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左市江州区甘蔗种植业的现状与对策

崇左市江州甘蔗种植业的现状与对策。

广西崇左市江州区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中国—东盟南(宁)崇(左)经济产业带中心城区。江州区总面积2951km2,辖7镇2乡和2个华侨经济管理区,全区总人口35.68万人,居住着壮、汉、瑶、回、苗、侗等1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0%以上。江州区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无霜期346d,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对甘蔗生长十分有利。江州区耕地总面积8.78万hm2,其中甘蔗种植面积7.13万hm2,是国家规划重点扶持的广西33个蔗糖优势区域县(市、区)之一。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本文由收集整理总产量约占崇左市三分之一,年均产蔗500万 t左右,辖区4家制糖企业总日榨能力达4.6万t,人均产蔗、产糖居全国第一位,有中国第一甜县(区)的美誉。  1甘蔗种植业的基本情况  江州区大规模开发种植甘蔗始于1988年,这一年甘蔗种植从1987年的0.81万hm2,猛增到1.33万hm2,进厂原料蔗39.68万t;1998年种蔗3.59万hm2,进厂原料蔗248.86万t;2008年种蔗6.87万hm2,进厂原料蔗518.1万t。目前,江州区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是国家规定重点扶持广西33个蔗糖产业优势区域的县(市、区)之一,甘蔗生产规模已扩大到种植面积稳定在6.67万hm2以上,年产原料蔗500万t左右。 制糖业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70%,制糖业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70%,农民种蔗收入占全年总收入的80%(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880元)。一些种蔗较多的乡镇,如新和镇2011—2012年榨季人均产蔗33.61t,人均种蔗产值16805元,户均纯收入过数万元。 论文网   以上数字表明,甘蔗生产江州区地方财政收入和农民脱贫致富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极大地促进了江州区社会经济的发展。蔗糖产业已理所当然地成为江州区的支柱产业,是一项无以替代的、关系全局的生命产业。  2甘蔗种植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生产体制以单户分散经营为主,没有形成规模效益,更没有形成集约型生产基地  2012年江州区有甘蔗种植户69561户,种植甘蔗7.13万hm2,平均每户0.475 hm2。由于体制的制约,每户的蔗地虽少,但分散的多,东一块西一丘,甚至出现一亩甘蔗分在七、八处地方种植的情况。此外,没有实行严格的标准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仅仅是统一机耕开行和种植,其他管理方式仍停留在传统人工操作上,没有真正发挥规模经营的效益。分散经营使甘蔗生产不能实现生产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无法开展机械化、水利化、专业化等社会化生产服务,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向现代化农业跃进的最大障碍。  2.2土壤改良和用地养地没有得到普遍重视和落实,土壤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没有得到改善  江州区90%以上甘蔗种植在无灌溉条件的瘠薄旱坡上,大多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于1.5%,加上长期以来施无机化肥为主,甚至把田间蔗叶烧光,对土地采取掠夺性生产,使土壤板结,肥力不断下降。土壤瘦瘠至今仍是江州甘蔗单产不能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开题报告 /html/lunwenzhidao/kaitibaogao/   2.3粗耕粗管,生产技术相对落后  主要表现在:(1)种蔗没有精细整地,蔗苗扎根立苗受阻,萌发率低,耐旱性差;(2)基肥尤其是有机肥施用不足,每年平均有机肥施用量不足250kg/667m2;(3)落后的窄行距种植(50—70cm)仍占江州甘蔗总面积的50%左右;(4)中耕除草不及时,草与蔗苗抢肥严重;(5)施肥不当,追肥以撒在土壤表面为主,不覆盖;(6)中后期没有中、高培土,甘蔗根系营养空间小,根浅易倒伏;(7)缺少轮作,土壤肥力下降,病虫源积累多。(8)从2011年农民技术培训来看,江州区每年培训农民只有2.8万人,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劳动力不足10%,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较少,远远满足不了农民甘蔗种植技术的需求。农民没有技术,就需要有关技术人员的指导,可是目前,江州区耕地面积8.78万hm2,农技人员只有60多人,人均指导面积1300 hm2,根本无暇顾及。  2.4品种结构不合理,现有良种种性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  一是江州种植了二十多年的台糖22号仍占相当的比例,由于该品种长时间连作,已出现明显的种性退化现象,品种单一化问题导致原料蔗成熟期过于集中,且易造成病虫害大面积发生,加大了甘蔗生长的自然风险。二是部分蔗农片面认为良种万能,没有针对良种的特性配以相应的栽培方法,良种种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三是良种引进推广没有经过试种评估,而是急功近利,听信外地资料就认可,使部分良种推广走了弯路,影响推广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2.5机械化程度低  江州甘蔗生产除部分新植蔗犁耙地、开行沟使用机械外,其他如中耕、除草、培土、喷药、砍收等一系列田间作业仍采用落后的传统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直接制约了生产的发展。  2.6水利设施缺乏  江州区是广西左江旱片中心,容易形成春秋旱。虽然,近年来,江州区不断推广甘蔗高效节水灌溉项目,但是,远远没能满足江州甘蔗各时期对水分需求。江州区十年九旱,水利设施缺乏对生产上出现的春秋干旱无能为力,干旱是制约江州甘蔗产量提高的最大的自然因素。  3推进甘蔗种植业发展的对策及思路  实现甘蔗高糖、高产、高效的生产,是甘蔗生产的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方向,是甘蔗产业化中重要的第一环节。江州区要紧紧抓住西部大开发和北部湾经济开发区的历史机遇,下大决心,大胆改革,以提高甘蔗单产和甘蔗糖分为主攻方向,加大科技兴蔗力度,大力推广高产高糖良种,积极实施甘蔗生产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机械化、测土配方施肥等,为全面实现原料生产的农业现代化铺平道路。

0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