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旗背后的感动 [感动的背后]

江苏扬州人王文清,被当作一个典型树立。

媒体上介绍的事迹是,王文清坚持无偿献血十八年,累计献血超过八万毫升;二十二年间,他救助了二百多名贫困人员,累计捐款超过五十万元。

王文清被发掘出来,“中国好人”、“献血大王”是加之于他的称号,他也正在收获来自各方面的荣誉,“十大扬州好人标兵”、“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网络人物,等等。

无偿献血、扶贫助困,王文清近二十年一直自愿并坚持做的事情,无疑是对社会、对他人有益的。

八万毫升相当于十五个成年人血液的总和,哪怕是放在十八年的时间里看,这仍然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一个公民在不断地贡献自己的血液,哪怕出于自愿、基于善心,是不是就意味着负责向公民采集血液血站,可以不断地、无限地采集呢?并非如此。

我国《献血法》规定,两次采集间隔不少于六个月,每次采集血液量一般为二百毫升,最多不得超过四百毫升,并且严格禁止血站超量、频繁采集血液

这就是说,以十八年计,血站对一个公民血液采集上限是一万四千四百毫升八万毫升采集量无疑是大大超标。

献血都有凭证,并非不能查对。

王文清献血的这十八年里,相关血站有没有提醒,有没有告知,又有没有劝阻呢?在这里,劝阻不是对一个人善心善举的打击,而是真正为公民负责。

在有关王文清的多篇事迹报道里,我没有发现对他的职业以及收入情况的详细介绍。

从只言片语的描述中,我们知道王文清一直“蜗居在单位三十平方米的宿舍里”,“一张床、一张桌子、一台旧电视、一辆电动车是他的全部家当”,“在慷慨捐助他人的同时,王文清十二岁的女儿却总是穿着别人送的旧衣服”。

因此,我们大致可以判断,王文清帮助贫困的草根人群,他自己也是一个草根

为了帮助他人,他将自己以及家人的生活水准降到最低,为此还需要接受他人的帮助救济

草根帮助草根,贫弱救济贫弱,这样的故事,令人感动之余,是否也令人心酸与不忍呢?   贫苦无依的老人,濒临辍学的山区儿童,这是王文清帮助的对象。

许多人受到他的感染,主动加入到献爱心的行动中来。

老年人的赡养问题,儿童的受教育问题,除了社会的爱心和个人的帮助,难道就没有别的办法了?不同的人群,不同的问题,不是本该有各自的救济制度和救济方式吗?感动背后,有真实的苦难;温暖的背后,有草根的辛酸。

【选自《汉网》】   题图/好孩子/李景山。

1 次访问