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浴清欢便是桃源

桃源不在陶渊明的文字里,桃源亦不在避于市的深山中。

心灵邂逅了清欢桃源便在心间。

清欢是苏轼笔下的“淡烟疏柳”,也可能是“人间有味”,但这个味道却是雪沫乳花的淡茶,是野菜的本真。

倘若五味杂陈,那便难得清欢

毕业论文网   清欢是什么?林清玄以为清欢来自对生活的无求,不求物质条件,只讲心灵品味。

当品尝野菜的味道胜过山珍海味,当从路边石头看到比钻石更诱人的滋味,当静品一壶茶比喧闹晚宴更美好,于是就得到了清欢清欢就是对平静疏淡简朴的生活的热爱。

我理解的清欢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欢自然是欢愉喜悦的意思,那么清呢可以有很多种理解。

因为“清者自清”的“清”实在是一个很美好也很孤寂的意境。

从诸多的“清”中,我们能感受到欢愉。

像一杯绿茶清新不俗,似一碟野菜清淡无味,若一竿瘦竹清雅品高,犹一盏佛灯清寂不嚣,如一隅净土清净不杂。

然而如此多的“清”倘若被切身体悟,归根还是心灵深处的清净

心不清,凡事都不静。

有人说,如今的乡下没有清欢,城市不能清欢,也有人说俗世难得清欢,盛世无需清歆。

其实清欢心灵安静,不是周遭的寂静。

清欢心灵的平静,不是环境的安然。

清欢是心境,不是环境。

不必埋怨清欢难觅,眼不见青山绿水,翠竹晨雾,瞑目遐思海阔天空,清欢在一念间。

耳难闻丝竹古琴,把盏问茶仙境自来,清欢就在茶雾里。

在草原上看草浪翻?L,层云掠过,纵马驰骋于清风中,不管世人为名利癫狂;在西湖看画舫华丽,游人如织,悠闲泛舟于湖碧心,不问凡尘为权势角逐。

这也是清欢,万马奔腾是狂野的清欢,漫步湖畔是安静清欢

世人以攀贵为荣,以比富为乐。

清欢自然不屑于此。

清欢心灵深处的安静,是安于世的清净,是乐于世的愉悦。

然而清欢不是迂酸的儒雅,是真正的源自心底的安愉,是来自内心的静雅。

清欢不是傲娇的自赏,清欢是真正悟道的境界。

清欢是没有十里桃花的渲染,却仍旧是三生三世的倾情。

清欢是没有伯牙子期的邂逅,却依然有高山流水的从容。

清欢不慕世间繁华,不逐俗世名利,清欢能守得住寂寞,能耐得住孤独。

清欢更是一种情怀,是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月自斟中悟乾坤,是在内心的深处问茶独饮间悟人生。

村上春树不喜欢交朋友,他从清欢中让自己的作品散发独特的味道。

钱钟书躲在家里拒绝记者采访,他从清欢中让自己的著作散发着哲思的光辉。

张爱玲几次易居,躲避公众视线,她从清欢中让自己的小说散发着诱人的魅力。

以清为欢的人生是安和的境界。

倘若以浊为欢,人生不只是无味,甚至是乏味。

林清玄说:第一流人物,就是在清欢里能体会人间有违的人物,就是在污浊滔滔的人间,也能找到清欢人物

如果你在随心所欲中沐浴清欢,那么你就随时随地都在世外桃源间,你就是世间第一流人物

摘自《思维与智慧》。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