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皮瓣及带蒂皮瓣修复糖尿病足患者足部创面的临床疗效比对

张鑫。

【摘 要】 目的:探究游离皮瓣带蒂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足部创面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对观察1组患者给予游离皮瓣修复,对观察2组患者给予带蒂皮瓣修复,对比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观察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6.67%)与观察1组患者(80.00%)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2组患者治疗满意度(90.00%)与观察1组患者(83.33%)相对比,组间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游离皮瓣带蒂皮瓣修复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足部创面均可获得确切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游离皮瓣 带蒂皮瓣 糖尿病足 足部创面 临床疗效。

糖尿病足是在糖尿病患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多会导致患者的肢体发生溃疡,病情严重时则会致使患者截肢或者死亡,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1—2]。本文针对游离皮瓣带蒂皮瓣修复糖尿病患者足部创面临床疗效给予一定的探讨与研究,相关研究的结果进行以下报道。

1 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10月到2016年10月时间段内在本院治疗的60例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进行本研究,根据皮瓣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观察1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7~76岁,平均年龄为(61.26±1.62)岁;观察2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39~78岁,平均年龄为(61.28±1.65)岁。所纳入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与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的参与本研究,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观察2组和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的性别比例、平均年龄、所患有疾病的类型与病情的程度等资料差异性并不大,均不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p0.05),可以对其进行对比以及分析。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创面进行扩创换药或者实施负压的引流术之后,均已明确患者创面新鲜且细菌的培养结果显示为阴性,经X线检查或者CT检查已经排除骨髓炎,然后对其实施手术。对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实施游离皮瓣修复,对观察2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实施带蒂皮瓣修复。术后根据皮瓣手术的要求进行护理,并对患者制动2周,将患者的患肢垫高15—20°,术后给予患者1周的抗痉挛、抗感染、抗凝等治疗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观察2组和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数据给予处理,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进行描述,计量资料数据的比较则使用t检验的方法,计数资料应用率(%)的方式进行描述,计数资料的数据比较则应用X2检验的方法,若p0.05时,则表明存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 研究结果。

2.1 观察2组和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对比,观察2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一些,但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如表1所示。

2.2 观察2组和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

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对比,观察2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治疗满意度略高一些,但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的意义,如表2所示。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上升,糖尿病足的发生率也增加[3]。目前,临床上多对患者给予足部的清创治疗、负压的吸引术加植皮治疗皮瓣修复治疗等,多是对患者的足部创面进行封闭治疗,其中,皮瓣修复主要有游离皮瓣带蒂皮瓣等多种皮瓣修复方法,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4—5]。

本研究表明,观察2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要比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的80.00%略高一些,但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另外,本研究中,观察2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治疗满意度为90.00%,与观察1组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的83.33%相比较,组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可见,给予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游离皮瓣带蒂皮瓣修复治疗均可获得明确治疗效果,患者治疗满意度均较高。

总之,对糖尿病足足创面患者进行游离皮瓣修复带蒂皮瓣修复均可获得确切的临床疗效,不过需根据患者糖尿病足的生理及病理特征,坚持皮瓣就近的原则,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建红,陈薇薇,魏鹏等.股前外侧游离穿支皮瓣糖尿病足溃疡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2):151—153.

[2] 韩鹏超,陈聚伍,任佳等.水刀系统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8):80—82.

[3] 刘伟峰,刘斌,姜任武等.拱顶石皮瓣在足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6,27(10):622—623.

[4] 任金生.帶腓浅神经外踝上皮瓣修复糖尿病创面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8):153.

[5] 陈约东,蒋继亮,陈金安等.转移皮瓣糖尿病创面中的应用体会[J].东南国防医药,2016,18(4):365—367.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