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滴眼液联合视觉训练治疗调节性视疲劳的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2滴眼液联合视觉训练对调节性视疲劳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择以视疲劳为临床主诉就诊患者150例(300只眼), 随机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 每组50例(100只眼)。

第1组应用视觉训练(晶体操);第2组应用维生素B12滴眼液(散克巴滴眼液);第3组应用维生素B12滴眼液同时进行晶体操训练。

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 第1组总有效率为56.0%, 第2组总有效率为64.0%, 第3组总有效率为90.0%。

第3组与第1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 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维生素B12滴眼液视觉训练;调节性视疲劳ki.11—5547/r.2017.15.005   Clinical research of vitamin B12 eye drops combined with visual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commodative asthenopia ZHANG Lan—hua, LI Wei—qiang, SU Yan, et al.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 First Auto Work General Hospital, Changchun 130011,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urative effect by vitamin B12 eye drops combined with visual training in the treatment of accommodative asthenopia. Methods A total of 150 patients (300 eyes) with asthenopia as main symptom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 1, group 2 and group 3, with 50 cases (100 eyes) in each group. Group 1 received visual training (lens exercises), group 2 received vitamin B12 eye drops (Sankeba eye drops), and group 3 received vitamin B12 eye drops combined with lens exercises. Clinical effects in the three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56.0% in group 1, 64.0% in group 2 and 90.0% in group 3. The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group 3 and group 1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χ2=14.66, P   【Key words】 Vitamin B12 eye drops; Visual training; Accommodative asthenopia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来眼科门诊收治并诊断为调节性视疲劳患者150例(300只眼)。

入选标准:①均按视疲劳诊断标准确诊[2];②有长时间伏案, 近距离长时间用眼注视史;③双眼发病。

排除标准:①妊娠、哺乳期妇女;②主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③急性结膜炎、青光眼、角膜疾患和其他感染性眼疾患者;④青光眼和严重干眼症患者;⑤依从性差者;⑥不能明确表达眼部不适症状患者

150例患者中男98例, 女52例;年龄15~60岁,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50岁, 平均年龄(25.86±8.32)岁;病程2~3个月, 平均病程(2.52±0.59)个月;其中30岁以下95例, 30~45?q33例, 46~60岁22例;眼酸胀87例, 眼干燥72例, 眼痛66例、视物稍模糊25例, 其他如头晕、上眼睑沉重感、畏光、头痛等43例;同时合并屈光不正患者35例, 外隐斜患者5例;4例配戴老视眼镜6~11个月, 无配戴角膜接触镜史及眼部手术史。

其中轻度视疲劳患者52例, 中度50例, 重度48例;134只眼诊断为中度干眼, 166只眼诊断为轻度干眼。

疲劳主要症状:①烧灼感, 眼痛, 眼干涩, 眼痒, 流泪;②复视, 暂时性视力下降;③记忆力减退, 失眠, 头痛, 头晕, 恶心。

患者常规进行眼部检查, 并除外器质性眼病之后, 其中符合①②症状中5项以上或下列临床症状中至少有3项者即可作出诊断:眼及眼眶周围胀痛、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暂时性视物模糊、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

患者随机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 每组50例(100只眼)。

1. 2 常规眼科检查 由同一名眼科医生对所有的患者行眼科常规检查, 同时排除器质性疾病, 检查项目包括:①眼压、眼位、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裂隙灯等眼前节检查, 排除睑板腺疾病、沙眼、睑缘炎、翼状胬肉和角膜炎、干眼症等。

②通过眼科常规及特殊检查排除眼内疾病。

视力检查包括远、近视力检查;裸眼视力0.5者30只眼, 0.6者34只眼, 0.8以上者48只眼。

③电脑验光检查曲率和度数;查片仪检查旧眼镜的度数;④综合验光检查:左右眼分别主觉验光(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大正镜度数);两眼度数达到平衡;主导眼清晰;调节功能检查调节幅度、集合近点、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正融像性聚散能力、负融像性聚散能力;远及近距离水平隐性斜视;明确视觉问题的相关检查, 以明确诊断。

每一位患者经过综合验光仪(验光仪Topcon KR 8900)验光后, 应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滴眼连续3次点眼, 每次间隔10 min, 当瞳孔充分散大直径达8 mm以上时再次验光, 记录每位患者散瞳前后所测的屈光度数, 并再次测眼压和详细检查眼底情况;⑤配镜:选择与镜片相符的眼镜框架, 保证患者的瞳孔能够和镜片光学中心相对应, 并保证散光轴向准确无误。

通常, 配镜原则是远视眼患者给予全部或者部分矫正, 近视眼患者按可以接受的程度, 选用最佳矫正视力的最大正镜度进行矫正[1]。

1. 3 方法 第1组采取视觉训练(晶体操):嘱患者注视40 cm处1.0的近视标, 然后注视5 m以外的精细视标, 3次/d, 重复训练, 每次训练20个周期, 连训练28 d为1个疗程。

第2组采取维生素B12滴眼液(散克巴滴眼液)点双眼, 5次/d, 1滴/次, 连续点眼28 d;第3组采取维生素B12滴眼液(散克巴滴眼液)联合晶体操视觉训练方法, 点药加训练连续应用28 d为1个疗程。

1. 4 观察指标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的诊断标准判定三组患者的疗效, 分为无效、有效、显效、治愈。

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采用视疲劳主观症状问卷评分对50例维生素B12滴眼液联合视觉训练患者治疗前后眼部不适症状进行评分, 问卷调查内容:①眼及眼眶周围胀痛;②头痛;③近距离工作不能持久;④记忆力减退。

并分析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差值。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   3 讨论   视疲劳[3]又称眼疲劳, 是以患者自觉眼部症状为基础, 眼或全身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的综合征。

主要发生在30~50岁, 随着年龄增长, 眼的调节能力、集合能力下降, 在长期近距离用眼工作后则容易出现视疲劳[4], 严重者可导致患者的工作效率降低和生活质量下降[5, 6]。

通常出现双眼或单眼视物模糊、畏光、流泪、酸胀、疼痛、干涩、异物感、烧灼感, 不能持久地阅读, 甚至头痛、恶心。

以Rechichi等[7]提出的视疲劳综合判断标准中的10个症状中有2个或2个以上, 即可诊断。

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 电视、手机、电脑已同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密不可分, 视疲劳发病率不断上升, 已成为一种心身疾病, 有的学生为此退学, 严重影响人们正常工作生活, 影响生活质量, 应得到社会广泛关注, 通过对视疲劳患者的一些列检查、分析并作出早期诊断, 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使视疲劳症状得到改善, 提高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目前视疲劳是非常常见的眼科疾病, 来就诊的患者临床症状纷繁复杂, 计算机、手机的广泛使用和视频终端的普及使视疲劳的发生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

导致视疲劳的常见因素有眼部因素、功能性因素、环境因素、精神因素及器质性因素等[8]。

一般认为, 视疲劳的病因比较复杂, 并非独立的眼病, 以自觉症状为主的错综复杂的症候群, 归属于身心疾病范畴[9], 因而被称为视疲劳综合征, 多归因于用眼过度, 认为视疲劳是常见的眼部症状, 并非独立的眼病, 关于对视疲劳的治疗, 要从多方面因素考虑, 对因、对症、休息及调理。

至今认为, 治疗或改善视疲劳的关键仍是眼局部用药。

疲劳患者由于高强度和近距离用眼, 导致眼睛出现视疲劳

此外, 眼部肌肉长时间保持一种操作姿势、用力不平衡均可引起视疲劳

正常人眼的调节能力主要取决于睫状肌, 40岁以后人眼晶状体调节力下降到正常调节力的1/2, 观看远处物体或休息时可使症状减轻, 长时间看近处物体时由于睫状肌产生调节过强即有视物模糊、重叠, 可自觉复视[10]。

这类患者即使佩戴合适的矫正眼镜, 也不能完全消除?疲劳症状

目前认为近视眼发生的关键因素与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引起眼部肌肉的调节紊乱有关 [11]。

有研究明确报道, 近视眼的形成和发展与睫状肌调节有相关性[12]。

已有研究表明, 维生素B12滴眼液能改善视疲劳眼部睫状肌调节[13]。

本研究观察了应用维生素B12滴眼液(散克巴滴眼液)联合视觉训练治疗调节性视疲劳

维生素B12主要作用于睫状肌, 通过增加睫状肌对氧的利用, 促进血液中三磷酸腺苷的产生, 进一步增加睫状肌的血流量, 从而改善调节性视疲劳, 此外加之视觉训练, 使过度紧张的睫状肌得到缓解, 最终达到改善视疲劳的目的。

维生素B12具有亲神经特性, 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维生素B12对神经细胞膜的去极化作用可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同时促进髓鞘修复, 进而对神经组织机能的维持与再生发挥重要的作用;维生素B12对于视觉神经系统的改善, 主要通过改善睫状肌的血流量从而改善末梢神经的功能、增强新陈代谢来改善眼的调节能力, 从而缓解视疲劳症状[14]。

目前, 虽有很多方面资料报道对多组分维生素进行测定, 但维生素类多数稳定性差、异构体种类多、化学结构复杂, 是分析测试的难点[15]。

Radhakrishnan等[16]学者提示近视眼患者远距离调节灵度、调节幅度、调节力均明显低于正视眼。

维生素B12对反应调节的能力、调节幅度、负相关调节力、正相关调节力及调节灵敏度的改善是否有助于减缓青少年近视的发展还需进一步的研究。

本研究结果显示, 第1组总有效率为56.0%, 第2组总有效率为64.0%, 第3组总有效率为90.0%。

第3组与第1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6, P参考文献   [1] 孙玉敏, 李莹, 金玉梅. 成人近视不同验光方法的差异和相关因素分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05, 23(11):1225—1228.   [2] 吴盛, 吴至凤. 视疲劳研究概述.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7, 27(3):480—482.   [3] 肖秀林, 叶建忠, 许建铮, 等.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老视视疲劳. 中国医药指南, 2011, 9(23):192—194.   [4] 尹忠贵, 汪芳润, 金复生. 视疲劳503例的观察研究.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01, 23(3):281—282.   [5] Yamada M, Mizuno Y, Shigeyasu C. Impact of dry eye on work productivity. Clinicoeconomics & Outcomes Research Ceor, 2012, 4(default):307.   [6] Takamura E, Tsubota K, Watanabe H, et al. A randomised, double—masked comparison study of diquafosol versus sodium hyaluronate ophthalmic solutions in dry eye patients. 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2012, 96(10):1310—1315.   [7] Rechichi C, Scullica L. Asthenopia and monitor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Fran?ais Dophtalmologie, 1990, 13(8—9):456.   [8] 董坤丽, 郑艳霞, 杨继君, 等.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学生视疲劳疗效观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10):1152—1153.   [9] 李凤鸣.眼科全书.北京:人民?l生出版社, 1996:2652.   [10] 吴晓. 隐斜视与视疲劳. 中华眼科杂志, 2003, 39(12):763—765.   [11] 徐广第.眼科屈光学.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1:50—55.   [12] Troilo D, Quinn N, Baker K. Accommodation and Induced Myopia in Marmosets. Vision Research, 2007, 47(9):1228—1244.   [13] Bastonero S, Peverini OA, Orta R, et al. Anisotropic surface relief diffraction gratings under arbitrary plane wave incidence. Optical and Quantum Electronics, 2000, 32(6):1013—1025.   [14] 支娟. HPLC法测定维生素B12滴眼液维生素B12的含量// 江苏省药学大会暨江苏省药师周大会. 2010:10.   [15] Ryanharshman M, Aldoori W. Vitamin B12 and health. Canadian Family Physician Médecin De Famille Canadien, 2008, 54(4):536—541.   [16] Radhakrishnan H, Allen PM, Charman WN. Dynamics of accommodative facility in myopes. Investigative Ophthalmology & Visual Science, 2007, 48(9):4375.   [收稿日期:2017—03—20]。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