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抗凝与止血

作者:呼和平,郭建星,靳春梅,李海燕。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抗凝止血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抗凝止血方法。方法:对施行182例次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65例次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资料及护理经验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本组病例并发症发生率1.65%,成功率100%。结论:CAG和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穿刺部位的出血和血肿,抗凝合理、止血充分、观察仔细、处理及时是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关键。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抗凝止血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致死率和致残率很高的疾病,传统的药物治疗大多数冠心病患者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症状和延长寿命[1]。目前冠心病介入治疗(PCI)已成为普遍开展的痛苦少、创伤小且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此类手术的抗凝止血是护理的要点之一,现就我们的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于2004年5月至2006年9月,共施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182例次,男123例次,女59例次,年龄18岁~83岁,平均年龄55岁;其中行PCI 65例次,年龄35岁~80岁,平均年龄57岁。一次置入支架数最多5枚,一人置入支架次数最多2次。术后并发症3例,占1.65%,其中假性动脉瘤1例,穿刺部位血肿2例均为股动脉入路,经过按压止血等处理后顺利恢复,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成功率100%。

2 抗凝单纯施行CAG检查者,术后常规阿司匹林75 mg~150 mg,1次/d口服,预防血栓形成,无病变者服药1个月,有病变者长期服药。

经PCI治疗者,术前4天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或者术晨300 mg顿服(急诊手术者)。术后氯吡格雷75 mg,1次/d口服,酌情服用3个月~9个月。氯吡格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粘附性,延长凝血时间,同时根据病情酌情使用克赛60 mg,Q12 h,皮下注射。

3 穿刺部位的止血与观察。

3.1 穿刺部位的止血 施行PCI时一般选择桡动脉或者股动脉作为穿刺点。如果为桡动脉路径,则术后使用加压止血器,内充气18 ml,术毕返回CCU后每2 h放气2 ml,共放气3次,既6 h后撤去加压止血器。如果为股动脉路径,股动脉留置鞘管的患者,穿刺侧肢体伸直,不可弯曲,防止鞘管扭曲、断裂或脱出[2],以术中最后一次使用肝素后6 h监测APT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值<60 min,则予以拔除动脉鞘管,局部压迫止血30 min,弹力绷带加压包扎,1.5 kg重沙袋压迫止血6 h,床上制动12 h,12 h后可床上活动,24 h后带绷带下床活动,此期间避免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运动,48 h后撤去绷带。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