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例拒食的精神分裂症病人的临床分析

【论文关键词】拒食精神分裂症临床分析    【论文摘要】目的:对我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拒食症状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对我院的49例拒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ECT为主、心理疏导、支持疗法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为辅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结果:通过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实践证明对拒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

结论:有针对性地与患者进行沟通,使患者能够更好地配合治疗,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实施。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精神疾病[1]。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不断加剧,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凸显。

精神分裂症在精神疾病中是最多见的疾病。

我国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高达6.55%,精神分裂症患者高达780万。

而由精神分裂症引起的拒食患者也是常见的疾病。

以下是我院对49例拒食精神分裂症病人的进行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我院精神病科患者105例,其中具有拒食患者49例,男27例,女2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28.5岁。

年龄18~30岁12例,30~49岁27例,50~75岁10例;文化程度:小学、初中25例,高中16例,大专以上8例;病程:1~3年17例,3~5年24例,5~10年8例。

1.2拒食标准:拒食是指意识清晰的状态下,有意拒绝进食甚至拒绝饮水的行为不主动进食或经家人和医护人员劝说后完全拒食达一天以上者。

拒食不仅影响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从而延误治疗,而且长期拒食会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3拒食原因:拒食起因于病态心理于有幻听被害妄想、疑病妄想、罪恶妄想、抑郁、木僵及极度兴奋躁动的精神病人[2]。

①精神症状支配下拒食

幻听4例次,被害妄想6例次,疑病妄想4例次,其中幻听被害妄想5例次,疑病妄想被害妄想4例次,三者共有5例次,木僵3例次,罪恶妄想8例次;②极度兴奋、躁动无法进食2例次;抑郁3例次;③被迫住院有抵触情绪2例次

其中幻听、幻味、被害妄想等阳性症状者2例次;④因住院时间相对较长要求出院被拒绝及疾病恢复后自觉无法见人而拒食自杀1例次

2结果      患者显效30例,占61.2%;好转17例,占34.7%;无效2例,占4.1%。

总有效率达95.9%。

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方法,实践证明对拒食精神分裂症患者有效。

3讨论      3.1治疗措施:主要治疗措施是以ECT为主的系统治疗,包在加强支持疗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心理疏导的基础上,应用ECT治疗21例,ECT+冬眠疗法14例,利用50ma以下电刺激治疗的14例,均获得较好的效果。

ECT治疗是在传统ECT治疗的基础上,经过改良发展而来,具有适应症广,疗效高,安全性好,副作用小,操作便利等显著优点。

治疗时病人全身浅醉状态下入睡,配合肌松剂,然后用小量的电流短暂刺激,使大脑神经细胞去极化释放化学物质达到回复大脑正常功能目的。

3.2心理疏导:①是根据患者个人的临床情况、应对能力及个人意愿,采用支持性心理疏导治疗技术,对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干预,以减少复发,减少社会应激,增进社会及职业功能。

理想的个人心理疏导治疗最好以富于同情、善解人意的持续性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结合各种不同的治疗技术。

其具体治疗目标应按疾病的不同时期进行规划。

较适合于精神分裂症心理治疗技术有激励疗法和行为治疗等[4]。

家庭干预:家庭干预的一条指导性原则是家属应尽最大可能参与并投入到心理治疗中。

通过对家属的教育、指导及支持可使患者获益。

家庭干预的目标包括降低复发、改善功能、减少家庭负担,以及提高家庭功能。

所有方法均强调家庭参与治疗和齐心协力的重要性。

常见的方法有关于疾病及其病程的心理教育,训练应对能力及解决家庭问题的技巧,改善交流及减少应激[3]。

一般采取心理教育及行为治疗,有条件时,也可进一步为他们创造有利的环境,帮助患者朝独立生活的方向迈进。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