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防雷执法难点与思考

气象部门防雷执法难与思考 肖坤葵刘英肖敏 (怀化市气象局8000) 摘要近年随着防雷管理工作深入开展、法律法规进步健全防雷执法工作取得了很进步但许多突出问题仍然存。

这些问题把执法工作推向新高是现所要研究和课题。

系结合气象部门实际及气象法律法规特对防雷行政执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气象防雷防雷执法难与思考 000年《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颁布实施进步明确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履行防雷组织管理职能随着气象法规规相继出台防雷减灾工作走上了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管理、快速发展轨道但由这些法律法规出台较晚社会影响和社会地位都有待提高加气象部门身特殊性所以这些年尽管防雷减灾工作通依法行政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实际工作仍然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防雷执法工作有着许多亟待问题这也是制约防雷减灾工作进步发展瓶颈没有防雷行政执法就没有防雷减灾工作健康有序发展所以下面我从以下几方面对防雷执法所存难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下探讨。

防雷减灾工作重要性 雷电灾害是合国公布影响人类活动严重然灾害,也是严重气象灾害防雷减灾是全社会共愿望。

如我省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雷暴日50~60天高可达90天属高雷击区灾害频发、伤亡严重、损失巨雷电灾害发生率列全国八是严重省份。

近年因灾伤、亡人数平每年分别50人和30人以上。

防灾减灾关乎国计民生党和政府高重视防灾减灾工作

从十七报告提 出“强化防灾减灾工作”要到南方抗冰救灾、四川抗震救灾、今年历史罕见旱灾实际行动党和政府已把防灾减灾工作提到了前所有高充分体现了坚持以人、关民生执政理念和责任型、型政府形象。

重庆等地发生重雷电灾害国院多位领导作出批示要“气象部门要拿出切实办法做雷电预警和防御工作”。

回良玉副总理指挥防汛抗灾和抗震救灾都特别强调要加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防雷组织管理工作防灾减灾地位显而易见。

因必须保证防雷减灾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这除了加强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防雷减灾识外还必须加强防雷行政执法工作

因如没有防雷行政执法防雷减灾工作就只能停留宣传教育层面上不可能落实到实处这也是因房地产开发商及房屋所有者所追利益化所定所以定程上必须要有定强制措施及法律法规约束力才能更地把防雷减灾工作做、做实。

防雷行政执法工作开展 气象法律法规立法目及特 当今世界气象灾害频发给社会济及人民生活带巨损失了更有效减轻气象灾害损失提高利用气候效率人们希望用法律手段规气象事业发展因而整法律体系气象法占有越越重要位置。

气象法作门新型法律并不传统法律体系与诸如民法、刑法、行政法等其形成要迟得多气象法是随着气象科学发展而发展起。

具体说气象法社会责任位原则主要体现气象法以全社会避免气象灾害、利用气候身任以保护社会全体利益根目这也说明了气象法公益性;由气象法容规定国、公民、法人、其他组织气象法律关系具体权利义取舍所以气象法应属不程序法实体法。

由人类共生活气圈每国独特气象条件产生影响又常常会通气圈交流影响到其它不国因气象法立法既要考虑到各国气象条件特殊性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到气象影响 区域性、全球性作气象国际合作共全球变暧和气候恶化这国际性课题。

所以气象法是种国法和国际法相结合法这也是气象法身所具有特。

防雷行政执法工作开展 防雷行政执法气象部门依法履行国日常事、社会公共安全管理职能、防御和减少雷电灾害项重要手段。

它对保障防雷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着极其重要义。

近年我市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工作是依据《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防雷减灾管理办法》、《湖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开展项行政执法行。

通各级气象部门防雷行政执法人员艰苦努力全社会对防雷工作认识从不熟悉到基了防雷识从淡薄到逐步深入人心防雷执法对象也由初不理、不配合到能依法办事甚至主动配合防雷行政执法工作这几年发展也取得了很进步。

然而履行社会职能执法程依然存着许多值得研究问题能否这些问题是否能把防雷执法工作推向新高关键。

3防雷执法工作现状及存难问题 3 机构不实、人员配备不齐 气象部门承担防雷执法般是市(地)气象主管机构而市(地)级气象主管机构担行政执法职责法规科(基层台由业重、人员少而工作量所以就根没有办法成立专门执法机构)而这些部门人手般都比较紧张法规科或多或少地还要承担其它各项管理工作;人员配备上多是从气象业岗位调很少有法律专业毕业具有专业水平人员加执法人员对行政执法认识不到位、缺乏工作验等整体说法律专业水平参差不齐与规定要还有着定差距。

然而行政执法是要较高综合素质、较强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工作执法人员上述问题存导致执法程常出现与执法对象沟通不到位相关法律法规诠释不够明朗和彻底执法程序不够规等现象从而使气象行政执法工作快速发展受到了制约。

3 社会认识有待提高 长期以气象部门社会上是只是发布天气预报单位概念。

社会对防雷工作防雷法规认识还有待提高。

虽然几年努力全社会对气象部门开展防雷管理工作和些相关法律法规有了定了和认识但由不够到位不够深入太短而无法公众心目产生稳固而突出印象。

我们日常进行执法程还是常出现些单位和人违法及不配合现象。

例如些房地产开发商因不了防雷法规没有深刻认识到防雷工作重要性而拒绝办理相关防雷手续。

有不少单位和人拒绝防雷年检测工作等导致防雷安全隐患能及发现和排除。

我市从008年到0年这几年就因拒绝办理防雷行政许可案件多达0起下达了《气象行政处罚定》有8起尽管由执法相对人收到《气象行政处罚定》或接到法院裁定都主动我局办理了防雷行政许可手续但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我市防雷行政执法工作还有很长路要走还要继续加力通各方面努力营造良防雷行政执法工作环境使我们防雷减灾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

33 部门配合有待加强 由防雷管理及行政执法工作气象部门是从000年《气象法》颁布实施才正式开始履行。

由较短起步较晚各项工作都处摸和发展阶段所以更要其它相关单位和部门配合这种配合它是防雷执法工作正常可持续性发展重要环节。

这是因防雷行政许可如仅通法律法规强制性手段开展容易造成执法对象产生抵触和不满情绪增加了执法工作量和难。

目前由很多原因特别是没有将行政审批纳入有关部门前置条件相关部门配合是薄弱环节增了防雷执法难造成各级气象部门孤军奋战局面。

如有极别单位或人建项目没有办理防雷行政许可情况下照样施工没有防雷装置合格证也照样通了竣工验收了避免这些情况出现就要各门加强协作共防雷减灾工作做出努力。

3 法规有待更进步完善 法规进步完善也是防雷执法工作得以顺利开展重要保障。

从法律观上看法治基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我们执法根准绳就是法律法规

而对目前防雷减灾相关法律法规 其有些条款对象界定比较模糊没有落实具体责任追究这就可能造成混乱局面。

虽然规定了系列罚则但实际执法工作就没有非常明确方向和程序多地强调了对违法处罚却没有认识到法规作用是约束纠正违法行才是其真正目否则这样只能是治标不治。

如对拒绝防雷管理、拒绝办理防雷行政许可以前我们直以《防雷减灾管理办法》做行政处罚依据这种部门规做处罚依据就显得力不是很《湖南省雷电灾害防御条例》更加明确了对以上违法行处罚从而使防雷执法处罚有了更有力法律依据。

其二如防雷年检测工作法规上对年检具体要就比较模糊责任也不明确。

对违法行进行处罚法规上并无条款强制性规定违法单位或人改正其错误使得些违法单位和人钻法律法规漏洞也使我们执法不能达到预期目。

35 防雷执法环境有待改善 由各种各样原因气象部门执法遇到困难难以想像不是不理不睬阻塞推诿就是趾高气扬甚至搬出上级使行政执法人员常常铩羽而归从而更助长了些较企业违法行。

说情太多、干预太重、执法太难等问题扰乱执法环境;行政干预重问题还得不到很。

处理地方企业、优化地方济环境与强化防雷安全监管执法力矛盾很难把握。

因而防雷执法常处两难地位。

分析影响执法环境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是地方政府工程表现或政府重项目允许先上车买票; 二是招商引项目如政府实行“打包”收费政策、各种各样政府办公记要及先开工办证政策等; 三是社会公众、房产开发商对防雷工作防雷法规认识还有待提高。

拒绝防雷检测、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擅施工、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就投入使用等现象普遍存。

例如0年我市些房地产开发商因不能深刻认识到防雷工作重要性而拒绝办理相关防雷手续终通法院强制执行3起办理防雷设计审核案才使防雷安全隐患及排除。

36 防雷行政处罚案件办理有待规 行政处罚案件防雷行政处罚案件执法程序有没有到位证明当 事人违法事实及行政处罚合法性证据不足,调取证、现场笔录、勘验笔录、档案材、证、物证、证人证言、视听、当事人陈述、鉴定结论等有待规对下达处罚拒绝签收情况下容易增加气象执法成和办案不成功。

加强防雷执法工作对策几思考 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法制机构、提高人员素质 加强法制队伍建设健全法制机构强化执法人员综合素质提高执法能力促进防雷行政执法工作顺利开展我认应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是要加强对法制机构管理和投入有条件定要成立专门法制机构要有专门行政执法人员配备有专用行政执法设备创造较行政执法环境和条件。

二是加强防雷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增强依法行政依法办事识和能力。

三是加强防雷行政执法人员职业道德教育进步强化执法民观念;提倡型行政执法

四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监督和管理制严格要严明纪律严肃处理违规违纪现象;制订系列行有效奖惩机制以提高执法人员工作积极性。

五是由基层县局没有专门执法机构因地(市)级加强纵向系可以进行合执法这样市级行政执法人员可以常到基层传、、带助基层县局开展执法工作有助提高县局执法人员执法水平也克基层县局人手不足、精力不够等困难。

加强防雷行政执法宣传教育营造良执法环境。

当前人们对防雷气象科学与气象法律法规认识不深识不强很程上存宣传教育力不。

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积极、主动地开展些具有定规模和声势防雷安全执法行动用具体、形象形式社会上造成定影响使人们认识防雷、了防雷、接受防雷

如利用“3.3” 世界气象日、全国安全生产月、科普周活动等;利用媒体积极宣传防雷知识以及公布防雷违法案件、违法行、防雷行政许可事项等有利增强社会公众防雷识有利配合防雷执法工作

3 强化防雷行政执法合协作机制建设 气象法明确了气象部门防雷减灾组织机构并非气象部门工作也不是气象部门能够做事。

要摒弃条块分割僵化观念建立完善防雷气象执法工作机制。

抓住已进入安委会成员机建立健全防雷减灾工作各级政府责制及责任追究制将其列入各级政府政绩考核容对发生人力可以防防止气象灾害样要视责任事故追究属地政府领导及相关责任部门、责任人责任;要建立健全防雷气象执法机制制订相关防雷减灾政策措施并以法定形式或规性件加以确定。

共加强防雷安全管理促进各行业检测工作防雷工作开展和深入。

强化防雷气象行政执法处力 气象行政执法程由不具备行政强制性常出现调取证难、处罚难现象。

日常气象行政执法这就要我们每位执法人员做到勤、实、细、准、慎、稳、诚(勤检、实地、细宣传、用准法律、慎重处罚、稳妥送达、真诚回答)。

要使这支队伍具备履行职责执法能力方面是加强硬件建设确保防雷行政执法有完善保障。

执法难单位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另方面是加强软件建设要坚持开展常性、多种形式培训切实提高现有防雷执法人员政治思想素质、业技术水平和行政执法能力;要通行政执法由裁量权坚打击房地产开发商以不了防雷法规而拒绝办理防雷手续“钉子”对象重突破并媒体上予以公布正反面型维护气象法律法规尊严。

5 强化规防雷行政处罚案件程序 程序与证据要达到执法成功胜诉和其他法学领域相比行政执法行量形式要件属程序方面要件这就凸显出程序行政执法重要地位。

行政处罚案件防雷行政处罚案件执法程序是否到位证明当事人违法事实及行政处罚合法性核心是证据证据要气象部门行政处罚案件 具有重要地位与作用。

是要规防雷行政处罚案件执法程序行政执法程序证据是潜行政诉讼证据也是行政诉讼审对象。

二是现场笔录作证据要及法律效力不容忽视调取证制作笔录要早作、当场作避免证人反悔证言。

三是防雷行政处罚案件证据法定形式要与证据关性、真实性和合法性“三性”相。

证据必须合法对不证据法律要各有不执法人员可以工商、建委等部门询建设单位法人及有关作证据施工现场分阶段照(录)像取证等;下达处罚拒绝签收情况下避免执法程序复杂化和增加气象执法成可从下达执法告知程序开始利用公证处公证人员与邮寄相结合办法下达达到执法程序证据送达及、合法。

6 进步完善相关法规和机制 对法规完善我认要增强可操作性和程序性每步骤如何完成由谁完成如遇到阻碍要从哪方面、是否要与其他单位协都必须很明确地规定法规各级政府和法院机关应起协调者作用行政诉讼、行政复议、强制执行等方面积极配合气象部门工作

二应该法规确立防雷安全责任人制我市防雷执法宣传规定各单位必须有防雷责任责人般由安全生产责任人兼任避免造成部责任推脱使些单位及人钻法律漏洞不利我们执法工作开展。

明确防雷责任责人地位能加强违法单位部从上到下管理作用更重要是增强我们从外部介入效。

结束语 总防雷管理是项长期而复杂工作基层气象部门防雷执法任重道远虽然这些年防雷减灾工作得到稳定快速发展。

但每历史阶段我们都会面临各类问题不仅是部门也有社会上但是防雷执法问题是现比较突出问题法律法规赋予我们社会管理职能也赋予更社会责任我们必须加以不懈努力突破瓶颈、加力、稳快把作防雷工作重要环节行政执法工作推向新阶段。

参考献 [] 付子堂,法理学初阶,执法,法律出版社,006年9月 [] 姜明安,论行政执法,行政法学研究,003年期 [3] 孟庆凯,论气象法质特征法律快车 [] 焦治,气象行政执法法理探讨,社科纵横 [5] 雷涛,气象部门依法行政环境改善和营造,湖北气象,00年期 相关热词 气象局监督责任落实情况报告防雷执法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