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

一.出血

1.少量出血:可因手术切口出血或损伤虹膜引起,出血如流入前房凝固后妨碍手术进行,故发生眼部少量出血时可将灌注液瓶高度升高,增加眼内压达到止血效果,也可用电透热或烧灼法止血。

2.驱逐性出血:不明原因的脉络膜下大量出血,是白内障手术最严重的并发症。术中一旦发生,立即停止手术手术处理原则是立即行巩膜切开,放出脉络膜上腔血液,同时牢固缝合关闭切口,加压注入平衡盐溶液,有助于使视网膜复位出血停止后可重新开放手术切口,彻底清除前房内血液。

二.角膜后弹力层脱离:由于超声乳化手术隧道切口的特殊性,以及超声乳化针头等在前房内的特殊运动方式,当超声乳化针头斜面向下进入隧道切口时,切口过小、前房过浅,均可引起角膜后弹力层脱离。如果脱离范围较小,手术可继续进行;如果脱离范围较大,则应以粘弹剂将其复位或加以保护,待手术完毕时,前房内注入消毒气泡。

三.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易发生在冲洗及抽吸残留晶状体皮质时,当后囊膜破裂范围较小,前玻璃膜完整,无玻璃体溢出,且残留晶状体碎块较少时,可在粘弹剂的保护下,继续完成超声乳化操作。当后囊膜破裂范围较大,前玻璃膜仍完整时,应以较多粘弹剂玻璃体压回,借助辅助器械将残余晶状体复位至适当位置后超声乳化,此时应提高负压水平,降低灌注流量(将灌注瓶降低)及超声能量,力求始终在全堵状态下完成操作。如果残留晶状体核碎块较大,估计难以完成超声乳化操作,则应立即扩大切口,以圈匙将核块挽出。

四.晶状体脱位:当术中发生晶状体部分脱位时,可放置张力环;全部坠入玻璃体腔时行规范的玻璃体切除手术后行睫状沟直接复位或缝线固定术。

五.玻璃体脱出:玻璃体少量脱出时,可仅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手术玻璃体大量脱出且较多皮质与玻璃体混杂,或皮质碎片脱入玻璃体腔时,则需行全玻璃体切除术

六.感染性眼内炎:出现后应加强抗感染治疗,或者玻璃体腔内注射万古霉素,感染仍无法控制者,则需行全玻璃体切除术

七.晶状体核脱入玻璃体腔:行全玻璃体切除术并取出晶状体核。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