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葵子与香附的生药学鉴别

【关键词】 天葵子;,,香附;,,生药学比较 论文代写

摘要:目的正确区分天葵子香附,避免临床上误用。 方法 对天葵子香附进行原植物鉴定、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比较二者的不同之处。结果二者在原植物形态、性状特征、显微组织特征及理化鉴别特征上均有较大差异。结论天葵子与其外形相似的香附可以通过常用的生药鉴定方法区别。 论文网。

关键词:天葵子香附生药学比较 论文代写

天葵子为毛莨科植物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DC.)Makino 的干燥块根。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肿疔疮,乳痈,瘰疠,毒蛇咬伤[1]。天葵子别名“千年老鼠屎”,其外形和颜色与常用中药香附相似,偶有误用香附天葵子的现象发生。而香附为莎草科植物莎草Cyperus rotundus L.的根茎。具有行气解郁、调经止痛的功效。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胸脘痞闷,寒疝腹痛,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1]。天葵子香附的功用相去甚远,决不能替代,故应将二者严格区分使用,以免 影响 疗效。现将二者生药学特征描述如下。

1 植物形态 代写论文

1.1 天葵子 为多年生草本,高15~30 cm。块根肉质,略呈圆柱形或纺锤形,外皮棕黑色,有须状支根。茎纤细,被白色细柔毛。基生叶有长柄,为三出复叶,小叶柄3~5 mm,有细柔毛,小叶扇状菱形或倒卵状菱形,长1.5~2 cm,3深裂,裂片疏生粗齿,下面带紫色;茎生叶较小,互生,小叶柄短,夏末茎叶枯萎。单歧或二歧聚伞花序,花梗长1 cm以上,具白色细柔毛;苞片、小苞片叶状;花小,白色,常带淡紫色;萼片5,花瓣状,窄长倒卵形,长5~6 mm,先端圆钝;花瓣5,匙形,较萼片短,先端平截,下部连合成筒状,基部背面伸展呈短矩状;雄蕊8~14,花丝下部稍膨大,花药长圆形;雌蕊具心皮3~5个,分离,花柱短,向外反卷。果2~4,长约6 mm。种子多数,细小,黑色,表面皱缩。花期3~4月,果期4~5月。 论文代写

1.2 香附 为多年生草本。匍匐根茎细长,部分肥厚成纺锤形或椭圆形块茎,有时数个相连。茎直立,三棱形。叶丛生于茎基部,叶鞘闭合抱于茎上,叶片长线形,长20~60 cm,宽0.2~0.5 cm,先端尖,全缘,具平行脉,主脉于背面隆起,质硬。复穗状花序,顶生,3~6个排列成伞状,下有叶状苞片2~4片,与花序几乎等长或长于花序;小穗宽线性,略扁平,长1~3 cm,宽约1.5 mm;颖2列,排列紧密,卵形至长圆卵形,长约3 mm,膜质,两侧紫红色,有数脉;每颖着生1花,雄蕊3枚,花药线性;柱头3裂,呈丝状。小坚果长圆倒卵形,具3棱。花期6~8月,果期7~11月。 论文代写

2 药材性状 代写论文

2.1 天葵子块根呈不规则短柱状、纺锤状或块状,略弯曲,长 1~3 cm ,直径0.5 ~ 1 cm。表面暗褐色至灰黑色,具不规则的皱纹及须根或须根痕。顶端常有茎叶残基,外被数层黄褐色鞘状鳞片。质较软,易折断,断面皮部类白色,木部黄白色或黄棕色,略呈放射状。气微,味甘、微苦辛。

2.2 香附根茎多呈纺锤形,有的略弯曲,长2~3.5 cm,直径0.5~1 cm。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有纵皱纹,并有6~10 个略隆起的环节,节上有棕色的毛须,并残留根痕;去净毛须者较光滑,环节不明显。质硬,经蒸煮者断面黄棕色或红棕色,角质样;生晒者断面色白而显粉性,内皮层环纹明显,中柱色较深,点状维管束散在。气香,味微苦。

代写论文

5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