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冻麦田补救及中后期管理技术

摘要冬、春2季小麦都可能遭受冻害,采用适当的技术措施,仍可获得较好的收成。总结了受冻麦田补救的一些技术措施和中后期管理手段,以为小麦获得全面丰收提供参考。   关键词冻害;预防;补救措施;中后期管理      2009年入冬以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遭受多年罕见的低温冰冻灾害,加上部分小麦种植技术和品种选用不当,不少麦田遭受不同程度冻害。开春后是否仍有冻害,也未可知,因此必须做好应对的准备,以保证小麦全面丰收。   1小麦冻害可防可救   据笔者调查访问、查阅有关资料及亲身经历,小麦冬季冻害常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只是有些年份程度较轻,影响不大而未被重视。春季冻害,历史上也不少见,如1953年4月12日淮北地区突遭寒潮,所有麦田均遭严重冻害,不少老农至今仍记忆犹新;再如1995年3月中上旬和4月初的3次寒潮,也使部分麦田遭受到不同程度冻害。无论受害早晚或程度轻重,只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加以补救,都可获得较好的收成,千万不要轻易毁掉[1]。   2冬季受冻麦田补救措施   冬季小麦冻害,根据受冻程度可分为2种:第1种是严重受冻,主要表现为主茎和较大分蘖被冻死,但小分蘖仍有活力,且大分蘖基部还有小分蘖、刚冒出的蘖芽和潜在的蘖芽,只要管理措施得当,仍可发育成有效分蘖。这类麦田,在土壤解冻后要尽快补水、追肥。有积雪的田块,可在化雪时撒施或趁雨天撒施。土壤墒情不足的,要开沟条施或打洞穴施,施后浇水,使肥料尽快被吸收利用。一般可用尿素120~150 kg/hm2+磷酸二铵30~45kg/hm2。土壤基础肥力较差且底肥用量偏低的田块,适量多施;反之,酌情少施。第2种情况是部分叶片冻死,主茎、大分蘖苗心仍有活力。这类麦田可在土壤解冻后追施尿素75~90kg/hm2+磷酸二铵15~30kg/hm2,施用方法可参照上述办法进行[2]。   3春季麦田防冻及受冻补救措施   3、4月,小麦已先后完成春化和光照2个生育阶段,抗寒能力明显下降。这期间,我国冬麦区,特别是作为小麦主产区的黄淮平原,倒春寒天气常有发生,因此小麦发生冻害的频率和受害程度都比冬季大,应特别注意防范。   (1)对生长过旺的麦田,开冻后要及早镇压,控制其生长发育,避免过早拔节,降低抗寒能力。   (2)注意收听、收看当地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在寒潮到来前一两天给麦田浇水,使土壤导热能力增强,田间温度提高,对预防春季冻害有很好的效果。   (3)在寒潮到来当日晚6~10时,气温降至4℃以下,即有可能出现霜冻。此时可在麦田上风处,每隔10m左右堆放1处烂柴碎草,点火熏烟,要求做到只见冒烟不见明火。此法在20个世纪50~60年代的淮北地区农民常有使用,对预防和减轻冻害有不错的效果。   (4)寒潮过后立即浇水施肥,追施尿素150kg/hm2左右,促进小麦分蘖,小蘖赶大蘖,使总茎数达到900万个/hm2以上。   (5)在起身拔节期喷施壮丰安,一是可以适当抑制生长发育,提高抗寒能力。二是可以控制第1节生长过长,提高抗倒伏能力。   4受冻麦田的中期管理   受冻麦田由于主茎成穗减少,提高分蘖成穗率并使其形成大穗,成为中期管理的主要目标[3]。因此,在管理上要有促有控,即促有效大、中分蘖快速生长,控制小分蘖生长和蘖芽冒出,并使之尽快枯死,以免与有效分蘖争水肥、争阳光。

(1) 群体略小、个体较弱的麦田,尽早浇水追肥。   (2) 群体较大、麦苗较旺的麦田,及时中耕划锄,必要时可喷洒50%的矮壮素3 750~4 500mL/hm2,对水成500倍液,以控制无效分蘖的发生和生长;控制旗叶和倒2叶过长,使小麦株型紧凑。   (3) 喷施叶面肥。用尿素7.5kg/hm2、磷酸二氢钾1.5kg/hm2对水450~600kg/hm2。受冻较重麦田,隔7~10d再喷1次。将肥水尽量喷在大苗叶面上,促使大、中苗快速生长,抑制小苗生长,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