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 131 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关键词】 放射性

【摘要】 目的 观察放射性 131 I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疗效及反应。方法 根据Bockison公式计算所需 131 I活度,并根据年龄、病程、甲状腺硬度、结节状况及吸碘率调整所用放射性 131 I剂量。结果 53例患者近期(治疗后18个月时)42例(79.2%)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甲减发生率13.2%;90.5%凸眼缓解或消失,无一例加重,甲状腺体积平均缩小62%,重症肌无力及周期性麻痹者症状全部消失,黏液性水肿水肿全部消失,无甲状腺危象及放射性甲状腺炎发生。结论 调整 131 I 用量后甲减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不影响疗效

由于放射性 131 I治疗甲亢具有疗效好、简便、副作用小、费用低等特点,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广泛。但由于其致甲减发生率高,使其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一定限制。本文采用Bockison [1] 公式,根据具体病情调整 131 I用量,对53例患者进行放射性 131 I治疗,现将其近期疗效及反应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门诊及住院患者53例,年龄23~65岁,男21例,女32例。其中Graves病31例,多结节毒性甲状腺肿13例,Plummer病9例。以下患者除外:(1)妊娠及哺乳期妇女;(2)未生育妇女;(3)近期心肌梗死 [2] 。

1.2 治疗前准备 (1)禁食含高碘食物及药物2周以上,做摄 131 I率试验,并测定有效半衰期,测定延迟96h甲状腺 131 I摄取值;(2)详细询问病史,既往治疗情况,包括ATD及手术治疗情况,详细记录甲亢症状、体征,建立治疗前有关实验室检查的资料及档案。(3)向患者详细介绍治疗后应注意的事项及治疗效果,有可能发生的近、远期并发症,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4)对中重度凸眼者使用 131 I治疗前先每日口服强的松30mg,连服5天,治疗后继续使用两周后开始减量,维持1个月。(5)对心率100次/min或其他交感神经症状明显者,治疗前先用心得安每日30~60mg,直至症状完全缓解。对有心衰者先纠正心衰。(6)对于粒细胞1500/mm 3 可先给以升白胺、利血生或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使之升至1500/mm 3 以上即可开始治疗

1.3 用药方法 根据Bockien公式,采用96h一次晚期 131 I摄取值和一个国内经验常数 [1] 计算所需放射性 131 I活度: 131 I活度(Bq)=2.46×甲状腺重量(g)×预期重要(Gy)96h摄取值(%) 同时参考以下因素:病程大于1年、质地硬、多结节甲状腺肿、曾用过抗甲状腺药物治疗者,以上情况者所用 131 I剂量增加10%~30%,对年龄小于30岁、甲状腺质地软及摄碘率高者 131 I用量减少10%~30%。全部病例均采用一次投药法。

2 结果。

2.1 甲状腺功能变化 根据T 3 、T 4 及TSH分析,治疗后恢复正常者为A组;治疗后T 4 低于正常,同时TSH高于正常者为B组;其余T 3 、T 4 仍高,TSH仍低于正常者为C组。分别记录6、12、18个月末时结果,如表1所示。

2.2 凸眼 全部病例凸眼21例,经治疗后18个月时9例(42.9%)凸眼消失,10例部分改善,2例凸眼无明显变化,无1例加重。

2.3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诊断甲亢性心脏病20例,治疗后完全恢复正常者13例(65%),其余病情完全缓解。

表1 治疗6、12、18个月末时结果 略。

治疗前后根据扪诊、B超及核素扫描判断甲状腺大小,18个月时,全部病例甲状腺均有不同程度缩小,平均缩小62%。5例合并周期性麻痹者及2例合并重症肌无力者用药后未再复发,3例合并黏液性水肿治疗1~3个月后水肿消失。5例诊断为糖尿病者,治疗3个月后4例血糖恢复正常,1例有家族糖尿病史者,仍需口服降糖药维持。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