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伤.爱.责任 爱你我曾很悲伤

7月23日晚上8点34分,浙江温州双屿镇下岙村附近,D3115与D301动车发生追尾,40人遇难,190多人受伤,事故震惊了世界。

在随后的7天里,温州,这个充满活力的城市被悲伤笼罩着。

新华社摄影记者鞠焕宗黄宗治、徐昱、王定昶、邢广利先后来到温州,在7天时间里用镜头记录了发生在那里的悲伤、爱与责任

26小时,没有停止的快门   7月23日晚8点30分许,温州动车追尾,9点一刻左右,摄影记者鞠焕宗在微博上获知消息后,立即与负责突发事件的文字记者联系确认,随后接到分社摄影采访部主任王定昶电话,迅速做好出发准备,10点钟,鞠焕宗就出发前往事故现场

由于温州离杭州有四个小时车程,分社负责签约摄影师的图片总监王小川迅速与事故现场的消防武警联系,将现场照片通联入库,确保事故照片及时播发。

凌晨两点一刻,鞠焕宗到达事故现场,并迅速展开采访,由于当晚事发地点经历过强降雨,路途泥泞,记者只能徒步进入。

现场救援人员的灯光下,记者拍摄到了最接近事故现场的画面,迅速将稿件传回总社,2点37分,第一组共5张照片入库,这是所有温州之外的媒体最早播发的照片

在与总社编辑部进行沟通后,编辑部建议继续拍摄动车车体受损情况,以及事故中受伤儿童的救治情况。

之后,鞠焕宗试图绕道到桥面进行拍摄,无奈天黑路滑,上桥点又离事故点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果断放弃上桥而与电视记者奔赴第一个接收事故伤员的康宁医院,采访医院救治伤员的情况,在这里记者拍摄到了两列事故列车上的幸存者,也遇到了抢救无效不幸去世的伤者,在感叹灾难的巨大和人的弱小的时候,幸而还有那些在不懈努力抢救伤员的人。

3点48分,鞠焕宗拍摄事故伤者接受治疗的照片传回总社,总社编辑部将前两组照片分别冠以“新华直击”在第一时间播发。

凌晨4点50分,鞠焕宗再次赶回事故现场,趁天黑绕道进入桥梁上部,由于摄影包过于显眼,在被铁路警察两次阻拦推出后,不得不只身携带一台相机夹在一队武警官兵中间进入车辆撞击的位置附近,近距离拍摄到了两列动车车头与车尾撞击位置的照片,以及掉落桥下的动车残骸,也为后来的文字报道提供了不少一手素材。

之后,记者一直坚守现场,先后向总社传回了四组20余张照片,从多个角度展现了事故现场,包括车辆撞击位置、救援状况和车体受损情况等,稿件播发后迅速被网络媒体广泛采用,成为当日网络上关于事故现场的主要照片来源。

中午12点36分,记者冒着烈日步行赶往二十三中,探访旅客临时安置点,在这里与其他媒体的记者一起吃到了从晚上出发采访到现在的第一餐饭,之后继续回到事故现场蹲守事故车辆的清理进程,一直到晚上铁道部新闻发布会结束,连续采访了26个小时。

毫无疑问,由于路途遥远,在本次动车出轨事故拍摄“第一落点”的主角并不是我们新华社摄影记者,而是随队参与救援的消防部队摄影师和一名幸存的乘客,他们拍摄照片成了新华社难得的第一手事故照片,这也是全民摄影时代的一种特征。

7天,完美的坚守   第二天,黄宗治、邢广利、徐昱等陆续抵达现场增援。

在“第一落点”结束后,我们选择了坚守。

黄宗治事故现场看到一辆军车鸣笛往外行驶,便迎上前去从车窗拍摄拍摄了医护人员在救护车内为事故最后一名幸存者小伊伊紧急处理的画面。

随后通过努力协调,最终突破了现场的警戒,来到铁路桥下的事故核心区域,采访参与救援的消防员了解伊伊获救的细节,并拍下他用DV录下的画面,编辑部播发《事故清场接近尾声 一位幸存者被救出》,204家媒体采用了这张照片

随后,黄宗治又进入刚从铁轨上被大型吊车吊下的D3115次列车的15号车厢内,拍摄了一组《未完的晚餐》,展现车厢内的情景,这是整个事故现场唯一一个进入事故车厢拍摄记者

当晚,铁道部召开“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新闻发布会,上百家媒体云集,晚上赶到温州的总社摄影记者邢广利与黄宗治在不同角度拍摄

25日,黄宗治来到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外准备进入室内拍摄小伊伊,发现院方办公室人员已忙于应付各路蹲守的媒体,并声称一律拒绝入内拍摄,他便在角落里拉住一名从里面走出的医生,亮出新华社记者的身份,要求其单独带入重症监护室内短暂拍摄,得到许可。

此时,一名护士正坐在床边不停地安抚惊厥不安的小伊伊。

为了不惊扰她,记者选择蹲在在远处使用长焦镜头拍摄

两岁多的小伊伊在车厢废墟中被重压了近一天后获救,额头和脸庞被车体碎片划出如棱般的伤痕,眼神绝望、茫然无光。

在传稿过程中,记者也犹豫着是否有必要处理,但最终还是决定将所抓拍到的悲伤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公众,由编辑部编发《事故最后一名获救小女孩项炜伊生命体征良好》,并于27日播发跟踪报道《事故最后一名获救小女孩项炜伊开始进食还将继续观察》,黄宗治也成了唯一一个进入ICU拍摄被救女孩小伊伊的记者,而其他媒体的照片均为医院提供。

从25日起,黄宗治拍摄了《温州市民踊跃献血》、《事故路段恢复通车》、《24小时守护的ICU》和《温州市民自发为“7・23”事故遇难者默哀》等稿件。

邢广利、徐昱25日起连夜蹲守事故现场,发回了《温州动车追尾事故车辆开始进行现场破拆》、《事故路段恢复通车》等一系列后续报道。

王定昶26日赶赴温州拍摄并发回了《最后一节车厢被运离现场》以及《不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80后医生曲巍:让爱和希望在ICU活着》、《七日祭》等一系列反映事故救治与悼念的图片专题报道。

突发事件的“第二落点”一直是新华社摄影记者的强项,这次也不例外,无论在事故现场、殡仪馆、ICU,都有新华社摄影记者的身影,他们凭着现场强大的“突破”能力和敬业精神,让本次事故“第二落点”的拍摄精彩不断。

我们离悲伤有多远?   坐在“死亡列车”上的40名死难者,无论如何没有想到,他们遇难的地方离温州南站仅仅5公里,也就是说,他们离“活着”只有不到2分钟的距离。

温州,我们的记者到处看到死难者家属与受伤者的眼泪。

拍摄这种悲伤真的需要强大的心里承受能力,参与现场心里干预的医生李敏说:“遇难者家属、救援者、伤员、医务人员需要心里干预,你们摄影记者也同样需要,因为你们也看到了太多的灾难与悲伤

”   此次黄宗治拍摄小伊伊时,看到画面上孩子无助的眼神和被碎片划过的伤痕,他甚至都怀疑拍摄这张照片是不是太残酷了。

鞠焕宗在殡仪馆拍摄悲痛欲绝的死难者家属,“每一次摁下快门都觉得那么沉重”。

王定昶进入ICU拍摄最后一名死难者陈伟时,陈伟的妻子深情地抚摸着丈夫的脸,在丈夫耳边呼喊着希望他能奇迹般地醒来。

拍摄这样的画面,一天的心情都是灰暗的。

”王定昶说。

王定昶、黄宗治鞠焕宗拍摄死难者“头七”的祭祀日时,在事故现场的死难者家属情绪失控,有的甚至哭晕了过去,当现场大批的摄影记者把镜头对准他们时,家属们大喊“不要打扰我们,请你们理解我们的心情”,几乎所有的摄影记者都放下了手中的相机,我们的心情同样是纠结、难受与内疚。

尽管拍摄这样的照片心情沉重,但新华社记者必须把这种悲伤的情绪传达出去,让世界了解这次事故的残酷。

由于救助重症伤员的ICU病房和殡仪馆都是严格限制记者拍摄的,得到特许的新华社记者拍摄照片均被50多家媒体采用,我们付出悲伤拍摄照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温州第二人民医院的院办主任与我们记者分别时,说:“欢迎你们再来,但千万不要再是灾难的时刻。

”      大灾之前有大爱   灾难发生后,温州,这座“生意人”的城市涌荡着爱的暖流。

记者拍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了温州人不仅仅只有钱,也有大爱。

当大批伤员急需用血时,温州人连夜从城市的四面八方涌向血站,通宵排队献血,四天时间里共献血近80万毫升,帮助温州顶过了救助大批伤员急需的血液。

作为本次事故的“软新闻”,我们觉得温州人的这种精神值得“赞一个”,徐昱和黄宗治也为此拍摄温州市民踊跃献血的图片。

还有大批的出租车主、私家车主,甚至事故附近的村民,他们无偿为伤员、家属、救援者,甚至为采访的记者服务,他们的身影都永远留在了我们的镜头中。

而那些没日没夜救助伤员的“白衣天使”们更是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走进医院、走进ICU病房,拍摄了三组图片故事《80后医生曲巍:让爱和希望在ICU活着》、《不穿白大褂的心理医生》、《24小时守护的ICU》,照片被人民日报等媒体辟栏刊登,温州当地的报纸《温州都市报》甚至在7月28日当天用头版和二版大幅刊登了我们的8张专题照片

摄影大会战:“全”与“精”的两难   上百名专业摄影师汇聚在温州,每个人的眼光不同、拍摄角度不同、对照片的理解也不同。

每天,摄影师都会在网上看到反映事故不同的照片

作为新华社记者,我们首先必须全景式地拍摄这次事故的发生、救援和处置,告诉人们在这里发生了什么。

这点我们做到了。

但要拍得“精”,则需要摄影记者“突破现场”的能力,执著的努力,还需要好运气。

由于本次动车事故特别重大、网民质疑声不断、国务院调查组介入等原因,所以事故现场的封锁特别严密,警方的封锁线拉到了距现场200米开外,所以除了参与救援的消防系统摄影师之外,所有的照片几乎都是在200米外拍摄的,虽然新华社摄影记者凭着与当地长期建立起来的良好关系进入了现场,但往往10多分钟后就被铁警、特警等现场的工作人员清理出现场

这也决定了本次事故拍摄缺乏现场震撼人心的细节照片

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广大摄影师的智慧和敬业精神,杭州当地的一位摄影记者就爬上了事故现场对面的一座小山,山上全是坟墓,他就一直在山的高处蹲守,用长镜头拍摄了《事故现场通车》、《最后一位幸存者获救》等精彩照片

这样的蹲守值得我们学习和尊敬。

本次灾难拍摄的另一个特别之处来自于当地的一家滑翔伞俱乐部。

该俱乐部居然通过滑翔伞飞到了事故现场的上空,拍摄了一张动车事故全景式的照片照片确实令人震撼。

而浙江日报集团的摄影记者则干脆上了直升机拍摄全景画面,让人望尘莫及。

现场的摄影师无不感叹:“我们用的是步枪,他们用的是导弹。

”   在面对现场照片“雷同”的情况下,新华社记者拍摄最后一位幸存者小伊伊的照片则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堪称精彩。

首先,黄宗治现场透过救护车车窗拍摄到了小伊伊在救护车上接受救助的干净画面,车窗起到了烘托气氛的作用,200多家媒体的采用已经说明了该照片的独到之处。

随后,黄宗治作为唯一一位进入ICU的摄影记者拍摄照片事故最后一名获救小女孩项炜伊生命体征良好》,让大家从小伊伊伤痕累累的脸上,读到了动车事故的残酷,应该说这也是一张难得的好照片

但从本次事故拍摄来看,虽然拍摄比较全面,但精彩照片还远远不够。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