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现状、困境及其因应

李超、问题提出新代背景下人工智能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如洪流般涌向各领域以权威性工作机理立法机关并不排斥与信息化技术融合其充分认识到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对促进人机关信息化现实义。

因与其被动接受新兴技术冲击不如结合立法特征将立法机关工作人员与信息化技术相融合构建立法运作新模式如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系统便应运而生。

必须承认是人工智能辅助立法逐步展开背有巨驱动。

党十八以各领域出现新局面、新形势激发了量立法全国人及其常委会制定50件生效法律有60%要修改、释、废止[]。

这仅是央立法机关工作量就地方立法而言由当前地方立法质量提升面临着人员数量与工作量不匹配、立法队伍与立法质量要不协调等问题[]使得地方立法机关压力重重。

四十年全国人常委会直科学立法孜孜不倦地努力着[3]但是立法不能仅仅靠热情不能分苛立法者超越主观能动性而是应该寻科技通人工智能技术辅助立法方式倒逼立法革新以工作量、人员不足等现实问题。

我们要以更加积极主动心态面对人工智能创新机制体制实现智慧人和智慧立法

然而先进科技应用国机关建设入新鲜血液、提升发展动力也对其造成了猛烈地冲击。

立法机关例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出现提高了人机关信息化水平各级人及其常委会、人代表履职提供技术支持极地提升立法效率和质量但是我们也应当看到科技是把双刃剑人工智能等先进科技亦是如。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立法数据占有使用问題、系统算法歧视问题、辅助立法伦理问题、监管不足等问题还比较突出这都构成了对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合法性与正当性挑战。

基有必要对我国目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现状予以梳理明确当前技术应用程存问题并提出相应因应策略希望对我国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建设有所裨益。

二、我国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现状立法是法治建设头想要实现良法善治必须抓住立法这关键处。

近年随着人工智能数据等科技发展立法机关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辅助立法比例逐渐提高。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方面能够提升立法效率实现立法高质量发展另方面也能够促进国机关信息化建设。

鉴笔者对我国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现状梳理见下述容。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地域分析笔者通北法宝、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法律法规数据库、地方政府和人官进行检发现部分省份已出台关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件(见下表)。

通对上述件容考察可以发现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地域应用上存以下两特征。

主要集央和部分济较发达省份从上述表格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应用并非是分散式展开而是体现出定集性集济较发达地区央与地方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上达成了共识。

比如全国人常委会建立了电子报备系统要地方各级人除了报备纸质档外还要按照统规格式进行电子报备①。

上海市也建立了政府立法信息平台对立法实现智能管理进步实现智慧法治②。

而济、技术等相对欠发达地区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应用较少。

主要集东部沿海省份从东西部对比角看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应用区域上显著特征就是较集东部沿海省份铺开南至广东省、福建省北至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推进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上也进行了较多有益地探各省份建立了具有地区特色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模式比如广东省人常委会建立无纸化办公系统③上海市人常委会建立了立法信息系统等④。

而西部地区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应用较少信息化程还不够高信息化人才尚缺。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各地模式多样化适应了各省市身发展要也西部地区立法机关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宝贵实践验。

(二)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分析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并非是将技术应用立法各段毕竟只是“辅助”而非“主导”而将技术嵌入立法是由浅及深、不断改进和完善程。

运用数据技术立法见阶段与传统立法模式相比人工智能代人人都可以参与立法见收集与表达这是因技术颠覆了传统民众被动接受法律模式。

传统模式下立法机关起草、制定、颁布法律程很少或者几乎不采纳公民建议[]方面是由立法思维还不够开阔立法民主性还完全表达出另方面则是由技术手段限制阻隔了民众民主参与。

数据代要变立法思维立法者与民众立法上保持共识立法者应当积极通数据技术主动征立法建议拓宽民主反映渠道民众也应当积极通络等手段表达己见使立法真正体现民主性、科学性。

0年全国人常委会修订《人所得税法》运用数据技术手段广泛征见共收到3万多条立法见并对各种见进行分类管理分类整理智能化进步提高了立法效率这技术应用极促进了立法民主性与科学性。

运用系统对立法进行备案审阶段对所立法进行备案审方面能够加强对立法工作监督提升立法质量另方面是了消除不法律规冲突以适应社会主义法制统要[5]。

人工智能代到立法备案审工作依然不能懈怠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作用备案审阶段应得到程发挥。

从实践看07年全国人常委会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国电子报备系统地方人除了报备纸质件尚按照统格式进行上电子报备。

基省级层面各省人以实现规性件备案审契机陆续建立备案审系统实现规性件合法性审全覆盖比如天津市从0年便开始建立智能备案审平台人工智能介入协助备案审有效推进了立法工作展开立法备案审也进入了新历史阶段。

(三)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技术偏重分析以数据基础智能化程受限立法离不开数据样也离不开数据思维数据人工智能代更是如这是对立法者提出新代要[6]。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程也无法离开数据支持这是因法律作衡量是非曲直标尺对事物进行量化立法者而言如缺乏数据便失了合法性基础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必须依靠真实、准确数据论证立法合法性、必要性与科学性良法乃善治前提。

外当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主要应用立法初期民众见收集、分类整理和备案审等基础性工作上智能化程较高工作比如民众立法见合理性判断与采纳、冲突法条识别等方面则智能化程不高受到定程限制。

立法知识图谱处初级阶段所谓知识图谱就是指通可视化图像将复杂领域知识信息借助数据寻、信息滤、图形显现等手段展示出[7]。

人工智能代到司法现代化提供了巨历史机遇如何借助人工智能助推司法改革成世界各国热问题[8]。

执法领域警智能化也是势所趋人工智能警平台建设也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9]。

而反观人工智能立法领域应用则相对滞这是由立法身特性所定立法要是“立”这是从无到有、设立制、法益衡量程要洞察社会现状与各方主体利益分配格局从而实现“法”建构。

立法复杂性定了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层面知识图谱尚处初级阶段还无法实现深层次应用想要突破这初级阶段必须由立法、计算机等多领域专进行深入合作构建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知识图谱进而化智能化技术能够理语言[0]。

三、当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面临困境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给立法带颠覆性变革也给立法帶了严峻挑战。

新期厘清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所面临困境方面有利立法机关信息化建设推动立法高质高效发展另方面对目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存问题便针对性地提出策略从而让立法回归质保持公平公正不科技化浪潮迷失。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理论研究模式比较单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理论是实践先导先进理论可以更地推动实践展开[]。

当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理论研究模式上还比较单。

近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出现与应用教育、医疗、法学、济学、农学等多领域都掀起了研究热潮。

以法学领域例当前法学领域人工智能研究主要集人工智能主体法律格、刑事责任以及人工智能生成物著作权等问题而对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研究笔者通知键入“智慧立法”“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人工智能立法应用”“信息化立法”等关键词发现相关献少又少只有7且现存研究模式多数采用叙述型研究方法梳理并分析待问题运用释型法律技术分其部原因通规性方式提出应对措施。

这种研究模式尽管思路比较清晰但是统计分析工具缺失使得研究很难打破理论与实证上定性与定量桎梏从而削弱理论研究成说力。

理论上这种研究模式单化使得实践人工智能辅助立法虽然较传统立法有很改进但是智能化程上还远达到成熟状态。

(二)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存“管理”与“技术”隔阂推动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程阻碍就是数据与不对称也就是说掌握海量数据主体并不定了而了主体并不能很释这种信息不对称也增加了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建设难。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是将、人工智能数据、云计算等先进科技嵌入立法程是科技与立法深入结合程。

然而从现实看技术研发主体多数并不是立法机关或立法机关成员研发主体与运用主体不致也带了很多问题比如研发主体立法流程理是不立法机关身所理毕竟立法机关作权威立法主体立法上必定会有更深刻认识而两者认识偏差可能会给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带不公正隐患。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建设方面要技术研发公司要对立法运作程序、立法考量及其规律有深刻认识另方面要立法机关具备将立法信息化表述能力立法重要性不言而喻两者理微偏差很有可能造成立法效谬以千里。

当前部分试地区由妥善处理“管理”与“技术”隔阂问题使得立法成与收益出现不匹配现象与高质高效立法追背道而驰。

(三)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系统彻底实现数据开放与共享人工智能数据是宝贵新代背景下加强数据开放与共享能够我国济社会发展提供新动力。

从我国实施数据战略以数据开放与共享正行政与司法领域如火如荼地展开行政领域加强政府数据开放是满足民众知情权要也是依法行政题义[];司法领域数据开放与共享能够有效维护司法公正辅助司法策助力司法改革[3]。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领域也要加强数据开放与共享这是保证立法质量、提升立法公开性与透明必然要。

但是纵观实践立法借助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已做了些例如公开征见稿等工作但是要是其公开更多是信息而非原始数据这并不具备数据分析和再利用价值可以说现有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所运用原始数据开放程还远远不够不利消除信息孤岛。

由目前理论和实界对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基础性数据开放与共享研究不足使得数据深入筛选与分析较难推进定程上构成了对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挑战。

(四)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伦理问题严峻法律是人类理性思维体现并人类理性实践诞生立法若想实现良法善治其关键就立法伦理正当性[]。

立法伦理角考虑笔者发现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也面临着严峻挑战。

首先由立法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法律法规立改废具有法理上正当性与权威性然而人工智能是否享有相应主体格从事相应立法活动呢?若赋予人工智能法律主体地位这是否会威胁到人类主体地位与人格尊严呢?其次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程必然离不开庞数据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发展技术依托倘若预先数据存偏见或者不公正因素那么立法身正当性与合法性就会打折扣。

再次由人工智能算法是按照预先设定计算步骤输出因与算法密切关而现阶段算法黑箱、算法歧视等问题屡见不鲜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程公平如何得到保障呢?所辅助立法策是否公正透明呢[5]?受人口老龄化和教育程影响部分弱势群体络数据可能会相对缺乏[6]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可能会因缺失该部分数据而导致立法无法反映该部分民众合理诉产生隐性歧视问题。

四、因应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出路立法机关信息化建设是势所趋这也是科学立法必然要因我们不能妄图避免信息化浪潮而应当着力寻新出路。

07年国院发布了《新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三步走”战略并明确提出要制定发展人工智能法律规与伦理规结合我国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发展现状特提出以下因应策略。

()加强顶层设计寻重突破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是新代背景下科技与立法相结合必然结若要保持立法与俱进提升立法效率和质量就必须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立法领域应用其关键处就要切实加强人工智能辅助立法顶层设计我国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就是人机关信息化战略这顶层设计下展开。

央先颁布《006—00年国信息化发展战略》《0—07年人机关信息化建设规划》等件就立法机关信息化建设作出专门部署方案“智慧人”“数人”建设指明了建设方向。

统筹规划是顶层设计主要功能通统筹规划协调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综合发展确保系统各要素有效动加强和完善顶层设计能够更清晰洞察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程症结所。

加强顶层设计我们也应该到对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产生种种问题囿人力、财力等因素若不重领域重突破而是选择“面面俱到“态那么将会事倍功半。

味堆砌数据并不能直接产生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效。

如何让机器认知案是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前提[7]要针对性了人工智能辅助立法领域特征、态势以及重突破症结问题研发出更贴近立法质智能系统实现智慧立法

(二)深化科技与法律融合避免孤立式发展科技辅助立法人工智能法治领域应用特殊场景相较行政与司法而言立法是民主法律化、制化重要前提是建设法治国基础性活动具有高权威性。

立法这种特征定了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并非般科技立法领域简单应用否则就会对法权威与正当性造成不当减损。

对要科技领域与法学领域专秉持着共建、共治、共享原则进行深入交流深化科技与法律融合。

具体到人工智能辅助立法领域方面人工智能研发主体应当与立法机关人员就现有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系统展开深入地探讨深化共识明确系统立法运作存问题。

另方面应着力完善立法机关外部系统防止立法系统孤立式发展打破信息孤岛从而促进不平台数据对接。

只有基础上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技术运用方能合立法运作规律。

外了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可持续发展要进步推动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主体、多要素、多途径动鼓励法学领域与科技领域学科合作加强跨学科交流动并重构建信息化人才体系针对性地开展新技术、新系统培训活动以尽快培养既懂立法又懂信息技术综合型人才队伍。

(三)完善制建构聚焦精准规制如前所述当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面临着种种困境想要以合法正当方式妥善就必须依靠法律进行制建构以实现有效规制。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不当应用可能会破坏立法公正性秉着无规则则无秩序理念法律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予以规制也实属必要。

对方面我们要明确法律规制基原则因基原则规制可以发挥指引性作用。

笔者认可以遵循“规制人思路规制人工智能”因人工智能毕竟也是人类创造性成并非然而生我们可以通对研发主体应用主体行进行规制从而实现对人工智能有效管控。

另方面从具体机制体制说要建立与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相适应法律体系、政策规和伦理框架以形成人工智能安全等级评估、风险预测与防控法律机制从而进步提升規则与制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上约束能力实现精准规制。

当前人工智能辅助立法法律规制侧重应当是辅助立法技术研发与应用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作人工智能运行基础数据保护并对辅助立法程所掌握主体相关隐私信息予以严格保密消除关键信息泄露风险。

其次由算法高专业性和算法不透明导致算法黑箱存使得动化策可能存歧视风险有违人人平等基原则。

通以上原则和具体机制两方面建设完善现有制框架实现对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精准规制。

(四)协调伦理发展实现良法善治水能舟亦能覆舟科技也是如。

先进科技虽然能极地促进生产力发展但当科技失宪法理性和人类伦理道德约束它就会变成危害人技术[8]。

无论科技怎样发展都不能侵犯人主体地位科技运用应当回归到人身。

人工智能辅助立法也应当以人尊重人主体地位坚持安全可靠、风险可控基观。

制定技术研发阶段法律法规实现对原始技术设计管控确保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程公正、透明杜绝算法歧视发生坚摒弃有违伦理道德技术应用禁止有违公序良俗技术操作。

这是发展责任人工智能技术必然要。

协调辅助立法程伦理问题避免由数据偏见、算法偏见而导致立法偏见推动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向善发展方面要做立法相关信息公开工作尊重民众知情权保障公众参与另方面要坚持民主立法人工智能辅助立法程积极听取民众见广纳民智权衡和协调各方主体利益保证立法公平公正从而使立法具备善属性合善要实现良法善治。

五、结语习近平总记指出“信息化华民族带千难逢机遇。

”[9]推动立法现代化核心容便是立法信息化、智能化。

我们正处无无刻不受数据影响代要正确理法律数据敏锐地发现其存问题科学地推动法律数据研究工作展开培养复合型研究人才[0]。

立法机关也要顺势而积极拥抱数据代加强并优化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应用保障人工智能辅助立法工作有序推进。

释①参见访问00年月日。

②参见访问00年月日。

③参见访问00年月日。

④参见访问00年月日。

参考献[]李林《当前我国立法新要》《北京日报》07年9月日。

[]柳翠、郑睿、邓君韬、群《新代地方法学会有序参与并积极促进地方立法质量提升研究》《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08年6期0~09页。

[3]朱应平《孜孜追立法科学化四十年》《法治现代化研究》08年5期3~6页。

[]曹瀚予、汪全胜《数据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应用》《电子政》08年0期76~86页。

[5]赵谦《阐明我国立法备案审规涵》《江汉学学报(社会科学版)》06年3期9~5、5~6页。

[6]江必新、郑礼华《、数据人工智能与科学立法》《法学杂志》08年5期~7页。

[7]秦长江、侯汉清《知识图谱——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新领域》《学图馆学报》009年期30~37、96页。

[8]崔亚东《司法科技梦上海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实践与思考》《人民法治》08年8期9~97页。

[9]李振宇《人工智能推动警视频侦技术发展高速引擎》《人民公安报》07年月日3版。

[0]高绍林、张宜云《人工智能立法领域应用与展望》《地方立法研究》09年期5~53页。

[]杨耕《论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涵——基概念史考察与审视》《南京学學报(哲学·人科学·社会科学)》06年期5~5、57页。

[]焦海洋《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正当性辨析》《电子政》07年5期9~7页。

[3]何盼盼《司法数据开放与共享》《学术探》07年期79~8页。

[]刘爱龙《立法伦理分析》国法律出版社008年版。

[5]陈晋《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伦理困境研究》吉林学06年学位论。

[6]陈涛、冉龙亚、明承瀚《政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电子政》08年3期~30页。

[7]高翔《人工智能民事司法应用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以要件事实型民事裁判论基础》《法制与社会发展》08年6期66~80页。

[8]韩元《维护人尊严是明社会基共识》《探与争鸣》08年期~6页。

[9]《引领信事业发展思想指南——习近平总记关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论述》《保密工作》08年期~5页。

[0]左卫民《迈向数据法律研究》《法学研究》08年期39~50页。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学法律学院) 相关热词 因应人工智能立法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