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

[摘要]以就业导向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当前的就业形势,也能够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

本文主要通过对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的介绍,简要分析了中职计算机就业导向教学模式的优势,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应用方法,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下载论文网   [关键词]就业导向;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模式   目前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不乐观,而教学模式过于落后,使学生无法掌握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为了改变就业率低下的现状,本文认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以就业导向教学模式,以便让学生学习的内容与就业市场需求相符合,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一、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1、教学目标与就业目标不相符   根据就业市场形势来看,现代企业需要的是操作能力强的计算机人才,但是中职院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却未能将企业需求融入到教学目标之中,这使得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需求不统一。

这也正是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调查显示,很多中职院校计算机毕业学生都是在参加工作之后,才了解到自己专业价值,很多学生都认为,校中所学到的知识对实际工作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很多学生虽然在学校中也学习到了相关的计算机技能,但是与工作需求的差距依然很远,基本上都不能满足企业技术层面的需求。

2、教学模式对职业需求未能起到相应的作用   一部分中职院校所教授的计算机内容较为单一,着重突出的是理论知识,而实践技能学习所占比重并不高。

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既要有丰富完善的理论知识基础体系,同时还要具备非常强的实践能力。

但是很多中职院校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者是即使意识到这一点,但是由于经费有限,没有能力建设实践基地、购买新型计算机设备,只能将重点放在理论教学上面。

而理论教学内容向来枯燥,教师一般又会选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因此学生的课堂知识接受效果很不理想。

这就使得中职院校计算机毕业生既没有学好理论知识,也没有接受过多的实践训练,完全不符合职业发展的实际要求。

二、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计算机专业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就相关数据显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率比较低,甚至存在着下滑的趋势。

尽管企业依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但是由于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未能达到职业要求,因此所以很多毕业生都处于待业状态。

如果学生入学之初,中职计算机教师就能够依照就业要求教授知识,学生毕业之后,基本上达到了企业的职业需求,企业不需要再浪费时间与资金进行培训,学生就业竞争力自然就会提高。

2、有利于计算机教育资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现代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仍然有很大的需求,但是因为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无法达到相应的要求,因此很多学生都转行,未选择本专业的工作。

这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

为了能够让计算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价值,就需要更多的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从事相应的工作,而要做到这一点,以就业导向进行教学显然非常重要。

三、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应用方法   1、明确就业目标   中职计算机教学要与市场接轨,最好能够达到无缝对接,这就需要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的教职员工能够明确就业目标,对就业目标进行准确的定位。

第一,教师要尝试着在教学中融入就业导向观念,只有转变教学理念,计算机教学模式才会彻底的转变;第二,中职院校在制定计算机专业的培养目标、设置辅助课程以及选定训练内容时都要与当前的市场就业需求相结合。

教学中将大量的案例及企业的需求分析加入教学中,围绕社会的主要需求、把握市场和企业的真实需求,构建立起一套符合规范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的计划。

中职计算机教师要充分考虑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并将其准确教授给学生

仅仅通过网络查询是不够的,适当的时候还需要教师深入市场进行教学调研,了解市场需要的人才群体特征,将其运用于教学模式中,准确定位,适应就业目标的教学大纲。

2、增加学生实践经验   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准确定位后,需要教师学生实践能力进行培养,以适应该学科的职业要求。

注重实践经验不是意味着减少理论的教学,而是在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实现技能的实际操作。

计算机教师可以适当精简自己的教学课堂,但理论基础课不能懈怠,所以需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课堂上获得一些精髓的知识,课后及时巩固,以保证知识不间断地扩充。

教师树立阶段性的目标,并在每个阶段进行考察,使得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更深刻的理论知识。

在理论知识掌控达到某个特定水准时,教师需要加强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扩展训练,突出技能教育、实验教育、实验训练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此时教师适当地减少理论课堂的教学,进行技能实践教学课这类课堂的开展。

通过计算机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不同的方式,逐渐改变在教学教师主导的地位,减少教师学生的操作演示,增加学生进行验证性实验和充满工艺性、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的频率,最终达成培养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目标。

3、提高教师整体素养   中职学校的教师是培养以职业为导向计算机人才的领军人物,适应市场的高素质人才的产生离不开他们的悉心栽培,这要求这类教师群体有很强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涵养。

中职学校需要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来提高整个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还要给这些教师提供优厚的待遇,为他们丰富教学基础和提高专业素质提高坚实的基础。

教师学生教学需要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树立面向市场的培养理念,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将各种应用知识收纳整合。

教师需要因材施教,了解学生,从他们的个性特点出发,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接受知识,并灵活运用于实践工作中。

教师为了适应以就业导向教学模式,还需要与企业合作,全面了解企业的需求,安排学生有进入企业实习的机会,将知识和技能更好的传授给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学模式要想凸显出应有的价值,教师要付出非常大的努力,同时也需要学校大力支持和学生的大积极配合,总之,这是一项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需要多方共同努力。

为了能够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率,中职院校教师都要大胆创新,认真总结。

参考文献   [1]朱云萍.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8)   [2]夏洋.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教育教学实践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16)   [3]赵剑.以就业导向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3(21)。

1 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