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特钢 特钢之星

在苏北大地,矗立着一座气势恢弘的现代化大型特钢之城,这就是在全国特钢行业处于第一方阵并在全国冶金战线颇负盛名的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

速度淮钢      淮钢自1970年建厂,先后经历了清江钢铁厂――淮阴市冶金工业公司――江苏淮钢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的历史发展阶段,现已成为苏北最大的现代化钢铁联合企业,2005年列全国最大工业企业第257位,全国冶金行业第46强。

至2007年底,公司拥有总资产105.5亿元职工6000余人。

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02.51亿元,成为淮安市首家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实现利税11.37亿元,其中利润7.07亿元

1986年何达平担任市冶金工业公司经理,成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当时的冶金公司总资产只有2000万元,设备陈旧、落后,生产规模小、能耗高、污染重,在全省76家冶金企业中排名倒数第二,企业濒临下马的边缘。

以何达平为首的公司领导班子认为:市场如战场,不发展是死,慢发展也是死!惟有解放思想、敢闯敢干,超常规跨越发展,才能争取生存的希望和发展的空间。

在何达平的带领下,淮钢人开始了“二次创业”的征程。

1987年至1993年,淮钢成功实现了登上焦、铁、钢、钢材年产10万吨的台阶。

1993年是中国钢材市场十分兴旺的年份,淮钢这一年实现利税1亿元,成为全省利税大户之一。

淮钢人没有沾沾自喜,坚持走高科技、高起点、高效益之路。

多方筹措资金4亿元,并利用意大利政府贷款,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引进了具有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70吨超功率电炉――炉外精炼――连铸生产线

此项目于1994年8月19日动工,1995年12月9日顺利产出第一炉70吨钢水,拉出第一根钢坯。

意大利专家感叹地说:这在欧洲也是罕见的速度。

时任冶金部副部长徐大铨评价说,淮钢这一项目,为全国中小型冶金企业科技进步作出了榜样,为全国冶金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示范。

此后淮钢一鼓作气,决定续建二期轧钢工程。

在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淮钢融资4.5亿元,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引进同样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年产40万吨连轧生产线,并于1999年8月2日建成贯通,实现了全连铸、全热送、全连轧,走在了全国同规模钢铁企业的前列。

在“十五”的开局之年,淮钢投资1.87亿元,在吸收消化国外装备技术基础上,新建了以国产设备为主、性能同样国际领先的70万吨轧钢生产线

2002年12月,淮钢“十五”技改工程――长流程炼钢生产线项目启动,总投资12.6亿元人民币。

2005年12月,淮钢又建成了一条年产80万吨特钢中棒生产线

至此,淮钢登上了年产钢和钢材各200万吨的重大台阶。

何达平认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重大发展决策必须先人一手,胜人一招,超人一筹,才能抓住稍纵即逝的发展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2004年何达平被批准为随温家宝总理访欧的企业家代表团成员,同达涅利公司签署了共同建设中国第一条转炉特钢大棒材生产线的合作意向书。

该项目于2005年10月16日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总投资34亿元人民币。

2006年6月,江苏沙钢集团作为大股东控股淮钢,江苏淮钢集团更名为江苏沙钢集团淮钢特钢有限公司,沈文荣兼任淮钢特钢董事长,淮钢特钢的“十一五”建设步伐不断增速,淮钢进入了高速发展期。

2007年3月1日成功拉出我国最大口径连铸圆坯。

2007年12月20日大棒材生产线成功轧出直径130毫米的棒材,国内首条转炉特钢大棒材生产线比计划提前三年建成。

至2007年底,淮钢登上了年产特钢和钢材各300万吨的重大台阶,成为全国单个基地产量最大的特钢企业,在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科技淮钢      始终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不停步,从而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淮钢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淮钢,科技是开启成功之门的一把金钥匙。

何达平亲自挂帅进行了“铁水热装”技术攻关,并获得了成功。

时任冶金工业部副部长、现国家钢铁材料首席科学家翁宇庆对此予以高度评价:“淮钢的这一创新,堪称国内冶金工业的一次革命。

”1999年6月,淮钢“铁水热装及其相关工艺在70吨超高功率电炉上的应用”技术创新项目荣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1年2月,该技术创新项目又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也是江苏省冶金企业历史上荣获的最高奖项,何达平赴京参加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受到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至今淮钢共获得国家专利37项。

淮钢对引进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短流程炼轧钢生产线,在消化、吸收与转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使该条生产线成为我国引进短流程生产线中引进技术和再创新技术最多、运行情况最佳的一条,原设计产能为每年40万吨,现实际产能已达到每年70万吨

意大利达涅利公司授予淮钢“达涅利全球示范工厂”牌匾,何达平被达涅利公司授予“企业管理大师”荣誉。

淮钢建成高标准的理化检测中心和钢铁研究所,建立了省级技术中心,每年用于科研开发的相关费用近亿元

同钢铁研究总院联合成立了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2006年5月,淮钢被国家人事部批准正式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与钢铁研究总院、华东冶金学院、东北大学、江苏大学,淮阴工学院等单位建立了技术合作关系,实施产、学、研合作。

2001年起,淮钢参与了被列入国家“973”计划中新一代钢铁材料研究课题组,承担并完成了“全等轴晶技术开发”和“400Pma超细晶碳素钢筋”两个子课题的研究,达到了美国、德国等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淮钢加大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加快产品开发步伐,实施创名品、名牌工程,取得了可喜成绩。

公司生产的锚链钢先后获得英国、挪威、日本、美国及中国船级社船用钢材工厂认可;“淮钢”牌Ⅲ级螺纹钢于2000年1月份首家通过省级鉴定,填补省内空白,被应用于连云港田湾核电站、上海南浦大桥、地铁及京沪高速公路国家重点工程。

2005年,在首届中国消费者喜爱品牌满意调查新闻发布会上,“淮钢牌”弹簧钢获“中国弹簧钢市场用户满意第一品牌”美誉。

淮钢生产的铁路轨道用扣件弹条市场占有率80%,货叉车用扁钢年产10万吨,国内排名。

第一,市场占有率70%,弹簧钢、锚链钢、轴承钢市场占有率也大幅提升。

产品出口至美国、西班牙、意 大利、加拿大、韩国、马来西亚、巴基斯坦等国家。

绿色淮钢      淮钢公司已成为“全国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和“江苏省循环经济百家试点企业单位”,致力于变革“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污染”的传统增长模式,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了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

淮钢同新加坡昂国企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公司厂区内建设了淮龙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利用每年产生的80万吨高炉渣生产超微细粉,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还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淮钢实现了固体废弃物的零排放,水循环利用率达95%以上,各项能耗指标均处于全国重点冶金企业领先水平。

公司利用高炉、焦炉煤气及高炉煤气余压(TRT),每年发电4.2亿千瓦时,自发电量达总用电量的30%左右。

公司回收转炉煤气不仅能满足两座日产石灰800余吨的套筒窑的需求,还有部分富余返回转炉厂用于钢包烘烤。

采用以气代油措施,与神雾公司合作攻关建成国内最大的蓄热式大圆坯轧钢加热炉,实现轧钢加热炉无油化,年节约重油10万吨

转炉炼钢、电炉炼钢利用焦炉煤气烘烤钢包及中间包,每年节约柴油6500吨以上。

2007年全年节能量达49.6万吨,一年就完成省政府下达给淮钢“十一五”节能总量的358.6%。

淮钢特钢公司下大力气,在绿化、美化方面取得了可喜得成绩。

专门成立了公司绿化处,配备专职人员从事园林工作。

现全公司绿地率达27.8%,绿化覆盖率达35.8%,被江苏省政府授予“省级园林式单位”称号。

和谐淮钢      淮钢历经十年改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没有改变,职工的民主管理地位与作用没有改变。

公司始终坚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报、电视台、俱乐部等齐头并进。

“钢的意志、铁的纪律、火的热情”是淮钢人用心血铸就的企业精神与坚定理念。

淮钢在全市首家建立了内部工人技师职称评聘制度,对有真才实学,能在关键岗位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人,评聘为工人技师,享受工程师待遇。

2003年以来,公司大力开展了“争创学习型企业,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大规模的岗位技能大赛。

淮钢坚持开展“送温暖工程”,制定了《职工困难补助制度》、《职工大病重症援助制度》、《扶贫济困专项制度管理办法》等制度。

2006年起,何达平发起建立了《何达平爱青基金会》,每年筹集100万元基金对困难青年进行资助。

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职工淮钢除资金援助以外,每年都有针对性地进行“送岗位解困”,为困难职工的子女安排进厂工作,这几年已有300多人得到安排。

淮钢还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向社会献爱心。

仅仅几年,淮钢职工个人先后向市慈善总会等单位捐款、捐物2000多万元。

2008年,淮钢获“江苏省慈善之星”荣誉。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地震灾害后,沈文荣董事长代表沙钢集团及控股的淮钢公司一次性向灾区人民捐款8000万元,淮钢职工踊跃募捐,一次性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62万元。

淮钢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模范职工之家、江苏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重合同守信用企业等称号。

淮钢计划2008年销售收入达150亿元,利税15亿元,跻身全国特钢前三强,世界特钢前十强。

在“十一五”的后三年,在沙钢集团董事局的统筹与支持下,加大产业链的延伸,抓好总投资100亿元的70万吨大口径合金无缝管及30万吨直缝管的规划与建设,在“十二五”初,确保实现年销售收入300亿元,力争500亿元,为中国的特钢生产和苏北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8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