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无垠:大无垠

“尽心尽力,不图回报,照顾老人,关爱老年人,我只尽到了一个后辈应尽的责任。

”   ―主人公语      鞠爱彬,男,51岁, 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原社会福利院院长。

30多年来,他对不同老人的殷殷真情和拳拳孝心广为传颂。

作为农民出身的民政干部,他的孝行远远超出了亲情的范围,给传统的孝道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他用孝行诠释了当代的孝子精神。

小小年纪写孝心      鞠爱彬从小就是当地出了名的孝子。

在他很小的时候,母亲就离他而去,父亲在县城工作很少回家,无暇顾及他。

他只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爷爷奶奶的疼爱下,失去母爱的小爱彬十分懂事,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

他常常给爷爷捶腰搓背,帮奶奶穿针挠痒;夏天他给老人扇凉,冬天为老人温被;还常常帮湾里的老人看场赶鸡,提壶送水,小小年纪就成为大人们教育自己孩子的楷模。

鞠爱彬在爷爷病倒在床时,他和小姑一起把自己心爱的黄狗牵到县城卖了15元钱,给爷爷买药看病。

他在学校住读期间,每星期都带一罐瓶子的辣萝卜,从不到学校食堂买菜,萝卜上长了一层白霉也舍不得倒掉,他把节约的菜钱又原封不动地交到奶奶的手上。

伢子敬老爱老事迹美名传      1978年3月,不满20岁的鞠爱彬应征入伍了。

不久,他担任了部队机关团支部书记兼“学雷锋小组”组长。

他把对爷爷奶奶的敬爱和思念,转移到驻地五保户和孤残老人身上。

只要能挤出时间,他总是为这些老人劈柴担水、洗衣扫院,为生病在床的老人买菜做饭,送药喂汤。

他还从有限的津贴中挤出钱来,买些水果和营养品送给病倒在床的潘大爷。

每到星期天和节假日,那些老人们常常倚门盼望鞠爱彬的到来。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鞠爱彬不知帮助了多少位孤寡老人,却从不肯留下自己的姓名。

老人们问急了就说:“我是个当兵的,就叫我兵伢子吧!”当那些经常受到他帮助照顾的老人将一封封感谢信送到部队时,部队首长都不知道“兵伢子”是谁,机关教导员心里犯嘀咕:“兵伢子,兵伢子莫非就是鞠爱彬?”最后教导员将部队机关战士合影照片交给老人们辨认,果然一下子就把这个“兵伢子”给找出来了。

孝心献给一切老人      十年的军旅生涯结束了,这位雷锋式的“兵伢子”载誉转业回到地方云梦,被优先分配到县民政局工作。

鞠爱彬在9年时间内相继失去了3位老人后,他把悲伤埋在心底,成天为那些“三无”孤残老人和民政优抚对象忙个不停。

虽然人到中年,但他那种从小养成的敬老情结却没有丝毫改变。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1999年7月,组织上把县社会福利院院长的重任交给了鞠爱彬

当了院长的鞠爱彬,始终把敬老、养老放在自己的心坎上,他从那些孤残老人身上,仿佛看到自己祖父祖母的身影。

他经常和院里的老人泡在一起,了解他们的要求和意见,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他喜欢在老人住宅四周转一转,到房间里看一看,亲自动手把堵塞的厕所和水沟疏通。

下暴雨时,他撑着伞到一间间房屋查看有没有漏雨的地方。

寒冬腊月,有时半夜起来,同值班人员一起打着手电查房,看窗户玻璃破了没有,室内温度够不够,会不会引起煤气中毒或火灾。

他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几乎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老人们身上。

他觉得对这些老人尽孝,是自己应尽的责任,也是对自己老人的补偿。

鞠爱彬知道73岁的婆婆代发珍患了老年白内障,趁武汉眼科专家到县人民医院坐诊的机会,将代婆婆送到手术台上,使她重见光明,笑得嘴都合不拢来;从新疆回乡的退休老人方腊生身患乙型肝炎转化为肝腹水,身边无儿无女,凡接触他的人个个提心吊胆,生怕被传染上乙肝,鞠爱彬却像对自己老人一样,送他去医院看病,为他端茶倒水,喂汤喂药,逗引他讲天山南北的风土人情,使他从疾病的忧闷中解脱出来。

临终前,老人紧紧地拉着他的手,舍不得松开;他专程从吴铺福利院请来两个说唱艺人,为的是让老人们能听一听民间曲调;他邀请武警云梦消防中队官兵,同老人联欢,为的是让老人开怀一笑;他在一位脾气倔强、从不洗澡的伤残军人面前磨了几个小时的嘴皮,最后亲自动手帮他脱衣服,为的是让他洗一个干净的澡。

鞠爱彬先后为7位老人戴孝送终,30多年来,他对不同老人的殷殷真情和拳拳孝心,不仅深深地刻在这些老人的心里,而且在古泽云梦、荆楚大地广为传颂。

2006年,鞠爱彬云梦福利院调动到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公室任主任,仍然从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等敬老爱老、助老工作。

鞠爱彬仍然一如既往在农村养老工作上兢兢业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他的工作离开了县福利院,但仍然心系老年人,关爱老年人,敬老、尊老、爱老始终没有改变。

他时常利用工作之余到县福利院看望老年人,与临近县市的福利院院长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参加一些敬老爱老活动。

鞠爱彬先后被评为孝感市十大孝子,湖北省首届荆楚十大敬老好儿女,全国首届“孝亲敬老”之星,“当代中华最感人的十大慈孝人物”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