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学生干部的三个境界

摘要: 思想境界语言境界行为境界是决定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三个基本境界,这既是学生干部自身素质培养的需要,也是高水平大学对学生干部提出的客观要求。必须构建专业学习与素质提升相结合的学习机制、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实践机制以及自律与他律结合的约束机制,这是提升高校学生干部三个境界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高校;学生干部素质境界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055X(2014)05—0148—08。

境界是主体在某件事物上所处的水平,通常用来形容人的觉悟和修养[1],指人的觉悟、修养和能力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一般地说,一定的思想境界语言境界行为境界,决定了一个人的基本素质。衡量一名高校学生干部素质,也离不开对这三个境界的考问和估量。这三个境界的高低,直接决定了高校学生干部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服务的组织者、协调者和执行者[2]的胜任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效性。当前,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高校学生干部素质提升的境界讨论较少,对这三个基本境界的内涵、联系以及实现路径也缺乏深入的研究,本文拟对此进行探究,旨在为高校学生干部的自我提升、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寻求一种可参照的范式,同时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教育和管理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一、三个境界的内涵与联系。

决定高校学生干部素质的三个境界是指思想境界语言境界行为境界,这是高校学生干部优良素质的综合体现,也是评判学生干部优秀与否的核心指标。

思想境界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其思想觉悟、自我修养、认识问题的高度和处理问题的心态或水准。崔昌玺说:“所谓思想境界是指人们通过接受教育和自觉修养所达到的思维状态,包括思维发展的水平、能力、态势和程度,是人们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和追求中形成的一种意识现象,是个人修养状况的总体反映。”[3] 唐剑锋认为:“思想境界,是品质,是修养,是德行,是品位。一个人要提高自身素质,先要提高自己的德行;一个人的德行提高了,素质自然也就会跟着提高。”[4]。

语言境界是个人的品质修养、精到见解、真挚感情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称为语言美、语言魅力、语言力量等。语言是心灵的窗口,是思想和能力的表现。高尔基说:“作为一种力量,而起作用的真正的语言美,是由词汇的确切、鲜明和响亮动听而创造出来的。”[5]这种语言境界,集中展现了文雅礼貌、谦逊平和、准确规范、真实客观、优美睿智、声情并茂、寓意深远的语言魅力,既能体现个人的心灵美,也能体现时代的精神面貌。这种语言境界的对立面是强词夺理、粗话脏话、恶语伤人、逻辑混论、标新立异、用词不当、假话空话等。

行为境界是受一定境界的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外在活动。荷加斯说:“动作是一种语言,通过动作,一个人可以充分地表现自己。” [6]白鹤认为:“人无时无刻不在有意或无意地用动作来表现自己……它直接与人的心理、欲望、人间关系等联在一起。”[7]李骅说:“在功利境界行为的动机是‘占有’;在道德境界行为的动机是‘贡献’;在天地境界,知行合一,行为境界。”[8]冯友兰说:“人必须行动,人的境界,即在人的行动中。”[9]。

思想境界语言境界行为境界的关系,也是知言行的关系或知行关系。知言行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哲学命题,即认识论方面的问题,也是一个实践命题,即思想境界语言境界行为境界的内在联系与客观统一的问题。这既是一个老问题,一个似乎在理论上基本解决了的问题,也是一个新问题,一个在实践中常说常新、永无止境的问题。

作为一个哲学命题,知言行的关系或知行关系存在一个谁先谁后、孰轻孰重的认识问题。朱熹说:“致知力行,二者不可偏废。但只要分先后轻重。知行常相须,如目无足不行,足无目不见。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10] 六卷第九 他还说:“知与行,工夫须著并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10] 六卷第十四就是说,无知则可能盲目行动,而行动是获得更多真知的重要途径,知而不行,知也是空的、毫无意义的。

作为一个实践命题,知言行的关系或知行关系反映了知言行的内在联系、客观上相互统一的问题。李骅说:“境界是思的结果,是一种主观精神状态,总是和行为者的品德联系在一起。在主观的境界生成后,又反观和规定境界下的行为,使人生境界论从对行为的觉解与反思到对行为的规约,从而具有了主观和客观、理论和实践的双重意蕴。”[8] 唐剑锋认为:“思想境界,决定一个人的站位,也决定一个人的作为和成就。”[4]崔昌玺说:“作为一种意识现象,思想境界,它潜藏于人的思维意识中,外化于客观的言行上。体现为人的理想追求、精神状态和胸襟情怀,表现为人的人生态度、价值取向和言行举止。”[3]。

概而言之,思为统帅,决定一个人的立场和言行举止;言即表现,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交流技巧;行乃结果,反映一个人的成就和实践能力。王阳明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参见:《阳明语录》(传习录上) 有知识、有思想、有抱负,这只是正确的言行举止的前提条件,还不等于有了正确的言行与举止,必须有相应的言语和行动,知识、思想、抱负才能付诸实践;而没有知识、没有思想、没有抱负,是不可能有高尚的言行举止的。所以,知言行必须相互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把思想境界语言境界行为境界作为高校学生干部素质提升的三个境界,正是基于知言行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辩证统一关系。

二、提升三个境界的主客观要求。

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的三个境界,既是学生干部自身素质培养的需要,也是高水平大学对学生干部提出的客观要求。

(一)提升三个境界学生干部自身素质培养的需要。

思想境界是主导,是一名学生干部健康成长的关键要素。思想境界也是我们通常说的“知”的境界。作为学生干部,首先是一名学生学生的首要任务是学习、求知,其次是一名干部,是协调管理者。对学生干部“知”的境界要求究竟如何?这很难量化,但是,可以这样说,学生干部不一定要求“多知”、“先知”,但至少应该在“知”的先进行列中,是学者中的精英部分,是在某些领域的学习中表现突出的人。孙红英和张玉琳说:“一个学生如果确立了崇高的思想境界,就会心地开阔,视野宽广,忠诚积极,干劲倍增,情操高尚,就能经得任何困难、挫折的磨炼,就具有摧不垮的信念,磨不碎的决心, 它对人才的成长起着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只有坚持引导和教育学生具备了崇高的无产阶级思想境界, 才有可能在顺利成才的道路上阔步向前。”[11]唐剑锋说:“有什么样的思想境界,便会有什么样的觉悟和行动。只有以更高的思想境界要求自己,才能处理好公与私、局部与整体、个人与组织的关系;才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名’,以淡泊的心态对待‘位’,以知足的心态对待‘利’,以进取的心态对待‘事’,以廉洁的心态对待‘禄’。有高思想境界,才有高姿态,才有更大作为;才能面对功劳不伸手,面对苦劳不计较,面对疲劳不抱怨,面对无功不懈怠,总是精神焕发状态”[4]。一名思想境界不高的学生干部,一名自身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较差的学生干部,一名自身学业不精、知之有限的学生干部,很难想象能做好其他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管理工作。如果由无知或知之甚少的人,来领导有知或知之较多的人,结果是很荒唐和悲哀的。因此,提升学生干部的自身素质,首当其冲的是提升其思想境界,这是统帅,是主宰,是灵魂。学生干部要通过学习和锻炼,努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树立牢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道德水准,做一个思想先进、信仰崇高、道德高尚的人,做一个知书达理、学业优秀、积极进取的人。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