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政府会计体系:预算会计扩展的方向

摘要:文章分析了预算会计扩展政府会计是各个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产物;分别从会计规范、会计核算内容、会计模式、会计对象等方面,具体阐述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思路;从实践的角度阐述了要从我国国情出发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具体步骤。

关键词:预算会计政府会计体系扩展一、问题的提出近几年来,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加快,按照公共财政理论设计的预算管理模式已开始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等环节的管理制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预算会计的客体运行环境又发生了变化,因此,预算会计将会面临着进一步的改革。

二、关于政府会计内涵的基本认识政府会计是一个与企业会计具有同等地位的会计学分支,以政府预算管理为中心的宏观管理信息系统和管理手段,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及地方政府业务活动的营运情况,不以营利为目的,提供反映政府单位受托责任会计信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建立经济、社会和政治决策的会计体系

三、原因的分析:预算会计扩展政府会计是各方面需要的产物我国作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成员国,必须改进和完善我国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缩小我国政府会计与国际会计惯例的差距,进一步加强与各国的信息沟通和各国政府会计的比较研究。

现行的预算会计体系存在许多的缺陷和实践不符状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运行机制的日臻完善,作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一项根本制度的财政预算管理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之中,建立公共财政,实行部门预算,建立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支付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都是财政预算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

这些改革措施引起政府财务活动和预算管理的重大变革,势必影响政府会计财务报告的内容和方法。

四、具体的思路:从财务的角度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会计规范上,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

政府会计准则是在政府会计准则理论结构的指导下,对具体政府会计业务的处理做出规定。

会计核算内容上,覆盖一级政府的全部财务状况和收支结果。

预算会计相比,政府会计的核算内容应该全面的反映政府会计对象。

然而,我国预算会计恰恰遗漏了这个重要的政府财务活动内容。

另外,国债数目的增长只是在量上使财政风险累积,而国债投资效率的低下,甚至被违规使用,则有可能引发潜在的财政危机。

还有基金等其他方面都应该是政府会计核算的内容。

会计对象上,扩展为价值运动。

政府会计政府作为会计财务报告主体,应当从更广的范围来研究会计对象。

具体地说,包括国有资产(包括产权及收益权)管理的责任、对内对外债权债务管理的责任等。

国有资产政府债权债务方面的价值运动也必须作为政府会计对象。

将价值运动作为政府会计对象,这样可以更好地反映政府管理国家事务活动和履行受托责任的连续性,把预算资金运动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提供连续、全面、系统、完整的财务信息,同时也可以分清各届政府任期内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以及对下届政府造成的财务影响。

防止本届政府为表现政绩而大量举债,债务由下届政府偿还的短期化行为。

此外,把国有资产产权及收益权的价值运动纳入政府会计,还有利于督促各级政府履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会计模式上,转变为基金会计

政府会计中,会计模式是基金会计

政府各基金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任何基金都是一个与其他基金分开并相互独立的会计财务报告主体。

为此,基金间交易及有关款项的垫付、往来等事项都必须分别在相关基金主体中做出完整的记录和报告。

会计确认基础上,采用修正的收复实现制或修正的权责发生制。

许多国家的地方政府,一些国家的中央及地方政府通常采用修正的现金制或修正的应计制会计

会计报告上,应该系统而全面。

政府财务报告政府对一定会计期间财务活动乃至整个主体各项活动进行系统、全面的总结和报告。

典型的财务报告为年度财务报告

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应当报告主体在会计年度内财务收支活动情况和结果、会计年末财务状况以及会计年度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并对所有各项影响财务收支情况和财务状况的事项、影响程度情况做出说明、解释。

政府年度财务报告应当经权威的鉴证机构审计核定后,才能向报告使用者公布。

这样,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才能据以分析、评价报告主体管理当局的财务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并做出相关的决策。

五、实施的步骤:构建政府会计体系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加强制度研究。

建立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制定政府会计准则,建议在财政部组建政府会计准则委员会,专门负责政府会计准则的规划、研究、制定等工作,最后由财政部发布实施。

积极推进政府统一会计结算改革。

政府统一会计结算改革是向政府会计体系转变的过渡措施。

积极促进政府会计体系的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发一些政府会计财务软件。

政府会计体系的制度制定后,要有一段时间留给财务软件公司开发政府会计的联网财务软件。

待权威部门评审这些财务软件后才能执行政府会计体系

选择部分城市作为试点,而后逐步推开。

在推进改革时,要先在部分具备条件的城市试点,待有一定的经验或者其他地方政府条件具备时,再逐步推开。

参考文献:1、李建发.政府会计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7.2、刘积斌.西方政府与非营利性会计摘译[M].中国财经出版社,1997.3、李建发.从中美政府会计的差异看我国预算会计改革[J].会计研究,1997(5).4、丛树海.重塑我国政府会计体制的若干探讨[J].财经研究,1997(9).5、汤谷良,杜菲.谈政府会计的基本理论体系[J].林业财务会计,2001(5).(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