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芦黄散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

【关键词】芦黄散治疗萎缩性鼻炎疗效观察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以鼻粘膜、骨膜及鼻甲萎缩,嗅觉消失,鼻腔内有结痂形成为特征的鼻病。

本病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原发性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因素、营养不良、代谢紊乱、内分泌失调等有关;继发性多由局部因素或多次鼻腔手术所引起。

其临床表现为鼻塞,鼻咽干燥,鼻出血嗅觉障碍和恶臭,并可伴头昏头痛。

萎缩性鼻炎是鼻科常见慢性病,以鼻内干燥、肌膜萎缩、鼻窍宽大、肌膜枯萎结痂,嗅觉减退等症状为特征,病程较长,缠绵难愈,由于本病病因未明确,目前治疗方法甚多。

多数治疗方法仅能改善暂时症状,我使用芦黄散自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间治疗萎缩性鼻炎6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临床诊断萎缩性鼻炎65例中,男性22例,女性43例,男女之比约为1:2,符合萎缩性鼻炎女多于男的规律。

病程约为6个月至12年,平均13.5个月。

按其轻重分类,重症萎缩性鼻炎27例,轻症38例。

年龄大,病程长者,重症多见。

1.2临床症状 (一)鼻及鼻咽部干燥感这是由于鼻粘膜的腺体萎缩,分泌物减少所致。

(二)鼻塞脓痂堵塞鼻腔可致鼻塞,或因鼻粘膜的神经感觉迟钝,即使取除脓痂,空气通过亦不易觉察,而误认为鼻塞

(三)鼻分泌物常呈块状、管筒状脓痂,不易擤出,用力擤出干痂时,有少量鼻出血

(四)嗅觉障碍嗅觉多减退或消失。

这是由于嗅区粘膜萎缩或干痂阻塞引起。

(五)呼气恶臭因脓痂下细菌繁殖生长,脓痂中的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气味,称臭鼻症。

(六)头痛、头昏由于鼻甲萎缩,鼻腔缺乏调温保温作用,吸入冷空气刺激鼻粘膜,以及脓痂的刺激,皆可致头痛头昏。

2治疗方法 2.1芦黄散成份芦荟50%,大黄25%,黄连20%,川芎20%,白芷2%,麝香1%。

2.2制法上述药品分别研成细粉,过120目筛,然后混合再过筛备用,不能高压。

2.3用法鼻腔先行清洁,除掉痂皮,拭去分泌物,然后喷药与鼻腔,药粉撒布均匀,分布所有可视鼻粘膜上,不要太厚。

5次为一疗程,一疗程后休息两天,不愈再继续用药治疗

用两个疗程症状不改善者,改用其他方法,此为无效。

2.4副作用我们曾对用药三疗程以上,病变比较重者做鼻粘膜脱落细胞检查,治疗鼻腔内有大量白细胞与坏死细胞;用药后没有发现异常细胞。

除用药当时个别人有异味感或有轻微刺激外,没有明显副作用。

3治疗结果: 疗效标准:显效,无干燥、无痂皮、无鼻出血,自觉症状消失,三个月以上不复发。

有效:无干燥、无痂皮、无鼻出血,自觉症状基本消失,停药后有复发者。

无效:用药两个疗程后无改善。

65例中,显效22例(33.8%);有效41例(63.1%),无效2例(3.1%),有效率96.9%。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