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教育之概念及实施方法

一、对自我教育方法的批判1与灌输教育相对应的自我教育

在人民内部实行自我教育,是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早就提出的。

他把革命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工作同对于敌对阶级的人们所强迫施行的宣传教育工作严格地加以区别,指出二者不能相提并论。

他强调人民内部的自我教育要坚持三自原则:自己提出、自己分析、自己解决。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毛泽东更全面地、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社会矛盾的学说,在这里他以极大的耐心进一步指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四个大字。

后来,自我教育就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方法之一,并与灌输教育相对应。

自我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和自身修养,联系自己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克服错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就是自己自己思想政治工作。

这是扩大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和效果的有效形式,并且实行后往往取得比灌输教育更好的效果[1]。

这里的自我教育法与自我修养法是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

原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认为:自我修养法,就是引导广大群众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自觉联系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严格解剖自己,克服缺点错误,自我完善,自己教育自己的方法。

[2]自我修养的方法多种多样,例如通过自我总结明确努力方向,立座右铭规诫、激励自己等。

2与教育相对应的自我教育

也有学者从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的哲学原理出发,认为没有自我教育,任何教育都是不能完成的,一切教育都包含自我教育的过程[3]。

自我教育体现了教育的成效,是教育的一种折光和延续。

自我教育法是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

[4]它作为德育方式的总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方面。

虽然这一定义主要把自我教育作为德育方法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它已突破了仅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局限,而把它视为提高个体和群体素质的相对于社会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部分。

自我教育作为一个过程表现为个体从社会接受信息,产生完善自我的动机,在新的层次上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并且不断循环提高。

3与自我意识相联系的自我教育

有的学者从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这一角度来研究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应视作以认识自己为手段,以此来实现主体对自身发展的能动影响的、集主体和对象于一身的教育过程。

[5]它的特点在于,一是以实现人的能动发展为直接目的,二是通过认识内部世界构建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

自我教育使人对自身的能动影响达到自觉状态。

它的目标在于能动、积极的个体发展。

人的自我意识将是这一目标的灵魂,而自我教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对一个能动的个体而言,自我意识是其发展的动力,自我教育是其发展的手段,拓展了视野,为自我教育理论的研究跨出了一大步。

总的说来,以上种种观点,都是把自我理解为教育行为应该由自己发出并以自己为对象,而自我教育也应该由自己教育自己这一基本的命题出发,进行演绎、阐述。

也就是说,更多地是把它作为一种方法来论述,而很少把它作为教育思想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系统的论述。

二、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笔者认为把自我教育作为教育模式,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考虑。

其一,自我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方法,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也是一种教育要求,它既包含于教育过程中,又独立于教育过程外,从而既有教育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个性,从尚未定论的教育主客体地位的争论中就可以看出,以主我与客我互动的我之统一,凸现了主体性精神;其二,不是任何一类自我教育都是完全符合自我教育真意的,当前所进行的有一类自我教育就不是真正的自我教育,而是约束性自我教育,即把自我教育看作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我反省之类的自我贬损、自我压抑的过程,总是把自己当作教育、改造的对象,这就很难形成自尊、自信、积极向上的主体人格。

最后本文将从教育的基本定义出发,对自我教育模式的主要思想作如下理解:它一方面传递着以自主性为核心的自我文化,另一方面又发展着以自我实现为目标的个体自我(小我)与类自我(大我)。

1弘扬人的自主性

自我作为当代西方教育思潮的核心,也是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自我首先是个哲学概念

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最早使用这个概念,他否认康德的自在之物,认为世界上只有自我才是唯一的实在,自我之外没有独立自在的其他事物。

马克思则认为个体是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认为只有把自我视作社会、历史的产物和结果,自我才成为自觉的主体

自我是社会的细胞。

这个细胞只有生长在社会、集体这张皮上,才有充沛的生命力。

[6]自我体现着人的自主性、社会性、能动性,涵包着人的主体特质。

自我教育模式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体理论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必然内在联系。

每个主体都是一个自我

自我之外的其他主体,是一个他人的世界。

而每个主体自我相对于其他自我,又是他人。

在理想的自我教育模式中,作为自我主体不是以一种自然的态度,而是以一种超越的、理智的态度,把别人的思想通过自己的思考,转变为自己思想

在这种关系中,自我与他人处于一种平等、自主的地位:自我是活生生的,自由的;他人也是活生生的,自由的。

但并非任意一种教育活动都能使人的自主性得到发展。

只有自我教育这样一种性质的教育活动比其他任何教育活动都能使受教育者(教育者)把它作为自己发展的方式,因而主动地参与其中。

自我教育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自主教育,是一种自主活动,它必须以主体自主性、创造性为基本条件方能得以顺利进行。

2追求个体自我实现。

马斯洛的人本主义教育思想认为,人的存在价值与自我实现是教育的新起点,教育要促进个人潜能的发挥,教育的最高宗旨就是自我实现。

他把人的需要分为五种,而自我实现则是其中最高级的需要,是个人价值和潜能的最终实现。

这种教育理论,奠基于抽象的性善论,因而具有虚幻性,但他把教育对象作为活生生的个体,注重人的潜能的开发有其合理性。

个体自我实现就是潜能的挖掘。

黑格尔认为:一个东西是人的对象,这就等于它是人的潜在性。

[7]法兰克福学派的重要代表弗洛姆则宣称:人的本质就是一种特定的潜能。

[8]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自我教育作为尊重人的自主性教育能够激发、唤醒、发现、发掘人的潜能,以实现真正的自我

笔者认为从自我实现作为自我教育的目标而言,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是其基础工程,具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则是其直观的表现。

自我意识品质是指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体验和调节的心理活动的模式。

自我意识品质的优劣主要是从自我意识的自主性、自知性和同一性这三个特性中表现出来的。

自主性是指人能够依靠自身的潜力而不是依赖外界,其行为能受内在的独立思考和价值标准支配的特性。

自知性,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况特别是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品德等方面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

同一性是指人在自我系统中,将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过去的自我和现在的自我、主观的自我和客观的自我之间相统一、相接受的特性。

自我教育能力是指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和自我创造的能力。

3超越小我,实现大我。

西方社会对自我的强调是与极端的个人主义相联系的,而有中国特色的自我教育必须与集体主义相联系。

当今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中都有一个热点,就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对自我进行考察。

马库斯和吉塔雅玛认为:西方文化重视个人,其文化目标是个人主义的。

因此,西方人独立性较强,其自我是独立的自我

东方文化强调人类关系的彼此依存,因此东方人的自我是一种依存的自我

[9]要发扬这种文化上的优良传统,在强调个体自主性的同时,也应该追求作为自我的集体自我的实现。

简单地说就是在教育过程中,首先要靠小自我进行自我教育,其次要把小自我和大自我结合起来,互相联结,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形成比较完整意义上和初步发挥作用的自我教育

三、值得注意的几对关系完整地理解自我教育,有必要对自我教育与人格教育主体性教育、终身教育的关系进行考察。

1自我教育与人格教育

自我是一个伸缩性很大的概念群,往往在5个层次上使用:人类意识;人类自身;个体自身;个体精神本体(个体人格);个体人格中的子系统[10]。

哲学、社会学更多在前4个层次上操作自我概念群,而心理学主要在第5个层次上操作。

一个区分点是:当自我大于或等于人格时,往往属于哲学、社会学范畴的探讨;而当自我小于人格时,则属于心理学范畴的探讨。

从前文的论述不难看出,本文是综合运用这5个层次,而人格教育则主要从心理学角度来定义。

人格教育教育者主动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用心理教育学的方法对正在成长中的个体实施的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人格健康的社会活动,着眼于发展受教育者人格品质的教育,其宗旨是促进个体健全、完善人格的形成,使个体认知、情感、意志、行为均达到和谐的发展,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动机与自我意识,建立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系统,使之发挥最大的个人潜能。

可见,良好的自我意识品质的培养是人格教育的核心。

另外,在个体目标上二者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如有些学者把马斯洛自我实现的人、皮尔斯的此时此地的人、科思的理想自我的人既作为健康人格教育的目标,又作为自我教育的目标。

2自我教育主体性教育

主体性思想是近几年来在我国盛行的一种哲学、伦理、教育思潮,其基本的特征是强调个体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创造性、个体的需要、个体的满足,强调对个体权利与尊严的肯定与维护,因而提出哲学的主体性、道德的主体性、德育的主体性

这种主体性的理论,从根本上说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开放而产生的自我价值取向的一种深层的理论表现。

主体性教育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实践品质,即开放性和自主性

随着人们对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作用的重新认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受教育作为一个主体是不容忽视的,而自我意识的充分发展,自主能力的逐步提高是实现其主体性的必要前提。

中央教科所史根东先生认为:主体意识包括以下几方面:自强奋斗意识;自力学习意识;自主发展意识;自我创造意识;自我修养意识;自我管理意识;自我评价意识;自我完善意识这8个方面。

[11]无论从历史的角度,还是从逻辑的角度,自我教育主体性教育都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自我教育模式的应用必须以主体性教育理论为指导,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将不断支持和丰富自我教育思想

3自我教育与终身教育

婴儿开始咿呀学语时,便开始学会了我、我的两个最能体现自我概念;儿童的逆反心理(尤其在3岁和6、7岁两个阶段)就与明显地主张自我有关,从而与成人发生激烈冲突。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个体的成长过程那种自觉地认识自我、否定自我、重新塑造自我的循环反复螺旋上升的过程,即是一种自我教育的过程。

[12]可见,自我教育在时间上是持续的。

早在1928年上海中华书局印行的《中国教育辞典》中就显现了自我教育与终身教育的关联:自我教育有二义:一谓学生固应受教师之指导,但一切教育终须自己努力。

一谓个人离校之后,当继续努力于自己教育

前者根据于自动教育之说,意谓教育乃经验之扩张、发展与支配;换言之,即经验之继续改造,其事悉有主观的要素,在乎其中而非完全被动的者也。

卢梭、杜威辈主之。

后者则谓个人在学校受教育之时期有一定限度,欲期深造,离校后仍需努力潜修。

自我教育与终身教育休戚相关,它是通往学习化社会的必由之路。

终身教育从根本上突破了学校教育的樊篱,把充分发展个性以及教育的人化综合为动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赵超凡简明政治教育辞典[Z]天津: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813[ 2 ]国家教委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257[ 3 ]沙红试论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哲学基础[J]浙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4):107[ 4 ]鲁洁德育新论[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315[ 5 ]桑标试论自我意识理论在教育中的应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31[ 6 ]唐全贤关于自我的是非论[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022[ 7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1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26[ 8 ]瞿葆奎教育学文集教育与人的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43[ 9 ]Markus H R , Kitayama S.童辉杰作为功能系统的自我[J]江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2):35[11]史根东主体教育思想浅说[J]北京教育,1993,(5):6[12]缪锋什么是自我教育[J]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1):16。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