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三”工作法推进城市基层党建

四平市铁西区把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探索推行“三个三”工作法,着力提高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水平。

夯实三级责任,完善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区—街道—社区”三级联动体系,强化区委“一线指挥”,成立了由区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常委会、工作调度会,专题研究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推行书记“一号工程”,落实区委常委包街道、区级领导包社区责任制。在各街道全面推行“大工委”工作机制,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成立党建联盟,将74个驻区单位通过党组织的纽带连接起来,共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夯实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对辖区内商务楼宇、各类园区、商圈市场等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实施兜底管理,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全覆盖。

强化三个保障,筑牢基层基础。整合各类人才、政策、资金、项目,为城市基层党建提供保障。一是资源互融,建好服务阵地。投资52万元,建成全省第一家非公党建广场,实现党建阵地从室内延伸到室外、教育模式从封闭转向开放、教育对象从党员普及到群众的“三重创新”。全区39个社区通过与驻区单位签订设施场所共享协议,通过免费使用、预约使用等方式,将各类党员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向辖区党员群众开放。二是人才互通,壮大社区力量。在社区建立“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454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期深入社区开展帮扶。深入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化建设,选录58名优秀人员进入社工队伍,打通了社区人才入口。为社区干部搭建脱颖而出的平台,将社区书记由区委组织部备案管理,推荐38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社区工作者担任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激励社区工作服务社区。发挥团区委、工会、妇联等部门优势作用,建立党员志愿者队伍116支,招募党员志愿者4800余名,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居民小区建立“兼合式”党支部,充分发挥在职党员作用,根据4000余名到社区报到的在职党员特长进行设岗定责,亮出身份,服务社区居民群众。三是经费互助,强化财力保障。有效整合各级财政资源,确保每年街道党建工作经费10万元、每个社区党建经费1.2万元、每个社区服务民生经费每年10万元足额拨付,有效使用。各街道及社区通过向民政、驻区单位、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筹集的方式,不断增加社区工作经费。2019年以来,筹集各类物资折合人民币约30.91万元,全部用于服务社区居民。

实施三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按照“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思路,以建设服务党组织为抓手,拓宽服务内容,灵活服务方式,强化党组织政治和服务功能,逐步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的“大服务”格局。一是立体化优化环境。打造红色物业,在4家较大规模的物业企业建立党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在17个物业小区开展“暖心物業”服务。完成59个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实现了物业管理、视频监控、安全保卫等服务全覆盖。二是网格化调处解决问题。搭建“铁西智慧党建”综合平台,抢占“指尖上”的红色阵地,开通“一键呼叫”功能,实现服务群众零距离。将39个社区划分为306个网格,24小时受理矛盾纠纷、治安隐患、民生服务等事件举报,第一时间分派至各相关职能部门,提升了城市管理和治理的整体水平。三是品牌化服务党员群众。在街道社区标准化建设的基础上,按照“一区域一特色、一社区一品牌”的目标,开展“深挖党建内涵、竞创党建品牌”活动。打造了16个精品社区,形成了“律动长征”“七彩阳光”“书香社区”“‘融’社区”等社区党建工作品牌。打造“党建文化带”“党建一条街”“党建主题公园”,突出红色主旋律,营造浓厚党建氛围,把“品牌”理念导入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中,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党建品牌,党建示范引领名副其实。

(作者单位:四平市铁西区委组织部)。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