都是2007年年底、2008年年初安排下来的,关键是未来两年,“单子”会减少。“我们这个领域,只有‘双赢’才能赚钱。乐观的话,2009年下半年,情况或许会好转,不乐观的话,可能要到2010年,毕竟我们做的是资本市场的法律服务,它会先于实体经济复苏。”。

(摘自《法律与生活》半月刊2009年1月上半月刊)。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