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颐和园的介绍【关于颐和园的资料简介】

颐和国清朝期皇林被誉皇林博物馆也是国重旅游景下面是编你整理关颐和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颐和简介

颐和国清朝期皇林前身清漪坐落北京西郊距城区十五公里占地约二九十公顷与圆明毗邻。

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基以杭州西湖蓝汲取江南林设计手法而建成座型山水林也是保存完整座皇行宫御苑被誉皇林博物馆也是国重旅游景。

清朝乾隆皇帝继位以前北京西郊带建起了四座型皇林。

乾隆十五年(750年)乾隆皇帝孝敬其母孝圣皇动用8万两白银这里改建清漪形成了从现清华到香山长达二十公里皇林区。

咸丰十年(860年)清漪被英法军焚毁。

光绪十四年(888年)重建改称颐和作消夏游乐地。

光绪二十六年(900年)颐和又遭八国军破坏珍宝被劫掠空。

清朝灭亡颐和军阀混战和国民党统治期又遭破坏。

96年3月日颐和被公布批全国重物保护单位与公布承德避暑山庄、拙政、留并称国四名998年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007年5月8日颐和国旅游局正式批准国5级旅游景区。

009年颐和入选国世界纪录协会国现存皇林。

颐和建制沿革。

金明期。

北京西北郊原有瓮山燕山余脉山下有湖称七里澧、泊湖 、瓮山泊、西湖。

金朝贞元元年(53年)金主完颜亮设置金山行宫。

元朝定都北京接济漕运用水要水利学郭守敬开辟上游水引昌平白浮村神山泉水及沿途流水入湖使水势增成保障宫廷用水和接济漕运蓄水库。

明朝弘治七年(9年)明孝宗乳母助圣夫人罗氏瓮山前建圆静寺荒废。

瓮山周围林逐渐增多。

明武宗湖滨修建行宫称山皇室林。

明武宗、明神宗都曾泛舟游乐。

明熹宗魏忠贤曾将山据己有。

选造。

清朝乾隆初年北京西郊海淀带林增多量林用水使得耗水量与日俱增当林用水除了流量较万泉河水系外多玉泉山发、流入西湖水而这也是明代以通惠河水。

乾隆十五年(750年)了筹备崇德皇太(孝圣宪皇)60寿乾隆帝以治理京西水系藉口下令拓挖西湖拦截西山、玉泉山、寿安山水并西湖西边开挖高水湖和养水湖以三湖作蓄水库保证宫廷林用水并周围农田提供灌溉用水。

乾隆帝以汉武帝挖昆明池操练水军故将西湖更名昆明湖将挖湖土方堆筑於湖北瓮山并将瓮山改名万寿山

这张设计图是颐和建造初设计图出宫廷画师、建筑设计师郎世宁手是清代难得幅颐和总体建筑规划布局图。

图对国早期皇建筑设计、研究、地理环境学等各学科有着很重要史价值。

鼎盛期。

乾隆二十九年(76年)建成清漪耗银80余万两。

清漪以 国古代神话海上三仙山构思昆明湖及西侧两湖建造三岛南湖岛、团城岛、藻鉴堂岛以比喻海上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清漪总体规划以杭州西湖蓝广泛仿建江南林及山水名胜如凤凰墩仿太湖、景明楼仿岳阳楼、望蟾阁仿黄鹤楼、溪湖买卖街仿苏州水街、西所买卖街仿扬州廿四桥等等。

主体建筑报恩延寿寺并有条长达700多米尺长廊建筑与装饰绘画都相当精彩具有艺术价值以及众多游赏建筑

颐和万寿山清漪理政及居住性质建筑极少乾隆帝游览清漪当日往返从居住。

颐和鼎盛期规模宏占地面积97平方公里(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部分组成其水面占四分三(约0公顷)。

建筑佛香阁心有景建筑物余座、院落0余处3555古建筑面积70000多平方米共有亭、台、楼、阁、廊、榭等不形式建筑3000多。

古树名木600余株。

佛香阁长廊、石舫、苏州街、十七孔桥、谐趣、戏台等都已成喻户晓代表性建筑

颐和集传统造艺术成万寿山昆明湖构成其基框架借景周围山水环境饱含国皇林恢弘富丽气势又充满然趣高体现了虽由人作宛天开造准则。

破坏与重建。

清朝道光年由国力衰弱宣布撤三山陈设清漪逐渐荒废。

860年清漪被英法军火烧毁。

88年至895年慈禧太退居休养以光绪帝名义下令重建清漪

由费有限乃集财力修复前山建筑群并昆明湖四周加筑围墙改名颐和成离宫。

900年建筑及物遭八国军破坏90年修复。

颐和尽管体上全面恢复了清漪景观但很多质量上有所下降。

许多高层建筑由费关系被迫减矮尺也有所缩。

如昌阁城楼从三层减两层乐寿堂从重檐改单檐也有加高建筑如戏楼。

苏州街被焚毁再也没有恢复。

由慈禧偏爱苏式彩画许多房屋亭廊彩画也由和玺彩画变苏式彩画细节上改变了清漪原貌。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900年)颐和又遭八国军洗劫翌年慈禧从西安回到北京再次动用巨款修复。

9年颐和辟对外开放公。

颐和主要景。

概述。

颐和占地面积达93公顷主要由万寿山昆明湖两部 分组成。

各种形式宫殿林建筑3000余致可分行政、生活、游览三部分。

仁寿殿心行政区是当年慈禧太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地方。

仁寿殿是三座型四合院乐寿堂、玉澜堂和宜芸馆分别慈禧、光绪和妃们居住地方。

宜芸馆东侧德和戏楼是清代三戏楼。

颐和万寿山顶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排云殿、排云门、云辉玉宇坊构成了条层次分明轴线。

山下是条长700多米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称 世界廊。

长廊前是昆明湖

昆明湖西堤是仿照西湖苏堤建造。

万寿山山、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

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而建谐趣巧玲珑被称。

颐和整林艺术构思巧妙外林艺术史上地位显著是举世罕见林艺术杰作。

政治区。

仁寿殿。

仁寿殿(清漪名勤政殿)乾隆光绪两历史期皇帝临朝理政所其陈设主体布局致相皇宫殿特定陈设形式。

陈设物品各异颐和期较清漪陈设豪华很多。

现殿陈设心部分沿续了光绪期原样其余陈设略有变化原殿物、图、具除殿展出外部分收入物库房保存。

生活区。

乐寿堂。

乐寿堂是颐和居住生活区主建筑原建乾隆十五年(公元750年)咸丰十年(公元860年)被毁光绪十三年(公元887年)重建。

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位置居住和游乐地方。

堂前有慈禧乘船码头乐寿堂黑底金横匾光绪手。

乐寿堂庭院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六合太平。

院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

玉澜堂。

玉澜堂仁寿殿西南临昆明湖畔而建是座三合院式建筑

正殿玉澜堂坐北朝南东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

东殿可到仁寿殿西殿可到湖畔码头正殿门直对宜芸馆。

檐及两配殿砌砖墙与外界隔绝是颐和处重要历史遗迹。

光绪二十四年(898年)慈禧发动宫廷政变曾把主张变法光绪皇帝囚禁是光绪皇帝寝宫。

宜芸馆。

宜芸馆始建乾隆光绪重修。

清漪乾隆皇帝库陈设精雅颐和光绪皇隆裕寝宫由建筑功能和主人身份不陈设布置有了很变化。

979年古建维修室仅陈放具。

99年根据清漪陈设档案布置陈设整组院陈列物余件。

游览区。

万寿山

万寿山属燕山余脉高5859米。

建筑群依山而筑万寿山前山以八面三层四重檐佛香阁心组成巨主体建筑群。

从山脚云辉玉宇牌楼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智慧海形成了条层层上升轴线。

东侧有轮藏和万寿山昆明湖石碑。

西侧有五方阁和铜铸宝云阁。

山有西藏佛教建筑和屹立绿树丛五彩琉璃多宝塔。

山上有景福阁、重翠亭、写秋轩、画游等楼台亭阁。

居部位建置组体量而形象丰富央建筑群。

这组建筑群包括主体建筑物──帝、举行庆朝会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

与央建筑群纵向轴线相呼应是横贯山麓、沿湖北岸东西逶迤长廊共73全长78米这是国林长游廊。

前山其余地段建筑体量较。

山景观是富有山林野趣然环境。

除部佛寺须弥灵境外建筑物都集若干处成体与周围环境组成精致林。

湖段两岸是乾隆帝摹仿江南河街市肆而修建买卖街遗。

建筑除谐趣和霁清轩光绪完整重建外其余都残缺不全只能凭借断垣颓壁依稀辨认当年规模。

谐趣原名惠山是摹仿无锡寄畅而建成座。

这组建筑群包括主体建筑物帝、举行庆朝会排云殿和佛寺佛香阁

昆明湖

昆明湖颐和主要湖泊占全面积四分三约0公顷。

南部前湖区碧波荡漾西望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有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湖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古建筑

昆明湖是清代皇诸湖泊湖道长堤──西堤西北逶迤向南。

西堤及其支堤把湖面划分三不等水域每水域各有湖心岛。

这三岛湖面上成鼎足而峙布列象征着国古老传说东海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西堤以及堤上六座桥是有识地摹仿杭州西湖苏堤和苏堤六桥。

西堤带碧波垂柳然景色开阔外数里玉泉山秀丽山形和山顶玉峰塔影排闼而被收摄作景组成部分。

昆明湖上和湖滨西望外景和湖山浑然体这是国林运用借景手法杰出例。

湖区建筑主要集三岛上。

东宫门。

东宫门区颐和东边。

这带原是清朝皇帝从事政治活动和生活起居地方包括朝见臣仁寿殿和南北朝房、寝宫、戏台、庭院等。

门楣檐下全部用油彩描绘着绚丽图案。

六扇朱红色门上嵌着整齐黄色门钉檐下挂着九龙金匾上颐和光绪皇帝御笔亲题。

门前御道丹陛上云龙石雕刻着二龙戏珠乾隆年代所刻是从圆明废墟(安佑宫)上移它是皇帝尊严象征。

东宫门当年只供清朝帝出入。

仁寿殿颐和门东宫门。

是慈禧太和光绪皇帝坐朝听政、会见外宾殿。

原名勤政殿光绪重建改称仁寿殿。

东向面阔七两侧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寿门门外南北九卿房。

戏楼。

戏楼德和与承德避暑山庄里清音阁、紫禁城畅音阁合称清代三戏台。

德和戏楼是慈禧60岁生日修建专供慈禧看戏。

高米颐和仅次高佛香阁

戏楼共三层台化妆楼二层。

顶板上有七天井地板有地井。

舞台底部有水井和五方池。

佛香阁

佛香阁万寿山前山央部位山腰建筑高米方形台基上是座八面三层四重檐建筑;阁高米阁有8根巨铁梨木擎天柱结构复杂古建筑精品。

原阁咸丰十年(860年)被英法军烧毁光绪十七年(89年)花了78万两银子重建光绪二十年(89年)竣工是颐和里工程。

阁供奉着接引佛供皇室烧香。

排云殿

排云殿万寿山建筑心部位原是乾隆他母亲60寿辰而建报恩延寿寺慈禧重建改排云殿是慈禧居住和生日接受朝拜地方。

排云二取郭璞诗神仙排云山但见金银台比喻似云雾缭绕仙山琼阁神仙即将露面。

从远处望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条直线。

排云殿这组建筑颐和壮观建筑群体。

智慧海。

智慧海是万寿山顶高处座宗教建筑是座完全由砖石砌成无梁佛殿由拱券结构组成。

建筑外层全部精美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上部用少量紫色、蓝色琉璃瓦盖顶尤以嵌殿外壁面千余尊琉璃佛更富特色。

智慧海词佛教用语是赞扬佛智慧如海佛法无边。

建筑虽极像木结构但实际上没有根木全部用石砖发券砌成没有枋檩承重所以称无梁殿。

又因殿供奉了无量寿佛所以也称它无量殿。

长廊

长廊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东起邀月门西止石丈亭全长78米共73是国林长游廊99年被认定世界上长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廊上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000余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故等。

画人物画取材国古名著。

清晏舫。

清晏舫俗称石舫长廊西端湖边是条石船寓海清河晏是颐和唯带有西洋风格建筑

它前身是明朝圆静寺放生台。

乾隆清漪改台船更名石舫。

石舫长36米船用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

下雨落船顶雨水通四角空心柱子由船身四龙头口排入湖。

画游。

画游是万寿山西部组景建筑

它依山而建正面有座两层楼阁左右各有楼名爱山、借秋。

阁立有座石牌坊牌坊边是澄晖阁。

建筑有爬山廊。

由地处半山腰楼、阁、廊分别建不等高线上青山翠柏簇拥着组由红、黄、蓝、绿琉璃瓦覆盖着建筑群体。

听鹂馆。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其母所建有两层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叫声比喻音乐优美动听故名听鹂馆。

德和戏楼建成前慈禧常这里看戏宴饮。

咸丰十年(860年)遭英法军焚毁光绪改建。

听鹂馆饭庄是著名宫廷菜系饭庄。

宝云阁。

铜亭是国目前尚存工艺精致、体量铜铸品。

佛香阁西侧五方阁院座高米汉白玉石座上始建乾隆年高75米重07吨。

四面有菱花扇。

虽铜制但完全按照木构架结构而做。

东、南、西三面有门门四扇格扇门北面是八扇格扇窗。

门窗格扇有菱花格扇心帘架上部也有格扇心所有格扇心外二层。

昌阁。

昌院位昌阁东昌院博物馆是国古林规模、品级高物陈列馆。

昌阁颐和昆明湖东堤北端。

原是座城关清漪门移动图片。

建清乾隆十五年(750年)现存城楼光绪(875908)重建。

城头四隅角廊平面呈"人"形三层楼阁。

层供奉昌帝君铜铸像及仙童塑像旁有铜骡。

谐趣。

谐趣万寿山东麓是独立成区、具有南方林风格。

清漪名叫惠山是仿无锡惠山寄畅而建。

嘉庆十六年(8年)重修取以物外静趣谐寸田和和乾隆皇帝诗句亭径足谐奇趣思改名谐趣。

共有亭、台、堂、榭十三处并用游廊和五座形式不桥相沟通。

东南角有石桥桥头石坊上有乾隆题写知鱼桥三额是引用了庄子和惠子秋水濠上争论而。

苏州街。

苏州街又称买卖街。

苏州街是湖两岸仿江南水乡苏州而建买卖街。

清漪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

店铺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

皇帝游幸开始营业。

湖岸边数十处店铺860年被列强焚毁。

986年重建。

山湖。

山湖位颐和北部建筑较少林木葱笼山路曲折。

有组西藏建筑和江南水乡特色苏州街。

日台象征着日月环绕佛身。

十七孔桥。

十七孔桥坐落昆明湖上位东堤和南湖岛用以连接堤岛石桥。

石桥宽8米长50米由7桥洞组成。

石桥两边栏杆上雕有不、形态各异石狮500多只。

铜牛昆明湖东岸十七孔桥东桥头北侧镇压水患而设。

755年用铜铸造称金牛。

铜牛与织女图。

颐和昆明湖东岸有被喻牛郎化身镇水铜牛西岸有处被喻织女化身耕织图它们隔着昆明湖遥遥相望这两景观历也缘牛郎织女故事。

乾隆十五年(750年)初建清漪(颐和前身)乾隆皇帝也比天上玉皇帝并传下御旨要把御修成天上人那佛香阁要建得雄伟华丽象征着天宫里凌霄殿昆明湖要宽阔比天河并湖(河)东西两侧修了铜牛和耕织图。

铜牛身子朝东头朝西正对着织女图这样就更像天河了天上有织女(耕织图)地上有牛郎(铜牛)遥遥相望。

860年英法军焚毁三山五颐和里耕织图也遭到毁灭性破坏只留下乾隆皇帝御题耕织图石碑。

放耕织图被划出了颐和墙外成生产与生活混杂杂院。

998年底才被颐和收回并逐步按照原貌恢复建设突出了耕与织景题寓。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