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成分输血工作10年分析

【关键词】 ,成分输血

【摘要】 目的 探讨医院推行使用成分输血工作情况。 方法 采用医院10年血库统计资料进行计算分析。 结果 1994~2003年10年用血总量,前5年增加,但增幅不大,后5年逐年减少且全血用量逐年减少,成分输血比例从1994年的59.05%逐年增至2003年的82.40%。 结论 成分输血是科学的现代输血,合理使用血成分的经验值得向其他医院推广。   关键词 成分输血 成分使用率 输血工作 输血分析   输血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在临床医疗中占着重要地位。安全输血、合理用血输血工作的主题,传统的输血方法是输注全血,但在很多时候,输注全血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而且大量使用全血还会增加血容量、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引起心力衰竭、肺水肿。输血不当将给受血者带来危害。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不断向输血领域渗透,使临床输血工作发生了深刻变化。现代输血提倡成分输血成分输血是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把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较浓和较纯的制品以供临床输用 [1]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分别输入有关的血液成分,一血多用,节约用血,从而减少了输血带来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成分输血能开源节流、提高疗效、减少免疫造成的副作用等,已越来越被广大医务工作者及医院管理者所重视。目前国内外已把成分输血临床实际用量视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医院乃至一名临床医生掌握与运用现代医学技术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的颁布与实施对各级医院临床合理、科学用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院推广成分输血至今已有10余年,回顾我院成分输血工作,突出点是不断进步,虽然多年的进步是不均衡的,也不是一往直前的,但是现在我们的输血工作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笔者对我院10年来推行成分输血的情况进行初步的统计分析,以便掌握各种成分制剂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更好地为临床服务。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南昌市第一医院1994~2003年10年血库统计资料。   1.2 血液成分制备与供应 所有全血及各种成分血均由南昌市血站采集、制备和提供,质量符合卫生部血液成分质量标准。所有用血量均以单位(IU)计算,全血以200ml为1个单位(IU)。各种红细胞制品、冰冻血浆、浓缩白细胞和手工分离血小板全部为200ml全血制备1个单位(IU)。冷沉淀为200ml新鲜冰冻血浆制备1个单位(IU)。机采血小板一个治疗量统计10个单位(IU),所含血小板计数≥2.5×10 11 /袋,总输血量按单位计算。   1.3 成分使用率计算方法 按卫生部规定的公式计算:成分使用率(%)=成分血数(IU)/〔全血数(U)+成分血数(IU)〕   1.4 全血成分血应用范围 内、外、妇、儿、门诊等急慢性失血患者。   2 结果。

10年用血情况及成分输血比例见表1。   3 讨论   成分血具有高纯度、高浓度、体积少、运输方便和疗效好等特点。如果是大剂量输血,更能体现出成分输血的优越性及独特结果。成分输血现已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输血技术的发展,成分输血已被认为是最科学的现代输血,正在逐渐代替全血输血成分输血全血输血的比例高低,被列为考核医院成绩与医疗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细胞成分以红细胞用量最大,白细胞用量日益减少,血小板用量不断上升,非细胞成分中白蛋白用量最大,血浆用量逐渐减少的趋势相比较,我院成分输血基本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但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血浆用量比较大。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