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对肝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海燕 王富佳 韦桂北。

【摘要】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60例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天、2天、7天采血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等肝功能指标。结果 患者术后ALT、AST水平无显著变化,TBiL、DBiL水平显著升高(P均<0.05)。结论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肝功能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对术前肝功能异常者进行必要的护肝治疗,合理的体外循环管理,对预防患者瓣膜置换术发生肝功能损害、出血等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心脏瓣膜 人工 肝功能试验。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 pass,CPB) 瓣膜置换术的过程中可导致多脏器的损伤,有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我们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ALT、AST、TBiL、DBiL的变化,术中加强心肌保护的同时重视肝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及肝功能损害。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60例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肝功能指标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 pass,CPB) 瓣膜置换术的过程中可导致多脏器的损伤,有可能引起肝功能损害。我们通过观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ALT、AST、TBiL、DBiL的变化,术中加强心肌保护的同时重视肝保护,可减轻术后心功能衰竭及肝功能损害。现将我院2003年1月~2005年12月60例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手术肝功能指标的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8~55岁,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膜置换术21例,主动脉瓣膜、二尖瓣膜双瓣置换置换术39例。HbsAg(+)2例、HbsAB(+)13例、HbeAg(+)1例、HbeAB(+)2例(大三阳1例)。

1.2 方法。

患者均于全麻、中低温室颤性停搏法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直视手术。应用天津产人工心肺机、西京膜肺或鼓泡式氧合器非搏动血流灌注。并行循环灌注者只阻断上、下腔静脉,不阻断升主动脉;逆行灌注者,则阻断升主动脉后经冠状静脉窦持续逆行灌注机器氧合血,均不使用心脏停搏液;温度控制在27℃~28℃下行心内直视手术。一般温度降至30℃~27℃的范围内出现室颤性停搏。

术前常规行肝功能及传染病筛查。术后第1天、第2天、第7天复查 ALT、AST、DBiL、TBiL等肝功能指标。术前肝功能异常者给予护肝治疗。

1.3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s表示,采用配对t检验,对各项指标进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

患者手术前后的肝功能改变,见表1。表1 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变化(略)。

3 讨论。

瓣膜病变患者病程长,心功能不全引起体、肺循环瘀血。长期肝瘀血,造成肝功能不全,以致出现低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凝血机制障碍、腹水等。而体外循环为非生理性过程,患者一般处于控制性人工休克状态,其时间长短及患者的血压、体温改变,可不同程度地影响肝脏功能,可导致肝细胞受损,体外循环后黄疸的发生率为10%~20%[1]。术前积极进行强心、利尿及纠正低蛋白血症,降低血胆红素等治疗。与术中加强心肌保护的同时重视肝保护,可预防术后心功能衰竭和肝功能衰竭,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

我院近年来采用体外循环下中低温室颤性停搏已取得良好的心肌保护效果[2]。由于手术中不阻断心肌血流,心肌始终处于灌注状态,能摄取足够的氧和代谢基质,并冲走代谢产物,因而避免了心肌缺血或再灌注损伤。另外,体温每降低1℃,机体代谢率下降6%~7%,28℃左右的中低温既可降低转机流量,减轻了转机对血液有形成分的破坏;又可诱导室颤的发生,使心肌氧耗量降低。同时避免了深低温和高钾停搏液对心肌纤维和心脏微循环的损害作用。采用中度低温及较高的灌注压力等措施,将有利于术后肝功能恢复。

本组60例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与国内的一些报道相接近[3,4]。术前肝功能正常者,术后ALT及AST升高不明显,以胆红素水平升高显著(术后第1天、第2天),术后1 周恢复正常。术前有肝功能损害患者术后肝功能进一步受损,ALT及AST升高,至术后1周基本恢复至术前水平。表明体外循环肝功能影响不大。即使有肝功能损害也以肝细胞的急性损害为主,其为可复性。有肝功能损害的心脏病患者,在术前准备中应加强保肝治疗;体外循环过程中应注意调整温度、灌注流量和灌注压力,加强必要的监测,严防组织发生缺血缺氧;麻醉及术中、术后避免应用对肝功能损害的药物;在护肝治疗的前提下,应用抑肽酶及维生素K有助于减少术中和术后渗血,同时应注意复查肝脏功能。所有这些措施,都将有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恢复。

1.1 一般资料。

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60例,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18~55岁,心内直视下行二尖瓣膜置换术21例,主动脉瓣膜、二尖瓣膜双瓣置换置换术39例。HbsAg(+)2例、HbsAB(+)13例、HbeAg(+)1例、HbeAB(+)2例(大三阳1例)。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