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脱媒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及策略

摘要:近来,随着经济金融化和商业银行发展道路的进一步深化,金融脱媒趋势日益受到国家和政府的关注。

本文通过对金融脱媒现象、背景和目前状况的描述,认识到这是金融业发展的大势所趋,它的存在对商业银行产生了一定影响。

除此之外,本文还探讨了商业银行在面对金融脱媒的冲击时,如何充分借鉴外国经验并及时把握机遇,在新的发展空间中锐意创新,发挥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来应对危机。

毕业论文网   关键词:金融脱媒 商业银行 金融环境   一、金融脱媒的背景   (一)金融脱媒的历史背景   1929年美国经济危机之后,美联储颁布了金融管理Q条例,要求银行对活期存款不得公开支付利息,并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设定2.5%的利率上限。

Q条例的实施对于维持金融市场秩序以及商业银行低成本经营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些金融机构通过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比如出现货币市场基金等)来逃避这种限制,使人们的存款去向更有用的地方,于是金融脱媒应运而生。

(二)金融脱媒的时代背景   第一,从居民角度看,在信贷、利率、外汇管制或者高通胀环境下,居民为了寻求更高的回报率,脱离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并持有收益相对较高的股票、债券、保险和基金等。

第二,从企业角度看,社会信用体系的健全为企业提供了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和更低廉的融资成本,企业也倾向于脱离银行等中介机构,在市场上通过发行股票、债券、融资票据等直接融资方式获取资金。

第三,从金融机构看,为了顺应金融市场产品多元化以及资产多样化的形势,各金融机构在直接与间接融资基础上发展出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了市场的广度与深度,推动金融产品的多样化,拓宽了融资渠道,使银行金融市场中的作用下降,推动金融脱媒

二、我国金融脱媒的目前状况   (一)表外业务可规避脱媒的部分影响   银行表外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重要性上升,产生明显的替代效应。

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总量中的份额从2002年的—2.6%提升到2010年的26.9%。

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量的占比从2002年的4.6%上升到2010年的12.5%。

2012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5.76?f亿元,比上年多2.93万亿元。

其中,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低6.1个百分点。

2013年1—11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6.06万亿元,比去年多1.92万亿元。

其中,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2.1%,同比低5.2个百分点。

(二)理财产品监管放松,衍生产品增加   受中国证监会理财产品监管政策逐步放松和衍生产品逐步增加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将有更快的增速。

目前商业银行在企业债券承销中的市场份额超过65%,意味着将赚取多数大企业发行企业债的承销费,作为债券市场的最主要投资者,商业银行也通过持有大型企业发行的企业债来获取票息。

(三)需求脱媒强于供给脱媒   我国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在资金运用中的占比逐年下降,贷款总额则缓速增长,银行信贷资金运用中贷款比重下降,资金来源中存款比重则上升,并且短期需求脱媒强于长期需求脱媒,长期供给脱媒强于短期供给脱媒

从资金需求期限看,短期贷款在全部贷款中的占比下降,中长期贷款上升;从增长速度看,中长期贷款的增幅和增速大于短期贷款。

三、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有利影响   1、金融脱媒推动了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涵盖了支付结算、委托代理、承诺担保、基金托管、融资租赁、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等,而金融脱媒的发展,意味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兴起,这还将意味着股票、债券和互换、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崛起,投融资产品种类、数量增加,商业银行也因此有了更多的资产组合形式,增加了中间业务的吸引力,推动了中间业务的服务,降低其投资的风险。

2、金融脱媒推动同业存款   金融脱媒推动了直接融资市场的兴起,也意味着由股票、债券等构成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同时,金融机构同业存款的增长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有一定的相关性,资本市场发展越快,同业存款的增长速度越快,规模越可观。

这就拓展了银行同业之间交易的业务范围,满足了资本市场投资者在同业之间交易中对流动性资金的需求。

3、金融脱媒推动业务创新   金融脱媒推动商业银行金融业务方面的创新,推出新型资产、负债业务,电子银行业务也随之发展起来,这使得网络银行、电话银行等新型电子商务的重要性逐步渗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

商业银行通过金融创新,为广大的客户提供廉洁、高效的业务服务,在推动自身战略转型的同时,也为应对金融脱媒提供了的更有利的举措。

四、我国商业银行应对措施   上世纪90年代,为了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行业亏损,美国商业银行发挥资本市场的优势,转变了传统的经营理念,调整了原有的经营策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和自身经营管理体制机制,创新了业务运作模式和利润来源,推动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发展,确保了稳定的金融市场秩序,充分利用了高科技信息优势,加强了内部风险管理,使银行管理层在保有传统业务的基础上仍然能够做出更为高效专业的经营决策,努力进行金融产品创新,通过上市和同业兼并收购进一步开辟资产和负债管理业务的新的利润增长点,大力开展表外业务,提高银行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保障银行业的繁荣。

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借鉴美国的经验教训,结合自己的实际,提出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一)转变经营理念,积极应对挑战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变革,金融脱媒趋势已经基本确立。

面对我国金融领域的重大结构性转变,商业银行更应该大力推动金融开放,向重点关注信贷和证券双重市场转变,实现资金融通、风险管理的融合,整合经营平台,发挥各方面的协同作用,积极应对金融脱媒带来的挑战。

(二)加大科研力度,开拓崭新道路   商业银行要紧跟市场形势和科技前沿,加大力度进行金融工具的研发、科研经费的筹措、科研基地的建设、科研人员的培养、科研课题的探讨、科学技术的引进、专利产品的研发等,探索出一条金融脱媒形势下符合商业企业和银行经营的崭新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奕晗.深度解析金融脱媒[J].国际金融,2012(11).   [2]涂晓兵.金融脱媒下我国商业银行的路径选择[J].经济管理,2011(06).   [3]胡红业.金融脱媒商业银行存款结构影响的实证研究[J].武汉金融,2011(02).   [4]胡红业,刘博.金融脱媒背景下商业银行资产配置多样化研究[J].南方金融,2010(06).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