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墙框式玻璃板块制作流程

幕墙框式玻璃板块制作及流程

1、首先应检查玻璃、铝框,结构胶和环境温湿度是否满足要求.检查玻璃是否磨边,尺寸及品种是否正确,并作记录检查铝框长、宽、对角线、高低差、间隙等尺寸偏差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内控标准)。

检查结构胶—耐候胶的牌号,批号(与合同比较),有效期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环境温度,湿度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检查完后.应作记录,都应符合标准和规范要求.。

2、准备工作:

a.净化材料:二甲苯(对油性污渍)、异丙醇,水各50%的混合溶剂(对非油性污渍)。

b.抹布:每个板块用两块抹布.要求不带色、不脱毛、全棉、高制纱(60制以上);。

c.打胶设备的工作压力:打胶机应在0.2—0.5MPa;气动打胶抢为0.28Mpa以内。

d.打胶台架:探作人应能很方便地沿打胶台架对板块进行四周注胶.。

e.双面胶条要考虑压缩量(一般10%),其厚度结构胶注胶厚度(一段lm):

f.胶枪咀切成4s。,且枪咀应比胶槽小,以便胶咀可以伸到槽底,从内向外注胶。

g.双纽分胶在注胶前还要做拉断试验和蝴蝶试验检查基胶与固化荆的配合比和胶的混合情况,合格后待用.试验样本应编号并存档。

3、主要施工工序。

a.净化:将清洁剂倒在一块抹布上,使其润湿,并用它擦拭附框及玻璃表面打胶部位(向一个方向,不能来回擦).溶莉撩抹后监须有一个涧湿,溶解的过程,不能马上就用另一块干布擦,也不能等待溶剂完全挥发干后再去擦,以防基材表面又受污染.清洁后15分钟内要进行注胶。

b.固定位:将已清洁的铝框放在定位夹具上,贴上双面胶条,然后再将已清洁的玻璃贴在铝框上进行合片要求有定位央具和定位基准,不能用目测方法定位。以保证玻璃固定到铝框的规定位置上,使二者的基准线重合。玻璃要一次定位成功,不能在定位不准时移动玻璃.定位后,用卡尺检查胶腔厚度和宽度是否满足要求.。

c.涂胶:先将涂胶处周围2cm左右范围的铝材和玻璃表面用胶带纸保护起来.防止这些部位受胶污染。因为这些部位爱胶污染,用溶剂擦洗时,溶剂会渗入结构胶与基材粘接部位而损害其粘接.对结构胶进行三核对(对品种牌号、对批号、对生产日期夏储存日期),以防用错结构胶

d.涂胶:将单纽分胶或双组分结构胶注入胺腔.涂肢时胶咀应伸到腔底,沿一个方向注胶。结构胶从内向外满出,防止空穴扣胶内捌稼气泡.涂胶速度要均匀,保持肢缝饱满。注胶要连续进行,直至完成。一个组件涂胶结束,稍摹彦期,用刮匀将胶缝压实刮平.。

e.养护

组件涂完胶后贴上编号标记,立即平移至养护间进行养护。注意搬动过程中不能使胶和基材发生位移,板块放要平整玻璃在下,铝框在上。固化养护期内不能搬动.单组分胶组件养护环境温度为23±5℃,相对温度50—75%.应当注意的是:单组分胶的组件有湿度要求,相对温度越大,固化越好,而双组分组件没有湿度要求,其固化为内部反应。因此,打胶养护时单,双组分交组件应分开摆放,不能混摆。养护时堆放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架子搁置,每块搁一格,组件之间脱离,层架上应垫柔软材料。另一种是组件叠放每块组件用4个等边柔性立方体垫于下一层组件上,叠高不宜超过7层,要求立方体尺寸偏0.5mm,否则就会搁置不平,堆放时,板块应注意玻璃朝下,附框朝上,以免玻璃大时产生挠度变形。

f.清洗污渍。

组件表面的胶渍用二甲苯清洗干净,操作时离胶缝2cm范围内禁止使用溶剂,此范围用胶带保护,

涂胶后将胶带纸撕去,

4、检验试验

a.检查组件质量:

要求结构胶充满空胶,粘接牢固,胶缝平整、光滑、胶缝处无污渍。

组件检查时应作好记录胶缝宽度允许偏差+1㎜,胶缝厚度+0.5㎜,且胶宽、厚偏差不能出现负偏差,应1O0%合格。

b.切开试验:。

单组分胶的组件要在规定的环境中养护7天以上,7天后做样件的切开试验.即将样品的结构胶中部切开,观察切口胶体,若是闪光的表面,则表明胶尚未完全固化,如果是平整或暗淡的表面,则表明胶已完全固化.若检查发现未完全固化,第二天继续切开第二个样品检查,直至完全固化

如果检查到第14天还未完全固化,说明胶的质量有问题,此批组件完全报废.切开试验应作好记录,并存档.组件未完全固化前不能挪动,避免胶缝产生位移,影响胶的固化;胶完全固化后可将组件移到存放场地继续养护到14—21天,此时才可运往工地组蓑.。

c.剥离试验:。

每百个组件应随机抽取一件进行剥离试验.一般双组分7天.单组分14天后即可进行剥离试验。用刀沿胶与型材粘结面切开,用手往后拉胶条,现察胶体是内聚破坏,还是粘结性破坏,若出现脱胶,这批板块按不合格处理;若粘胶体撕开则判为合格。剥离试验应作好记录,并编号(有工程合同号和试件编号,试件样品应存档.。

若是双纽分胶,还应进行蝴蝶试验和拉斯试验.。

c.拉断试验

用于检查双纽分胶的基级与固化荆的配合比是否合适.此实验又叫杯形试验。是在一只小杯中装约3/4深度已混合的腔,用一根棒插入结构胶中,每隔5min从结构胶中拔出谊棒。如结构胶扯断则说明胶体已达到扯断时间,记录每次拔棒时间魔扯断时间,正常扯断时问应是20一45min。

如果实际扯断时问不在上述时间范围内,说明基胶与固化剂配合比有问题.拉断试验应作好记录

d.蝴蝶试验

检查胶是否混合均匀。将已混合的双组分胶涂在一张白纸上,并将纸沿胶堆中心折叠,用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将胶堆压平到3m左右厚,打开纸检查胶体,若出现白色条纹和白色斑点,说明胶未充分混合,不能用于涂胶;如果颜色均匀,无白色条纹和白斑,说明胶已充分混合,可用于涂胶。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要将蝴蝶试验样品编号记录,即每次开机后先射出约200m1后,作蝴蝶试验,合格后涂胶。中途停止时,应记录本批起止组件编号,重新开机又要做蝴蝶试验,合格后再涂胶,并记录组件起止编号。每次蝴蝶试验样品应一一编号记录,并存入档案。

1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