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时尚品牌自救

如今,靠低劣质量和廉价在前几年获得高速发展的快时尚品牌正面临严峻挑战。

毕业论文网   午饭过后,在北京王府井办公的小陈像往常一样走进位于商场一层的时装店铺,这里恐怕是整个王府井大街上最繁华的区域,H&M、ZARA、GAP等欧美快时尚品牌都聚集于此,并全部打出了“大减价”的红色标牌。

小陈走进H&M店铺,在某个促销区里看了很久,尽管衣服的价格很诱人,但她却始终挑不出一件自己钟意的,最后决定放弃。

此时的王府井大街上人流攒动,但这家H&M店铺却有些冷清,“大减价”的促销标牌也无人问津。

H&M并不孤独,这样的遭遇也发生在了同为快时尚品牌的GAP、FOREVER 21身上。

自2016年开年以来,悲观情绪充斥着整个快时尚行业,H&M、优衣库等一众品牌深陷业绩净利润双下滑、频繁关店的窘境。

相关财报显示,截至5月31日的前六个月内,H&M集团税前利润暴跌22%至12.4亿美元,截至4月30日,GAP集团净销售额下跌6%至34.4亿美元,同时其宣布将关闭75家北美以外的Old Navy和Banana Republic门店。

优衣库母公司迅销集团也发布了2016财年上半年财报,出现了近5年来首次半年净利润下滑,营业利润大幅下降33.8%。

从2006年第一家快时尚品牌进入中国以来,就在中国市场上高歌猛进。

然而,10年之后,大部分却都陷入了“业绩下滑”的泥沼中。

这些快时尚品牌怎么了?   增长乏力显疲态   快时尚能够取胜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其价格低廉,但价格低廉往往对应的就是质量堪忧,快时尚也落入了这一窠臼。

ZARA、H&M等快时尚品牌近年来已经屡次登上质量黑榜,是工商、质监部门黑名单上的常客。

如今,靠低劣质量和廉价在前几年获得高速发展的快时尚现正面临严峻挑战。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兼大中华区副总裁陈科表示,一方面,全球经济下滑带来需求端的下滑;另一方面,目前服装产品同质化严重,店铺越来越多,绩效越来越差,是业绩下滑的核心原因。

另外,新兴人口对于缺乏个性化的产品的需求明显在降低。

曾经的快时尚消费主力军――80后们,逐渐跨入新兴中产阶级,对品质与设计开始有更高要求。

而信息的发达让90后视野开阔、有主见,潮牌、网红、设计感才是他们的关键词。

它们不属于ZARA、H&M、优衣库这种快消类的大规模商业品牌,年轻人迫切需要一些能够代表自己的个性风格,在人群中被迅速定位的着装,原创设计师品牌刚好满足了这群人的精神需求。

对于增长乏力,几大快时尚集团一致认为,近年来的暖冬是罪魁祸首,另外就是汇率影响,以及减价促销带来的恶果。

在激烈的竞争中,几大快消品牌都在打价格战,全年不间断打折。

在发布了上半年让人失望的销售数据后,迅销决定对优衣库产品进行大幅降价以促进销售增长,在快时尚阵营,提出降价的不只是优衣库,ZARA对英国市场的高端产品的售价调低了17%,平价产品的售价更是达到了高度的下调幅度36%。

鉴于来自竞争对手ZARA母公司Inditex集团的强大压力,瑞典快时尚H&M集团表示将跟随市场发展趋势进一步进行价格调整。

然而,快时尚品牌正在为“无底线打折”行为付出代价。

由于全年不间断打折,H&M、GAP在消费者心目中已被打上“随时随地打折”的烙印,品牌的影响力在急速衰退。

其中,GAP在2014年甚至被福布斯评为“未来10年最可能消失的10个时装品牌”之一。

现在,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正退出这个不断消费平庸物品的循环,不再购买廉价的大规模生产的快时尚品牌

正如英国《卫报》专栏作家露西?斯格尔所说:“快速满足、丢弃、再次消费的模式是‘快速时装’业只重利润,投其所好,不计后果的体现,也令消费者毫无节制。

但经历过‘过度消费’的顾客自然会慢慢厌倦这种方式,市场会有自己的选择。

”   集体自救   在业绩下滑、频频关店的境况下,行业难逃被集体“唱衰”的窘境,为了突出重围,各大快时尚品牌纷纷祭出“杀手锏”,以求能够力挽狂澜。

H&M为进一步抢占市场,开始做“平价”婚纱系列;优衣库则表示要以技术为基础点,专注产品开发,计划将优衣库向高品质服装品牌方向转型,摆脱只关注于时尚潮流的快时尚品牌形象,致力于专注设计生产高质量的衣服,与H&M、ZARA以及TOPSHOP等快时尚品牌划清界限。

此外C&A等众多快时尚品牌为了博得消费者好感,也都纷纷打出“环保牌”。

ZARA更是将快时尚与体育运动相结合,大力推出运动系列产品,以期重新抓住消费者的眼球。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研究员赵萍称,在消费结构升级后,消费者会更加关注商品品质,质量上相对更弱的快时尚品牌很难再吸引到高端消费者

面对疲软的状态,几大快时尚品牌仍然不放弃在中国和亚洲其他新兴市场的扩张。

尽管在北美市场关店,GAP却在加大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

GAP表示,今年将在中国新开门店40家。

优衣库也表示,今年将在中国保持每年80—100家的开店速度。

H&M预计,今年将在中国新开60—80家新店。

ZARA方面也表示,目前暂时维持“收缩、谨慎”的开店策略,未来几年门店增长速度在6%—8%之间。

时尚品牌还把目光瞄准了印度

来自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发表的报告预测称,印度奢侈品行业在2013—2018年之间将增长86%,印度作为世界上仅次于中国的第二大市场时尚零售正在蓬勃发展中。

尽管进入印度市场不到6年,但ZARA在印度有16家店铺,2015年7月,ZARA就已成为印度首个销售额突破1 亿美元的服装品牌。

2015年秋季H&M在印度新德里开设第一家门店,2016年又计划在印度新开30家分店;在此之前的2015年5月,GAP也在新德里Select Citywalk购物中心开设印度首店,宣布进军印度市场;目前为止迅销集团未在印度市场开店,不过该集团同样对印度市场虎视眈眈。

尽管扩张的脚步从来没有减慢,但在业内看来,不做调整的快时尚仅靠一味开店只能算治标不治本。

拓宽市场给了快时尚一个新希望,但有人认为这只不过是垂死挣扎,也有人认为适时的改变会为快时尚带来新生,快时尚品牌的集体自救能否成功,还需拭目以待。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