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财务比率分析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摘 要: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方法和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的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是最常用、最简便的分析方法,能有限反映企业营运状况,提高企业经营效益。

除此之外,财务比率分析还能为投资者等提供有效的财务数据,为企业长远的经济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和参考资料。

财务比率分析在我国的财务发展中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仍存在许多相关问题,急需改善,以便更好地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

本文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中出现的相关问题,对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更好地认识这种方法运用在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财务比率分析;相关问题;改进措施   一、财务比率分析的定义   在财务报表中财务比率分析只是其中一种对报表进行分析的方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比率分析即是对财务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是绝对数与相对数之间的转化,对其反应出来的数据进行有效评估,最终做出正确的经济决策的过程。

财务比率分析可以结合其他相关的比率数据进行分析,这样既能将财务各方面数据都攘括在内,做到全面分析、彻底分析,给相关利益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能更好的掌握企业各阶段、各时期的经营状况

财务比率分析财务报表的使用过程仍存在许多局限性,主要有财务数据的不真实性和利用财务比率方法的不合理性导致的。

二、新会计准则财务比率分析的影响   1.公允价值作为主要计量方法   新会计准则是在以往的会计准则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完善和改进后形成的。

在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被运用其中,而且使用范围广泛,传统的利润表只是反映企业的盈利状况,不能用系统性的全面展现出财务报表中的损益状况,然而新会计准则的全面损益观在财务比率分析中得到了普遍应用。

表现最为明显的就是交易性金融资产都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入账价值,在后期的资产变动中也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为前提,将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股价会随市场变动而受到影响,对此在股价上涨时,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能直接提高企业营业利润和资产的净现值,相应的企业收益也得到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缓解了企业长期的负债压力。

2.借款费用资本化范围扩大   旧会计准则对借款费用资本也做出了许多相关规定,详细规定了费用资本化涉及的项目、应该符合何种条件,并且还有相应的资金金额作为限制条件。

会计准则将借款费用统一归属于专业借款栏,将固定资产作为主要资本化科目,而新会计准则的借款费用在专业借款栏的基础上新增了一般借款栏,不再将资本化的资产固定到固定资产项目中,对凡是符合资本化要求或者条件的项目都可列入资本化行列。

除此之外,在资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一般借款利息都可以实现资本化,旧会计准则规定,对那些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产生较多的借款利息费用均计入当期损益科目,而新会计准则则对其做了适当调整,将资本化后的资产计入资产自有价值,采用损益与资产分开计入的方法不仅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比率,还提高了企业的净利润和净资产权益。

三、财务比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1.各企业财务比率分析方法差异大   许多企业在做财务报表时,在符合国家会计准则大体要求的基础上,还存在许多不同之处,相应地,在运用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选择更是千差万别。

比如存货在具体计价中一般都采用先进先出、后进先出、个别计价、移动加权计价等方法;固定资产在折旧处理中可以采用平均折旧法、加速折旧法两种方法可选其一,然而,加速折旧法又分为直线法、年数总和法。

所以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时选择的运用方法繁多,进行各个企业财务比率对比难度加大,这不利于企业评估同类企业间在同行业中的发展水平,更不利于制定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应对措施。

除此之外,各个企业发展水平不同,对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使用也不尽相同。

有的企业属于完全自动化生产,有的企业属于半自动化生产,对比率方法的选择是以企业发展需求为前提,对此,企业间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的不统一,使得企业间的发展水平不能如实评估和判断,不具有可比性。

2.货币计量因素过重,影响企业经济决策   许多企业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都是用货币计量作为主要主要考虑因素,认为货币计量会计准则的的规定,并且能准确评估财务报表的实用性。

然而,忽略了非货币计量企业经济决策中的重要作用。

非货币计量因素主要包括企业领导者的领导理念、企业发展文化、管理者管理能力及经验、产品种类、创新理念、机械工作效率、员工素质水平及文化教育、市场营销状况及市场前景等都会制约企业经济决策的重要因素。

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等方面都是用货币计量来核定各季度、各年份企业发展成果和财务状况

企业利用货币计量因素过重仅仅抓住了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面而忽略了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间接影响。

许多企业财务分析人员在对财务进行实际分析时,将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各报表数据利用货币计量进行各项比率分析,而不考虑各比率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更加忽略了非货币计量对各比率的影响,使得企业经济决策出现失误或者较大偏差的现象。

3.财务比率分析体系结构缺乏严密性   财务比率分析是以各个比率都是独立存在的,各比率之间缺乏相应的联系。

每个比率都只能特点的反映出某个财务发展状况,比如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只能反映企业的短长期偿债能力的强弱、资产周转率则反映企业的资产管理水平及资产利用状况、净资产利润率则反映企业整年或者各季度的盈利状况企业的经营状况,各比率之间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及相互影响的关系。

各个比率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各个企业分析者又过分注重单个比率发展趋势及情况,导致企业财务比率整体分析失衡的现象严重,体系结构间的严密性严重缺乏。

各个财务比率能揭示出不同的财务问题,但不能解决这些存在的问题。

在充分利用财务比率分析时,企业分析人员只凭经验或者数据结果得出结果,缺乏科学性、合理性。

4.财务比率分析中的人为因素过大   财务比率分析主要是为企业财务报表服务,根据报表信息和数据进行各项比率分析研究,最终将财务比率中反应出的问题或者利用提供给报表使用者。

许多企业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都希望将企业发展最好的一面呈现给报表阅读者或者使用者,所以,在财务报表生成前,信息提供者都需要经过细细研究,做出财务报表使用者满意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在此期间,财务人员将迫于压力调衡各财务比率之间的数据,故意做到企业发展良好的假象,使得财务信息企业实际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差距。

财务比率分析缺乏科学正规的分析软件,大多是人力的手工核算与计算的结果,这便给了许多不良企业虚造业绩的机会,甚至会使信息使用者在财务比率分析的结果中做出错误的决策,影响其投资效益。

除此之外,企业在对财务报表进行财务比率分析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使得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受到很大的质疑。

长期的利用财务比率分析人为制造虚假财务报表信息不仅影响了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还不利于我国对各企业的经济发展的有效监督。

财务比率分析中掺杂太多的人为因素,对企业自身还是对国家经济发展都是百害无一的。

四、解决财务比率分析中存在的问题的有效措施   1.明确企业比率分析方法,加强财务信息的有效控制   由于不同企业所采用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也不同,这不仅不能评估企业在同行业的发展水平,而且不利于国家财政对中小企业资金运作的有效监督。

首先,国家因就各企业发展水平及其自动化发展程度,将企业进行分类,如将其分为大中小企业,对各个企业运用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进行统一规定,一方面有利于各类企业间的竞争发展,另一方面能有效发挥国家的监督作用。

但中小型企业发展到符合大型企业的标准时,将其在财政部门进行报备,将其调为大型企业,相应的财务比率分析方法也调入大型企业的行列。

除此之外,各企业也应采取积极配合国家政策的变更,并要将政策要求严格实施下去,不断落实审查,定期考核等措施,这不仅能规范企业内部的发展,还有利于构建良好企业经营竞争的氛围。

2.注重非货币计量企业发展的重大影响   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效果都不能完全用货币计量分析与控制的。

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制定不同的发展策略,根据企业发展状况,调整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的环节的策略,在调整期间会影响到企业的成本、费用、利润等方面,这些非货币计量短期内对财务数据的影响不大,但对长期发展来说,必然会存在较大差距,所以不是所有的财务信息都需要依靠货币计量来反映出来,需发挥非货币计量的作用。

将影响企业发展状况的各个环节和各方面因素都加以分析,然后进行有效决策。

虽然花费大量的时间成本,但能提高财务比率分析的准确,增加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

3.加强各比率之间的联系,使结构体系更加严密   在财务比率分析中各个比率之间长期处于独立的个体中,不利于分析企业整体运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所以加强各比率之间的相互联系显得十分重要。

可以经过相应的数据调整或者对现有的财务比率分析公式加入特定的条件使其能符合其他比率的要求,做到各比率之间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比如对流动比率或者速动比率中加入资产的因素,其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因为企业的偿债能力的强弱与其拥有的资产雄厚力度是密切相关的,经过调整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还能有效的分析企业的资产状况;相应的,净资产利润率中也可以融入企业负债因素,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其经营状况是否良好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与负债能力关系非常密切。

所以经过上述的措施,使得财务比率分析中各个比率的联系更加密切,而且相互影响的力度加大。

4.避免财务比率分析的人为性,还原财务信息的真实性   如上述问题中反应,企业为了给投资者或者其他财务信息使用者提供一个满意的企业经营状况,人为虚造财务报表信息,如在净资产利润率中加大分子系数降低分母系数,企业的营业净利润在财务比率分析状态下处于良好的发展势头。

要加强财务比率分析的真实性需采取以下措施:第一、财务报表使用者应提高警惕,在阅读财务信息时不要只针对某一月或者某一季度进行分析、评估、决策,而是应该结合该企业提供的多期财务报表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对企业的不良经济行为给予警告和控诉,以儆效尤。

除此之外,报表使用者应该及时关注企业发展动态及国家会计准则信息变革,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结合各方面因素方能做出准确的决策和投资计划。

第二、作为企业自身应该具有良好的行业诚信意识,做到能真正为投资者带来经济利益为出发点,不断加强自我素质及职业道德素质建设。

参考文献:   [1]安乐敏.论财务比率分析应注意的问题[J].时代金融,2013(15).   [2]张梦倩.论财务比率分析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J].当代会计,2015(01).   [3]张桂芝,张柏玲.简论财务对比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及应注意的问题[J].2001(01).   [4]洪进添.国美电器、苏宁电器财务报表对比分析――探索两大家电连锁巨头的财务特征[N].西南交通大学,2015.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