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臂引导下经纤支镜肺活检对周围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何良文,何梦璋,陈哲林,赖燕。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摘要】 目的 探讨C臂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肺组织活检术对周围性肺组织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C臂引导下经纤维支气管镜活检术对81例周围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检查。结果 阳性75例,阴性6例,诊断率92.6%。结论 C臂引导下经纤支镜活检周围性肺疾病定性诊断可靠的非开胸活检方法,且提高肺周围性病变活检诊断率和安全性。

【关键词】 C臂;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周围性肺疾病诊断率;安全性   周围性肺疾病因常规纤维支气管镜(以下简称纤支镜)检查阴性,而单纯依靠影像学或细菌、细胞学检查往往难以定性诊断,需对病灶活检才能明确诊断周围性肺疾病活检不易取材,既往的方法阳性率及确诊率均较低[1],为此,我院自2000年以来开展了C臂引导下经纤支镜活检,探讨其对肺周围性肺疾病的定性诊断诊断率和安全性,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1例周围性肺疾病患者,男54例,女27例,年龄35~72岁,平均51岁。全部经X线胸片、CT、痰细菌、细胞学检查以及常规纤支镜得以初步诊断,确诊困难者,其中疑诊周围性肺癌49例,肺纤维化6例,肺结核20例,结节病2例,淋巴瘤2例,原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矽肺1例。

1.2 检查方法 术前准备与普通纤支镜检查相同,麻醉方法采用2%利多卡因5ml超声雾化吸入,用Olympus(BF—P40)纤支镜经鼻腔插入行常规纤支镜检查后,将纤支镜先端固定于X线胸片、CT提供及纤支镜下可疑的段、亚端支气管开口处,用2%利多卡因0.5~1ml麻醉,再注入1/10000肾上腺素1ml防止出血、吸净,根据病灶的需要,将不同型号的活检钳、刮匙沿着纤支镜的工作通道缓慢进入,启动C臂引导活检钳到达病灶部位,且转动C臂多轴透视核对活检钳位置后,钳夹或刮取3~6块组织,亦可在多点病灶处重复上述操作,取得不同病灶活体组织,同时再用毛刷伸至病灶部位,刷检2~4次,涂片3~5块,活检标本用95%乙醇溶液内固定送检,行病理检查找癌细胞、抗酸染色、免疫组化。术后同时观察出血、气胸、胸痛情况。

1.3 器材 飞利浦大型C臂血管造影机ALURA(简称C臂)、Olympus (BF—P40)纤维支气管镜,FB—19C1类活检钳、刮匙、毛刷。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