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诗句 中秋节的诗句古诗大全

秋节统合了神话、传说和民习俗等要素多朝代逐渐发展形成,而且赏月、祭月等习俗下面是编整理秋节诗句欢迎参考!

秋节诗句

露冷阑干定怯藕丝冰腕。

—— 吴x《玉漏迟·瓜泾秋夕赋》。

碧海年年试问取冰轮谁圆缺?吹到片秋香清辉了如雪。

—— 纳兰性德《琵琶仙·秋》。

3 乘风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秋夜吕叔潜赋》。

凭高眺远见长空万里云无留迹。

—— 苏轼念奴娇·秋》。

5 丹桂花开二番。

—— 吴x《思佳客·闰秋》。

6 起舞弄清影何似人?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秋》。

7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秋》。

8 银汉无声玉盘。

—— 苏轼《阳关曲 》。

9 轮秋影金波。

—— 辛弃疾《太常引·建康秋夜吕叔潜赋》。

0 我欲乘风归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秋》。

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

—— 张养浩《折桂令·秋》。

更携取胡床上南楼看玉做人素秋千顷。

—— 晁补《洞仙歌·泗州秋作》。

3 水晶宫里声吹断横笛。

—— 苏轼念奴娇·秋》。

桂花浮玉正月满天街夜凉如洗。

—— 征明念奴娇·秋对月》。

5 风泛须并骨寒人水晶宫里。

—— 征明念奴娇·秋对月》。

6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 晁补《洞仙歌·泗州秋作》。

7 但恐王粲相对永登楼。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秋》。

8 柳下系舟犹稳能几日又秋。

—— 刘《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9 便欲乘风翻然归何用骑鹏翼。

—— 苏轼念奴娇·秋》。

0 青雀西嫦娥报我道佳期近矣。

—— 征明念奴娇·秋对月》。

满堂惟有烛花红。

—— 辛弃疾《剪梅·秋元月》。

忆对秋丹桂丛。

—— 辛弃疾《剪梅·秋元月》。

3 待都将许多明付与金尊投晓共流霞倾尽。

—— 晁补《洞仙歌·泗州秋作》。

况屈指秋十分月不照人圆。

—— 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倅》。

5 寄言俦侣莫广寒沈醉。

—— 征明念奴娇·秋对月》。

秋节诗句二。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

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行。

——张煌言《舟次秋》。

3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

人圆月圆心圆人和和国和。

5 香饼形如月十里共分享。

6 少年强则国强。

我们是新代少年我们成长就是祖国繁荣。

愿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7 送圆圆饼献颗圆圆心寄份圆圆圆圆圆梦。

8 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王建《十五夜望月》。

9 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秋光辉增。

0 庆国庆齐欢乐要和国要兴普天庆。

以真诚半径以感激圆心画秋圆圆祝福赠与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何人校清凉力欲减初圆及午。

5 山夜月到晓不曾看。

6 绝景良难再并他年日应惆怅。

7 十轮霜影庭梧夕羁人独向隅。

8 至今不会天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9 今宵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0 明月几有?把酒问青天。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秋》。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秋》。

至今不会天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3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 苏轼念奴娇·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悠悠。

—— 辛弃疾木兰花慢·秋饮酒将旦客》。

5 秋作名秦王入腔即阳关曲 暮云收尽溢清寒。

—— 苏轼《阳关曲 》。

6 细数十年事十处秋。

—— 成《水调歌头·细数十年事》。

7 十轮霜影庭梧夕羁人独向隅。

—— 晏殊《秋月》。

8 秋谁与共孤光。

—— 苏轼《西江月·世事场梦》。

9 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

—— 米芾《秋登楼望月》。

30 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

—— 辛弃疾木兰花慢·秋饮酒将旦客》。

3 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

—— 张养浩《折桂令·秋》。

3 离别何久七秋。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秋》。

33 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 晏殊《秋月》。

3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

35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

——《望月怀远》。

36 风泛须并骨寒人水晶宫里。

—— 征明念奴娇·秋对月》。

37 是别有人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 辛弃疾木兰花慢·秋饮酒将旦客》。

38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秋。

—— 辛弃疾木兰花慢·秋饮酒将旦客》。

39 水晶帘不下云母屏开冷浸佳人淡脂粉。

—— 晁补《洞仙歌·泗州秋作》。

0 但恐王粲相对永登楼。

—— 苏辙《水调歌头·徐州秋》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