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粥糜古今谈】 糜粥

粥古无此字,本作鬻,意为稀饭。

粥又称糜。

“糜,煮米使其糜烂也。

”粥始于何时?早在三千余年前的西周时期,当时的朝廷把吃粥列为王公大臣的“六饮”之一。

到了唐代,皇帝还把粥作为恩赐给臣属的御品。

《金銮记》记载:诗人白居易在翰林院做官时,才华出众,皇帝赐其“防风粥”一瓯,食之口香七日。

及至宋代,为祭祀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庙宇和寺院都要行道诵经,并效法牧羊女煮粥敬佛,谓之“佛粥”。

民间也争相效尤,广为流传,成为以后“腊八粥”的起因。

粥食经民间加工传播,在各地形成了多种不同风味

如北方的玉米面粥、小米粥、红小豆粥、菜粥、腊八粥等,广州的肺片粥、猪红粥、艇仔粥以及用猪肝、猪腰和猪肠煮成的及第粥,北京的豌豆粥,苏州的鸡酥豆糖粥,真是风味各异,百味杂陈。

看似普通的粥食,缘何古往今来备受民众的推崇呢?原来我国素有以粥治病的传统。

“药粥疗法”经许多代人的亲身实践,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白粥口味清淡,系流质食物,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脾胃虚弱的人食之会有所补益。

以谷为主配之以中药,或以蔬菜,水果、鱼肉等制成的粥食,可治疗更多的疾病。

据不完全统计,医学、史籍、文学、地方志中记载的药粥方笺有千种以上。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介绍了三十六种粥食,分别具有健脾、开胃、补气、宁神、清心和养血等功效。

宋代词人陆游的《食粥诗》曰:“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眼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形象地说明了食粥可以长寿。

粥糜当属中华民族的名特食品之列,是我国的饮食文化精粹之一。

从饮食结构合理化上看,每人每日食一餐粥,对许多人来讲,不仅无害,反而有益

历史上认识喝粥对身体无害有益的大有人在,明代诗人张方贤在其《煮粥诗》中就表达了这一见解:煮饭何如煮粥强,好同女儿细商量。

一升可作二升用,两日堪为六日粮。

有客只须添水火,无钱不必问羹汤。

莫言淡薄滋味淡薄之中滋味长。

粥糜不仅扎根于中华大地,还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我国广东同胞在美国开设的“一品锅”小吃店,供应的汤粥中就有皮蛋瘦肉粥、生菜牛肉粥、美味鱼丸粥等品种,颇受消费者青睐。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