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创新是振兴中华中医药事业的必由之路

摘要:自从中华大地有了人类,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就产生了中华中医药,它是我们的传家宝。

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科技飞跃发展,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需要的医疗水平也随波逐流地不断提高。

但现实上中医许多地方已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水平,滞后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看中医难的社会现实。

因此,必须振兴我国的中医药事业,本文用学习创新的方法去谈论如何振兴中华中医药事业

由于篇幅及本人的中医水平及文化所限,只能粗略论述,引起大家的共鸣,从而做到抛砖引玉的功效。

关键词:学习;创新;振兴中华;中医药事业      一、关键词的概念   (一)学习:(1)从阅读、听讲、研究、实践中获得知识或技能:学习文化

学习先进经验。

(2)效法:学习他的为人。

(二)创新:(1)抛开旧的,创造新的:要有创新精神。

(2)指创造性:新意:那是一座很有创新的建筑物。

(三)振兴中华:大力发展,使中华兴盛起来。

(四)中医药事业:在《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医:是指中国固有医学

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

中药是指中医所用的药物,以植物为多,但也包括动物和矿物。

本文所指的中医药事业,不但包括常见的汉族拥有的中医药事业,还包括少数民族的中医药事业

中医药中国民众在长期的防病治病实践中创造的独具特色的医学科学,具有“简、便、验、廉”的优势。

二、学习创新的意义   (一)为什么要学习创新中医药事业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一次中医药走向世界的开坛演讲中指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第一批为世界做出贡献的是汉语汉字,第二批能够深入到家庭,给人造福,让人信服,同时可以让世界了解中华文化的精粹,了解中国人精神和灵魂的,唯有中医

许嘉璐说,中医对世界的影响很大,美国政府已经宣布,把看中医纳入美国保险的范围。

过去在西方中医被认为是伪科学,是被禁止的,现在中医的理论与实践被认为是科学的、神奇的,是西医的理论解释不了的。

越来越多的西方政要有了疑难病症以后到中国来治疗。

许嘉璐以“中医振兴:历史的必然,世界的需求”为开讲题目,从哲学理念与文化发展的渊源上,分析了中西医差异的根源,阐述了中医蕴涵的深厚文化根基及其重要价值。

他说,中医药的影响远远超过了它本身,几千年的中华民族文化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的古老的文化

中医药文化的精髓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多源一体、包容、吸纳、整体性、动态论和辩证思维”等特点相吻合。

中医药自古就不断吸收各个部落、部族、民族,国家的医学成果;儒、道、释并容;药、针、推拿、养生并举;与西医结合;中医学中的“望闻问切”及处方中各味药的不同作用与“君臣佐使”的关系反映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论”思想;“经脉学说”的循环往复和“五行学说”的相生相克原理符合变动不息的自然规律;“六经辨证”、“理法方药”又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的辩证思维。

而西方古老文化的特色是一切从宗教派生,一元化;由不可证明的前提出发,按照“理性”逻辑思维证明。

许嘉璐指出,中国医学应该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中医的特点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紧密结合,是一个综合的科学,它不仅医疗人的身还医疗人的心;中医当自强,要珍惜固有的成果、固有的传统文化;同时可引进世界的技术和设备,为我所用,使中医如虎添翼;要树立新的世界观:中国中医药不仅仅肩负着中国13亿人口的健康,而且还肩负着全世界人民的健康和生命。

新华网广州11月9日电(记者杨霞、毛一竹)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9日在广州表示,“医改”对更好地发挥中医药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支持中医药科技创新,加强中医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3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