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效果比较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效果

方法 84例接受胶囊内镜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奇偶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2例。

对照组口服甘露醇+西甲硅油进行肠道准备, 观察组口服聚乙二醇+西甲硅油进行肠道准备, 比较两组肠道清洁效果及耐受性。

结果 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优良率为81.0%(34/42), 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2%(40/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 肠道准备方法;胶囊内镜检查效果ki.11—5547/r.2017.33.080   胶囊内镜检查时,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检查效果, 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相关研究表明, 在胶囊内镜检查前, 让患者服用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西甲硅油效果比较显著, 可以减少肠腔内气泡, 提升肠道清洁度, 使得检查获取到的图像质量更高。

为此, 本研究选取2015年7月~2016年   5月来慈溪人民医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84例患者进行研究, 对比口服甘露醇+西甲硅油口服聚乙二醇+西甲硅油效果, 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2016年5月至慈溪人民医院接受胶囊内镜检查的84例患者纳入研究样本中, 采用奇偶数字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2例。

对照组中, 男24例, 女18例;平均年龄(52.3±1.7)岁。

观察组中, 男23例, 女19例;平均年龄(52.5±1.5)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问题者;无开腹手术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参与者。

1. 2 方法 两组所使用的仪器均为重庆金山公司OMOM胶囊内镜影像诊断系统, 在检查前3 d开始少量饮食, 检查前1 d   晚摄入半流质食物。

在此基础上, 进行以下肠道准备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甘露醇+西甲硅油

甘露醇250 ml加5%葡萄糖氯化钠500 ml, 1 h内饮完, 并饮水至清水样便, 检查前1 d晚7:00服用。

检查前30 min口服0.5%西甲硅油50 ml。

观察组:给予患者口服聚乙二醇+西甲硅油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2包稀释2000 ml, 1 h内饮完, 并饮水至清水样便, 检查前1 d晚7:00服用;检查前30 min口服0.5%西甲硅油50 ml。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对比两组肠道清洁效果, 根据胶囊图像进行评价, 参照文献[1]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分为优、良、差。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②参照文献[2]比较两组耐受性, 结果分为优、良、差。

全身及消化道症状均不明显, 评分0~3分为优;无全身症状, 轻微腹胀或疼痛, 评分4~7分为良;全身症状, 严重腹胀, 出现恶心、呕吐等, 评分8~10分为差。

优良率=(优+良)/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医学事业的快速发展, 胶囊内镜检查水平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为临床肠道疾病的检查提供了科学的诊断依据。

但是, 由于肠道检查的特殊性质, 容易受到肠道清洁度的干扰, 导致胶囊内镜检查时无法获取清晰的图像, 进而造成误诊、漏诊的情况出现。

为了提升胶囊内镜检查的水平, 实现更加科学的检查诊断, 可以通过有效地方式进行肠道准备

目前, 胶囊内镜检查中, 肠道准备的方法很多, 使用到的药物也多种多样, 使用频率较高的如硫酸镁、甘露醇、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西甲硅油等, 这些药物都常见的用于术前肠道准备,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领域中[3—6]。

硫酸镁是传统的容积性泻药, 口服后不吸收, 阻止肠内水分吸收, 该准备方式的准备时间短, 见效快, 一般2 h   左右可排出半流体或水样粪便, 并且简单、廉价, 但该方式的缺点在于口感差, 服用过量容易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 存在一定安全方面的问题[7]。

甘露醇对肠道可以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短时间内需要大量饮水, 刺激肠道蠕动达到清洁肠道效果, 但是进入肠道后被细菌分解可以产生气体, 从而影响图像的清晰度[8]。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是一种含有机体所需的等渗全肠道灌洗液, 可维持内环境平衡, 不出现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耐受性强[9]。

同时, 复方聚乙二醇还可以快速清洁肠道, 使得肠道畅通, 肠道反应的发生率较低。

西甲硅油为聚二甲基硅氧烷, 无色透明粘稠液体, 无味、无臭、无毒, 可以应用于改善因胃肠道内的气体而引起的腹部症状, 在进行胃内窥镜检查时, 除去胃内有泡性黏液[9,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肠道清洁优良率为81.0%(34/42), 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5.2%(40/42),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参考文献   [1] 毕英杰, 孙士东, 王洪艳, 等.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前的应用效果分析.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6, 21(2):220—222.   [2] 柴小兵, 罗金键. 复方聚乙二醇联合西甲硅油在结肠镜检查术前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6(15):2410—2414.   [3] 王?x举, 丁平, 刘志, 等. 三种肠道准备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中的效果分析.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 35(4):346—348.   [4] 刘敏芝, 李运泽, 韦天灵, 等. 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西甲硅油不同服用方法在胶囊内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对比.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4(3):399—403.   [5] 郭变. 西甲硅油联合聚乙二醇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 临床医学, 2011, 31(7):71—72.   [6] 于兰, 崔立红, 付山峰, 等. 西甲硅油联合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在胶囊内镜肠道准备中的效果分析. 中国新药杂志, 2016(11):1271—1274.   [7] 楼杰. 胶囊内镜检查前不同肠道准备方法的效果比较. 现代实用医学, 2012, 24(2):182—183.   [8] 谢奕. 两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和二甲硅油的服用方法在胶囊内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临床效果.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 25(13):71—72.   [9] 冯亮, 任开祥, 姚运河, 等. 不同肠道准备方法对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的影响. 淮海医药, 2013, 31(4):327—328.   [10] 曾海春. 西甲硅油干混悬剂的制备和含量分析以及在动物模型上的药效考察. 西南大学, 2016.   [收稿日期:2017—09—04]。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