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毅,倾情青少年事业的濠江名后 濠江

推介赞言:出生名门望族,承继的却是朴实严谨的家风;走向工商业巨子的行列,眼光却始终向下,关注着全澳门所有青少年成长进步的身影……      打开2010年马志毅的工作履历,内畜颇多:   资助澳门家庭及青年服务协会工作并担任名誉会长及赞助人,开展培训家庭与青年共同构建价值观,指导家长应对青年网络健康问题,让家长帮助青少年成长过程实现自我认知;   为青海玉树灾区组织全澳学生及中小商户义卖捐款;   开展“澳门中学生国民教育及国民身份认同”等系列调查研究;   推动应届毕业生到内地实习工作,激发青年创业热情;   与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开展第3个希望工程班资助计划直至2012年;   ……   2010年,马志毅依然坚定的为服务青年的事业尽心尽力。

马志毅出身显赫,但他向来不是媒体的宠儿。

因为家风严谨,他的成长经历中规中矩,甚至用寥寥数语即可勾勒出来:香港出生、澳门启蒙、海外求学、内地深造。

博士学成归来后,年近而立的马志毅子承父业,将澳门泊车管理公司带向了多元化发展的新轨道,葡诚水泥应运而生,其事业前途坦荡。

然而,就在马志毅这颗澳门工商业界的年轻之星,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冉冉升起之时,他却把关注的目光悄然投向了需要健康成长的懵懂少年、亟待创业的大学毕业生、立足未稳的青年企业家

1997年,马志毅第一次带领首届“春风送暖生活营”澳门青年来到内地

70多名来自澳门中学生远赴粤北山区扶贫考察。

内地贫困地区,看着那些渴望得到帮助的青年的面孔。

马志毅恍惚看到了多年前那个带着腿伤的弱冠少年,拄着拐杖陪爷爷走在江西革命老区的防洪大堤上,慰问灾区人民并现场捐款。

“从那时起,我一直觉得背负着一种责任,要为澳门内地的发展做出一点服务。

”   “达则兼济天下。

马志毅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培育上别具匠心。

2006年,在澳门青年活动中,第一支红色之旅的火炬马志毅的手中被点燃,火炬从上海出发,第二站到达井冈山,最后在延安落脚,火炬经过的地方,加深了澳门青年企业者对祖国的了解,增加了企业家之间互相学习的机会,随着连续几年的传递,逐渐成为了青少年联合会中的一个具有品牌效应的活动,继续进行。

“给青少年一个平台,让他们自己去为参与社会活动组建一个团队,并拟定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活动目标、活动细节、活动成效,让青少年们在活动中树立起主人翁的观念。

马志毅感慨地说,“在整个活动中,青少年能从中学到什么?能为社会做点什么?这是我们考核的标准。

”   有媒体评论马志毅是“用更多的爱和光明来引导青少年们,融化了他们心中的冰山,让一颗颗爱心在青少年的心中燃起熊熊火焰。

”   关注青年本身成长的同时,更关注青年企业的壮大。

“这是澳门的一股强大力量。

”作为澳门中华总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马志毅的理急是将各行各业的青年精英汇聚一堂,积聚大家的力量,为社会做点事。

“每一个成长起来的青年工作者,都有着他不一样的奋斗历程,将他们的成长经历,以及他们对未来的一些展望与建议,一些新的发展理念传递开来。

”在这个理念的支撑下,马志毅联合澳门一家杂志社,为青年工商业者开设“澳门青年工商界与特区共成长”栏目,记录下青年企业家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

“集百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一个让他们能够吸收他人精华,以帮助自己成长的很好的途径。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