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中的思考

[摘要]构造地质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构造地质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强化实践性教学,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绘图能力。   [关键词]构造地质学 教学改革 能力培养      引言   构造地质学是研究地质构造的形态、产状、规模、形成条件、成因机制、分布规律和演化历史的一门地质学分支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油气勘探、防震减灾、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方面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意义。我国很多地质、石油、矿业、工程类大学都设立了构造地质学的重点学科,开设了构造地质学课程,设定其为资源勘查专业和石油地质专业学生的主干专业课程,并设有课堂教学、课内实验和野外实习等教学环节。在实施构造地质学课的教学改革方面,既要明确构造地质学课程的特点,教授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更要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培养,为此,就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本人提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构造地质学课程的特点   构造地质学课程地质学科中理论性非常强的一门课程。它所包含的知识点很多,涉及的学科也较为广泛,包括岩石学、矿物学、古生物学与地史学、沉积岩与沉积相、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等多个基础学科的多方面知识。而且,构造分析的规模从微观到宏观,构造尺度从微小尺度到大型尺度,涉及众多方面的综合分析方法和技巧。一个非著名人士曾经这样比喻:构造地质学地质学中的上层建筑,以多种基础地质学科为基础,这些基础学科就好比某机器的零部件,而构造地质学就好比组装车间,虽然零部件可以做成精品,但组装后的机器能发挥更大的效用。因此,要学好构造地质学,就必须掌握多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运动多种手段和方法。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同时,构造地质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利用构造地质学原理的相关知识,既要学会野外实地勘查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比如以穿越法进行构造观察、描述和野外测量等),也要熟练掌握各种主要地质构造现象的读图分析方法技巧,并且能够绘制相关的地质构造分析成果图件;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模拟实验方法(物理模拟实验和数值模拟实验)。为此,各大院校均设置了构造地质学野外构造实习计划和室内实验课程,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实践工作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野外各种地质构造图件的编绘和分析方法,培养学生空间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二、构造地质学教学改革中应关注的问题   基于构造地质学的上述特点,为了提高构造地质学的教学效果,除了讲好课程的主要内容外,还应该注重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重视绪论,明确构造地质学的作用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为了使学生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性有深刻的了解,在绪论部分除了向学生介绍构造地质学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之外,要重点讲解构造地质学的特点和研究意义,以及构造地质学在科研工作和生产建设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学生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性和实用性有深刻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为学习本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论文网   构造地质学的重要性只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构造地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利油气区通常与背斜的高隆部位、断层、不整合等多种构造现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以形成多种类型的油气圈闭。近年来随着普光气田的发现与大规模开采,构造低部位找油气、深部找油气也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多期活动断裂多油气成藏的控制和改造也受到了重视,这就要求老师和学生对于构造地质学的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必须有更加深刻的、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熟练并灵活运用多种构造分析方法,才能满足当前油气勘探工作的需要,使学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在油气勘探行业中创造辉煌。   (2)构造地质学在环境地质与自然灾害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近年来,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汶川地震造成数十万人员伤亡,多个县城被毁,源于龙门山断裂带的强烈活动;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的发生,都跟断裂带的活动密切相关。这些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都与断层的性质和活动性有关。理清主要断裂的活动性和发育特征,预防自然灾害的发生,减少损失,学好构造地质学是必要的。   (3)工程建设也离不开构造地质学。公路、铁路、桥梁、隧道、房屋建设等工程的选址、建设,都与构造地质学有关,需要查明工区的地质构造特征,利用构造地质学原理的相关知识,评价工程的稳定性。 简历大全 /html/jianli/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加强课堂理论教学   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既是符合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的要求,也是构造地质学课程教学必不可少的手段。对于地质构造空间形态、空间展布特征等,通过形象逼真的空间模型的演示、大量典型而又美观的野外照片,丰论文联盟富多彩的插图等方式,既丰富了课堂内容,也能够使学生地质构造能够有更加直观和感性的认识,加强了学生对基本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记忆,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概念,能够锻炼学生空间思维能力。   地质构造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某些比较抽象。仅仅通过文字描述和讲解,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要点,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于一些典型构造现象,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才能准确理解其空间展布特征,而对于初学者而言,在这方面还比较欠缺,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图形制作软件和三维建模软件,绘制地质构造的三维构造形态,通过从不同角度的观察,深刻理解地质构造空间发育特征。比如,绝大多数同学对面状构造的产状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线状构造的产状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不好区分倾伏向、倾伏角、侧伏向和侧伏角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动画效果,分别用铅直面和水平面去截切已知的线状构造及其所在的岩层面,能够使学生对这几个概念有深刻而又清晰的理解。再例如纵弯褶 作文 /zuowen/。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