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口合谷收_“面口合谷收”的形态学基础*

[摘 要] 目的:探讨合谷穴与口面部联系的形态学基础。

方法:采用荧光素单标记和双标记法,将荧光素碘化丙啶(PI)和双苯甲亚胺(Bb)分别注入“合谷穴区和“四白穴区,取同侧脊神经节颈1~颈8,胸1~胸2,颈上、中、下交感节及三叉神经半月节,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结果:在脊神经节颈5~颈8观察到大量PI单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颈6~颈7,在三叉神经半月节也可见大量Bb单标记细胞,另外在三叉神经半月节可见少量PI~Bb双标记细胞,占标记细胞的4.5%。

结论:三叉神经半月节有向“合谷”穴和“四白”穴 的分支投射,这可能是“面口合谷收”的形态学基础。

[主题词] 荧光双标术;穴,合谷;口颌系统/神经支配;神经节,脊Study on morphological foundation of point LI 4 treating disease s in the face and mouthJing Xianghong, Cai Hong, Lu Bo, et al. (Institute of Acupunc ture & Moxibustion, China Academy of TCM, Beijing 1007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on morphological link of Hegu (LI 4) with the face and mouth. Methods Fluorescein single—label and double—label methods were used, fluorescein propidium iodide (PI) and bi—benzylmethy benzhy dryl imine (Bb) were respectively injected into Hegu (LI 4) point area and Sibai (ST 2) point area. Ipsilateral spinal ganglia C1—C8,T1—T2, superior cervical ganglion (SCG), middle cervical ganglion (MCG), inferior cervical gangl ion (ICG) and Gasserian ganglion were taken for count of the cells under fluores cence microscope. Results A lumber of PI single—labeled cells w ere observed in C5—C8 and the Gasserian ganglion, mainly in C6—C7, and aless PI—Bb double—labelled cells, accounting for 4.5% were found in the Ga s serian ganglion. Conclusion The Gasserian ganglion has branchin g projection to Hegu (LI 4) and Sibai (ST 2). This is possibly morphological fou ndation of Hegu treating diseases in the face and mouth.KEY WORDS Fluorescent Labeling; Point, LI 4 (Hegu); Stomatognat hic System/innerv; Ganglia, Spinal      合谷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的原穴,位于第1、第2掌骨之间,约当第2掌骨桡侧之中点,具有祛风散邪、清宣阳明热邪和清泻头面诸窍热邪之效。

其临床应用广泛,用于头面五官疾病的治疗,如头痛、三叉神经痛、颜面肿痛、目赤肿痛、牙痛、耳鸣、耳聋、下颌关节炎、面神经麻痹等均有明显疗效。

合谷”穴用于治疗这么多种疾病,完成如此复杂功能,其形态学基础是什么?为此我们采用荧光素双标记法探讨了合谷穴的传入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注射方法   健康成年家猫10只,体重3~5 kg,雌雄不拘。

戊巴比妥钠(20 mg/kg)腹腔麻醉后,按照比较神经解剖学取穴,用微量注射器将1%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 PI)10 �缓慢注入猫“合谷穴区(位于前爪一、二掌骨之间),动物存活72 h。

再次麻醉后,将1%双苯甲亚胺(Bb)10注入同侧四白穴区(眶下神经处),动物存活12~16 h。

再次麻醉,经升主动脉依次灌注4%的柠檬酸钠5 ml,生理盐水200 ml,含4%多聚甲醛的0.1 M磷酸缓冲液(pH 7.4,4℃)500 ml,含10%蔗糖的磷酸缓冲液200 ml,灌注时间60 min。

立即取同侧脊神经节颈(C)1~颈8,胸(T)1,胸2,颈上、中、下交感节(SCG,MCG,ICG)及三叉神经半月节(TG),置于含20%蔗糖的磷酸缓冲液中,4℃冰箱过夜,次日冰冻连续切片,片厚50,吹干后荧光显微镜观察计数。

1.2 观察方法   采用Nikon—650荧光显微镜观察,紫外光(UV,365 nm)激发,PI的发射波长为600~610 nm,为桔红色荧光标记细胞浆,Bb的发射波长为500 nm,为蓝绿色荧光标记胞核。

其中只见PI标 记的红色胞浆,胞核未被标记或被掩盖或核处红色荧光较弱者,为PI单标记细胞;只见Bb标记的蓝绿色胞核,胞浆未被着色者为Bb单标记细胞

既可见到橘红色胞浆又可见到蓝绿色胞核的,为PI—Bb双标记细胞

1.3 细胞计数   将观察到的标记细胞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2 结果   PI单标记细胞分布于脊神经节颈C5~C8,主要位于C6、C7,在C5、C8也可见标记细胞三叉神经半月节(见表1,TGs2),Bb单标记细胞分布于三叉神经半月节(见表1,TGs1),另外在三叉神经半月节也可见少量双标记细胞(表1,TGd,占标记细胞的4 .5%),均位于注射部位的同侧标记细胞多为大的椭圆形,对侧未见标记细胞

颈上、中、下交感节、C1~C4、T1、T2均未见标记细胞(见表1,图1)。

3 讨论   手阳明经原穴合谷与终点口齿部之间的联系,即“面口合谷收”一直是指导后代医家临床实践的准则。

面部的感觉传入大部分终止于延髓三叉神经感觉核团,即三叉神经半月节,少量终止于孤束核和脊髓背角等部位。

其二级传入感觉经三叉神经核团整合后投射至丘脑腹后内侧核,三级传入投射至大脑皮质;拇、食指间(包括“合谷”穴)感觉的一级传入投射至脊髓背根节,二级传入投射到丘脑腹后外侧核,三级传入终止于大脑皮质。

因此,口面部的感觉传入与“合谷穴区的感觉传入在脊髓背根节、丘脑及大脑皮质三个部位内的投射终止区相邻或重叠,可能发生会聚。

Pons等在研究猴大脑皮层去感觉传入功能重组的实验中观察到:下颌部与拇指在感觉皮层的定位是重叠的[1]。

Lund等用单细胞微电极记录法在同一皮层几乎同一深度记录到三个连续排列的神经元,其中第一个神经元的外周感受野位于同侧拇指,第二个神经元的外周感受野位于同侧面部,第三个神经元的外周感受野位于同侧的虎口部[2]。

早年用诱发电位的实验观察也表明:在猕猴的丘脑腹后基底核群同一位置记录到刺激前肢第1、2指和头面部引起的诱发电位[3]。

这些结果表明虽然“合谷”穴和口面部相距甚远,但它们在丘脑(二级传入)和皮层(三级传入)的位置却很紧密。

这些研究为口面部与“合谷”穴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但其在三叉神经半月节(一级传入)是否有信息传入的汇聚,至今未见报道。

本实验结果表明在“合谷”穴和“四白穴区注入荧光素后,PI单标记细胞分布于C5~C8节段,主要分布于C5,C6,与以往报告的结果一致[4],也是公认的“合谷”穴的一级传入部位。

但是在三叉神经半月节除见到Bb单标记细胞外,还可见PI单标记细胞和PI— Bb双标记细胞,以往未见此方面报道。

说明三叉神经半月节的细胞有向“合谷穴区和“四白穴区投射,有些为同一细胞发出的分支投射,即“合谷穴区和“四白穴区传入信息不仅在三叉神经半月节汇聚,甚至在该节的同一细胞汇聚,这可能是“合谷”穴治疗头面部疾病在一级感觉传入的形态学基础。

因此本实验结果为“面口合谷收”这一经典歌诀提供了佐证,这可能是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及“合谷”穴治疗头面部疾病的形态学基础。

这一结果还需用其他方法做进一步深入研究验证。

4 参考文献1.   Pons TP, Garraghty PE, Ommaya AK et al. Massive cortical reorganiz ation after sensory deafferentation in adult macaques. Science, 1991;252:18572 . Land JP, Sun GD, Lamarre Y. Cortical reorganization and deafferentation in adult macaques. Science, 1994;265:5463 . Rose J, Mountcastle VD. Touch and kinesthesis, Handbook of Physiology: section neurophysiology (1). American Physiological Society, Washington, DC. 1959:398~4014   .陶之理.穴位形态学的研究及进展.针刺研究,1989;14(4):397(收稿日期:2002—06—06,齐淑兰发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资助号8—512。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