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妙的幸福感 幸福感

知足常乐是养生之道之一。

什么是知足,这似乎也还要归结到精神的层面。

常识和经验告诉我们,幸福幸福物质的满足好办,要让精神感到愉悦,情况就复杂得多。

同为工薪阶层,张家李家就会存在差异。

张家觉得幸福的事,李家未见得就幸福,相反,李家高兴的事情,张家或许就不以为然。

幸福感产生的原因,因人而异。

有人花几块钱买盆文竹点缀案头就很高兴,有人动不动把一人高的发财树搬回来还觉得不够气派。

人不满足,老是高兴不起来,多是因为看你和谁比。

和谁比,怎么比,比什么,这非常重要。

平民百姓过日子有平民百姓的标准,白菜豆腐常吃,虽然素了点儿,可养人,有益身体。

大款老板吃的是山珍海味,代步以香车宝马,住的是洋房别墅,也未必会心情舒畅,一旦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来了,老百姓平日的标准低,好对付,勒勒裤带就过去了;有钱人大方阔绰惯了,让他收敛收敛共度时艰,那种难受,局外人或许想象不到。

所以,人知不知足,全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和持怎样一种心态。

人的欲望无穷,不适应环境不成,否则就像上边说的,即便你泡在酒池肉林、裹着锦裘玉被,一样不觉得什么幸福

不可思议的是,温饱满足之后,幸福感便会变得越发微妙

本来一场电影的满足能持续几天,可现在,怎么出门就烟消云散了?原来,马路对面的海报说,著名歌剧《图兰朵》不久将在大剧院上演。

文化生活确实丰富了,可票价却贵得令人咋舌,让一般的你我徒叹奈何。

还有,譬如你刚和朋友打完保龄球,又很得意地涮了顿羊肉,可她忽然说咱们什么时候见识见识高尔夫?倘若你不是白领,假如你的工资刚够量入为出,再不就是……总之,你会下意识地捂住薄薄的钱包,囊中的羞涩,使原本刚有的一点儿幸福感化作晦气。

幸福的去来就这么快,在倏忽之间。

幸福的敌人就是攀比。

幸福感的高低,其实就是衡量和检测你对生活的从容。

前些时,不少城市纷纷搞起关于幸福指数的问卷调查,从后来公布的数字看,尽管我们眼下的经济形势吃紧,企业开始裁员,大学生就业压力凸现……可人们对未来的预期,依然显现出乐观的一面。

这不简单。

说明老百姓的承受能力经受住了考验。

心理的因素对产生幸福感很重要。

感受不能强迫,尤其是幸福感,不能把你认为的幸福感强加给别人。

因为人是有思想的动物。

他会思考、感知、比较。

虽然幸福指数飙升,可以令一些人获得自慰甚或飘飘然,可却改变不了还是有人要“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牢骚。

(摘自《羊城晚报》)。

4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