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建设工程的方案探讨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同益提高。

因此,如何选择变电站的建设方案,是我国电网建设、改造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

笔者根据多年实际工程经验,对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施工中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以供同行参考。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电力系统;工程建设;研究    我国人口集中,大中型城市高楼大厦群立,是政治、经济、文化、商贸和金融中心的所在地。

其用电负荷大,促使变电站的分布越来越密才能满足用电需求,致使很多高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必须深入到城市负荷中心,根据我国主要大中型城市的实际用电情况,大多数城市需要220kV变电站深入到城区才能较好的满足负荷的需要,从而确保城市的供电可靠性。

1设备选型    对于我国电力系统220kV变电站来说,一旦在主设备故障或保护失灵、误操作等原因引起火灾时,波及面较大。

所以在设备选型方面,应尽量选用无油化产品。

对于电网变电站采用全户内的型式宜选用不燃或难燃的变压器,主变压器选型上还应注意选用低噪音以降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在高压配电装置的选型上推荐采用GIS设备,GIS设备具有占地面积和空间小、运行可靠性高,维护工作量小、现场安装调试方便等的独特优势,在电网建设中扮演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变电站采用GIS设备可以极大的减少占地面积,满足变电站小型化及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的要求

电网的建设和改造中,可通过招投标择优选择技术先进、售后服务好的设备厂家来供货。

此外,对于GIS设备选型还必须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选型必须向高参数、大容量发展。

随着国民经济不断的发展,电网负荷密度迅速增加,主变压器容量不断增加,对GIS设备的通流能力、开断能力都有了更高的要求,从GIS设备运行的可靠性方面考虑,必须提高其绝缘水平,特别是绝缘件的绝缘水平,应充分考虑5~10年系统的发展。

选用低噪音和振动小设备

电力系统变电站建设的要求之一就是必须满足环保的要求防火防爆和低噪音要求都非常高。

这就要求GIS设备应符合环保的要求做到振动小、噪音低,因而特别要求断路器的操作振动要小,并且有消音措施。

向自动化、智能化发展。

随着一些高新技术,如微电子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工业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使智能化GIS设备的开发应用成为可能。

2通风防火、防嗓音处理    城市电网220kV变电站采用紧凑布置,因而不如敞开布置通风散热效果好,在设计上应特别考虑通风防火处理

对于主变压器各台分别布置于三面封闭、一侧开门的单独室内。

室间墙设为防火墙;设置火灾探测、报警系统及水喷雾自动灭火装置作为主变的防火措施。

城市电网紧凑布置带来主变压器通风、防噪声问题较难处理

根据国家标准规定,夜间环境噪声标准值,在居民、文教区为40dB,在工业集中区和交通干线道路两侧为55dB。

因此,变电所应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和降低噪声。

除了在主变压器订货时应尽量采用底噪音的变压器外(要求主变噪音≤65dB),在设计上也应作方案上的处理以减少噪音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然而对这个问题的解决往往是符合噪声要求了,而通风效果却又不尽人意。

因而在设计时应特别注意密封和通风对于主变压器室可以采用密封防火门,门内填防火及隔音材料,平时大门紧闭;通风靠上升百叶窗及生变压器室下部两条进风道.主变压器室屋顶开通风口配以输流风机,强迫空气流动来达到通风目的。

对于其它电气设各采用SF6气体、真空开关等无油化设备

带有少量可燃介质的10kV并联电容器分组布置在电容器室,相互间用防火墙隔开。

增加装设变电站遥视系统作为对无人值班变电站一次、二次设备的外观监视和变电站防火防爆的有力手段,可以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提高可靠性。

在总体布置上,尽量为设各的散热创造较好的通风条件,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构设备辅助通风相结合。

对于主要防火对象:各级配电装置、主控制室、电缆夹层等均应装设自动监控、自动灭火装置。

电缆火灾事故率较高,为防止电缆火灾蔓延波及主建筑物及有关设备,推荐采用分隔阻燃等措施,如用防火胶泥等防火材料堵塞电缆进出口处的全部空隙,电缆沟也可采用分隔阻燃措施。

3降低接地电阻值的方法    220kV变电站由于采用GIS设备全户内多层布置的型式使整个变电站占地面积很小,由于其接地网的面积较小,往往难以达到规程中对大接地短路电流系统的接地电阻值的要求:R≤2000/Id(Q)(当流经接地装置的入地短路电流Id>40OOA时,取R≤0.5),特别由于周围高楼大厦群立建筑拥挤,接地网的区域狭窄,对扩大接地网面积外引的方法带来很大的困难。

在工程实践中降低人工接地接地电阻值推荐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3.1土壤置换法    土壤置换法主要是利用低电阻系数的土壤如粘土、黑土及砂质粘土等电阻率较低的土壤替代原较高电阻系数的土壤

置换的范围是在接地体周围不小于0.5m以内和近地面侧不小于接地极长的1/3区域内。

由于电网变电站所在位置,往往其土壤电阻率较小,那么土壤置换法对于电网变电站的效果有时并不非常明显,在工程实践中采用该方法应充分考虑其地质情况,采取因地制宜。

3.2加盐法    加盐法主要是在接地体周围土壤中加入食盐来提高土壤的导电率,改善土壤电阻系数。

处理方法是将盐和土壤一层隔一层地依次填入坑中。

盐层厚度约为lcm,每层盐都要用水湿润。

由于受季节性变动较小且食盐的价格低廉,采用上述方法处理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

但该方法也有缺点即由于盐的逐渐溶化流失而使接地电阻慢慢变大,而且会加速接地体的锈蚀,在人工处理2年后,大多需再进行一次处理

3.3采用降阻剂法    采用降阻剂法主要是用化学处理法在挖好并敷上接地线的沟内撒上由高分子材料、电解质和适量的水合成的长效降阻剂。

再将旧土回填。

采用降阻剂现场施工简便,节省钢材、投资低,见效快,性能较为稳定,具有耐用时间长、效果显著等优点,推荐优先选用。

3.4钻孔深埋法    钻孔深埋法主要是采用钻机打孔.在打出的孔穴中埋设长20~7mm圆钢接地体,再灌入碳粉浆或泥浆.将同样处理的数个接地体并联,就成了完整的接地体。

采用垂直接地体,根据地质条件一般为5~10m,再长时则效果不明显且给施工带来困难。

深埋法受季节影响小,可获得稳定的接地电阻值,施工方便,成本不高,效果显著,对于建筑物拥挤敷设接地网区域狭窄的电网变电站有很好的效果。

4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力工程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总体水平不断加强,我们已经清醒的认识到,电力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同时还直接影响到工程建设的投资和工程施工成本的高低,最终将直接影响到我们社会的经济发展。

同时,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电网变电所的建设经验,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效益。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