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粥养生有学问

说起粥与养生的关系,大家都会想到陆游的这一首《食粥》。

诗前有小序:“张文潜有食粥说,谓食粥可以延年。

予窃爱之。

” 毕业论文网   陆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令人敬佩的正面形象。

“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可谓对爱情忠贞;“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又见其爱国;《秋夜读书》说“秋夜渐长饥作祟,一杯山药进琼糜”,显示其爱读书……更可羡的是他享年85岁,即使在今日,也是高寿。

张文潜即北宋诗人张耒,被称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陆游所说的“张文潜有食粥说”,是《张耒集》中《粥?赠?老》一文。

文甚短,谨列如下:“张安定每晨起,食粥一大碗,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最为饮食之良。

妙齐和尚说山中僧,每将旦一粥,其系利害,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能畅胃气,生津液也。

今劝人每日食粥,以为养生之要,必大笑。

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

”   很多人著文说食粥养生,大多是说粥的营养价值。

例如大米如何,薏仁如何,小米如何。

这其实说的是煮粥的食材,并没有说到粥本身。

就粥本身而言,一是所选食材经过长时间的文火熬煮,已经完全糊化,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这就是张耒说早上“空腹胃虚,谷气便作,所补不细,又极柔腻,与脏腑相得”之意;其次,糊化食材与水交融,有生津益气之功,无滞气生痰之弊,这就是张耒所说“如或不食,则终日觉脏腑燥渴,盖能畅胃气,生津液也”。

三是“宛丘平易法”可以养性,宛丘是张耒的号,有著述曰《宛丘集》;平易者,养性也,道家内修,即是修平易法。

煮粥需要文火慢熬,要耐得住,等得起,就是一个养性的过程。

所以陆游食粥可以令人做“神仙”。

其实喝粥也有注意事项,比若说完全糊化的食物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但相对应的是升血糖的速度也快,糖尿病人要注意防范此点。

其次,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在不同的环境下选择不同的食材熬粥

比如说眼下正值仲秋,为防燥咳,最好在熬粥时加些百合、银耳之类;寒冷时节要冬补,可以加些枸杞、苁蓉、山药熬粥;天热祛湿,可以加些薏仁、红豆之类。

不要一道粥品对万人、应四时,如此方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这又验证了张耒的话:“大抵养性命,求安乐,亦无深远难知之事,正在寝食之间耳。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